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6/23 21:52:36瀏覽2197|回應4|推薦64 | |
特別鍾情收藏台灣早期錫壺, 因為諧音有惜福的含意, 時時提醒著我要感恩、知足、珍惜現有的一切。
台灣民間早期使用的錫水壺都是從廣東、福建來的, 直到清朝嘉慶年間,台灣才開始出現錫器店。 錫製水壺與銅製水壺或鐵製水壺相比, 多了清潔解毒的優點。 通常銅製水壺為防水中帶毒,都會在內層鍍上一層錫。 早期的錫壺,厚重、造型多樣,精美、品質佳。 台灣日治時期日人推行「皇民化政策」, 舉凡與我國民族意識有關之所有民間 活動與事業皆被全面嚴厲禁止取締, 並且大肆倡導使用日式傢俱及用品。 日人並且在這個時期對金屬材料實施管制, 清末台灣製錫的原料幾乎全由南洋進口, 如此管制的情況下, 製錫只能由廢棄汰換的錫器, 加以熔解再製, 當年街頭的「收壞銅舊錫」(台語), 就是在這種情形下出現的, 這時期的錫器粗糙、輕薄, 品質相當不好。 錫壺這種早期民間日常生活不可一日無缺的食具, 有的不過幾十年歷史, 但是, 在生活器具日新又新的今天, 倒也能讓人一睹一種不同的舊貌風采。
|
|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