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21 08:32:26瀏覽318|回應0|推薦0 | |
孔子曰「四十而不惑」,一對夫妻,攜手走過新婚的甜密、激情,建立家室、生兒育女、相互調適、接納對方一切及親人;經歷諸多點滴艱辛,才剛覺得在付出甚多心血代價後、「婚姻新鞋」正逐漸修潤得好穿適腳之際,無情歲月竟已然將彼此沖到中年之河。 動盪不安的大環境下,「絕對永恆」是如此不可期;中年夫妻身負家庭、社會、教會裏中流砥柱之責,上承父母、下育子女,日日陀螺似地打轉於配偶、工作、經濟、家庭、健康間,難免疲憊,雖渴望放下一切,休憩歇腳片時,奈何時與機猶未可期,雙肩重責仍在,莫名的感懷、惆悵、失望、失落、茫然、鬱悶,因之排山倒海而來。有不少夫妻到這階段,憂鬱寡歡、疏離日甚、變調變節、各行其道,「家」僅是供睡覺休息工作的中繼站,柔情蜜意不復,甜蜜溫馨不再。 事實上,既入「不惑」,夫妻當更有智慧辨明世事,更同心去共承生命之恩、更堅定面對危海航程,相扶以命、不離不棄,如此情愛方是愛的真諦,能時而學習,日益精進契合,是人生至福呢!因此藉以下探討,讓我們略窺中年之愛的原則: 1.培養更深度的親密關係 男女源於表相、肉體的親蜜,在歲月蠶食鯨吞下,萬般激情熱力會隨著色衰愛弛、現實磨難而日漸隱減消損。夫妻若能洞悉此事實而及早努力、勇於培養較肉體吸引力更深層的親蜜感,如心靈、思想層面的接近、溝通、傾聽、對談、坦誠、溫暖、與信任,則彼此在心、靈、體、肉各方面更易契合,更能享受神的應許,不致走到味如嚼蠟、貌合神離的地步。 神的應許:鶼鰈情深、快活度日 2.共同的價值觀攜緊兩顆心 相同的信仰,造就共同的價值觀、人生觀,使夫妻居家度日,在食衣住行育樂的抉擇、教養子女、人際關係、五倫關係、工作態度趨向起碼基層面的一致,由於彼此重視相同的事務,會帶來肯定、溫暖、成長的親密一體感,進而有和諧溫馨的家庭之樂;歲月之輪不停轉前,彼此的了解、契合日益深重,既走在同一路上,相依相歸相屬捨我倆其誰? 3.知性、靈性的追求、長進,提昇情愛層次 雖說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但男女的生理結構、職責有別,他們間許多誤解、不快乃源自兩性的心理、思維、邏輯、觀念、作法本就有異,若又不能解讀、包容,裂痕鴻溝於焉出現。 夫妻雙方若在道理靈性上追求長進,或對週遭世事、知性都感興趣、願意探討,則會有心靈上、知性上的親密感,即使所涉獵的範圍不同,一為文學、一為天體甚或南轅北轍,但彼此都求知若渴、機敏好學、欣賞對方追求長進的執著,因此藉著分享興趣,能彼此激發新思維或由對方得到新心得。基於尊重、坦誠、分享、激勵,他倆的情愛已跳脫男女肉慾感官的小情小愛,而提昇到知性的相知相惜相愛,這另種層次的情愛,不隨年華逝去而消退,反而歷久彌新、愈陳愈香,默契愈佳! 西諺: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譯:滾動的石頭不生苔),近似中國諺語:「一日不讀書,面目可憎」。有多少夫妻,成天汲汲營營換得華屋美食,卻疏於心靈滋養,不讀書、不長進,內在粗糙鄙陋至極,終致言語無味、面目可憎,相看倆相厭!或者一方熱衷於知性、靈性的追求、日進千里,另一方卻如潭死水、原地踏步、不思長進,雙方歧異日甚,永無交集,無親密一體感,雖有一紙婚姻證書,卻徒具夫妻之名,曠夫怨婦走一世。 4.促進情感交流的自在感、親密感 同一屋簷下共居多年,未必能同心同行,夫妻若能學會耐心傾聽對方、以愛心,多體貼關懷配偶在生活、工作、家庭各方面的感受,讓其能暢所欲言,或分享彼此看法,不擔心被打壓或封殺,則當事者有被接納、受尊重的安慰,許多情緒得以抒發,進而增夫妻的親密感。 事實上,傾聽的藝術和其果效之大,在各種輔導中是極重要的原則,只要銘記「愛是凡事包容、愛是凡事忍耐」,我們就願耐心傾聽對方,兩顆心很快就交融一起。 5.追求性愛關係的和諧、愉悅、與親密 享受肉體的歡愉,是夫妻生活中很甜密的事,也是「二人合為一體」的另種涵意。聖經明示了真理原則: 當配偶情緒低潮、體力不濟、或因生產、病痛、受傷、癱瘓,無法、無心、無力從事一般的性生活時,健康的一方當存耐心、愛心體恤,在不傷害對方前提下,彼此顧及心靈、肉體、情慾上的需求,以溫存、愛撫、肢體動作、或雙方能接受認可的親密方式,溫柔相待,以獲慰藉;切勿硬逞己欲、強逼對方就範,這樣兩情相悅的親密性關係才是愉悅、甜蜜的,而非每週大事的例行公事而已。 中年之愛其細節風貌,每對夫妻各異其趣,只要持定基本原則,不妨彼此努力、學習、包容,儘早尋得能相互滿足的情愛方式,攜手同心邁向更長遠的旅程。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