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9/08 16:38:22瀏覽1504|回應0|推薦1 | |
捷克梅第在「現實」之中的「真實」作品
認識捷克梅第作品的第一印象:這是透過X光機來的靈感? 瞭解藝術家的背景和理念,未嘗不能如此想? 喜歡他的作品充滿生之能量: 人生不就是這樣的祛除感知,腐敗肉身,到風乾鏽蝕嗎? 「真實」的人走在「現實」中, 抽離筋肉沒有偽裝的我,會是哪一個行走的人?!
哲學家胡塞爾~ 不要浪費時間在事物堆積起來的銓釋, 尤其不要花時間在質疑事務的真實與否。 先別管這些人事物究竟如何,盡可能去描述它。 根據他的說法: 生命的真相就在於真實的描述被看見。
存在主義藝術大師傑克梅相信, 人在「現實」之中的「真實」,是孤獨、單薄、顫抖且支離破碎的。 ~摘自寂寞博物館
存在主義藝術大師-傑克梅第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33146 瑞士藝術家傑克梅第,是廿世紀存在主義雕塑大師,也是一位開創寫實新視野的人像藝術大師。 傑克梅第曾表示:「人為什麼要畫、要雕塑呢?那是出於一種駕馭事物的需要,而唯有經由了解,才能駕馭。」 傑克梅第的雕塑、繪畫木及素描,都源於他對人類形象的獨特觀點,也反映出來廿世紀人類的軟弱與不堪一擊。 傑克梅第的雕塑呈現典型的特色-孤瘦、單薄、高貴及顫動的詩意氣質,繪畫多以親友為描繪對象,色調偏向暗沉,素描則較自由,但在在都可見到一位藝術家的苦心與才情。 令人動容的是,他那脆弱和保護姿勢,以及那原型的即興。本書蒐集其一生重要代表作,讓讀者可領悟其創作全貌。 雕刻靈魂的賈克梅第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65747?sloc=main賈克梅第說,請在黑暗中來看我的作品。 賈克梅第的眼睛,既「詩人」,且「靈異」。史作檉以詩人文采,揭示了賈克梅第從8 歲就進入天才世界,能以熟練的技巧,描摹周身的事物; .10歲對「真實」有所領悟; ◎究竟賈克梅第的「另一種看的方式」為何?「詩人思想家」史作檉以他綿密的哲思,從藝術中對於「人自體」問題的探討開展,揭示出「方法」或「技術」不過是屬人存在之形式延伸物,若突破此一迷思,即可深究屬人實體性的藝術內涵。以此切入賈克梅第的創作理念,探討其如何藉由雕塑某種特定情境下的人之方式,通過對於表象的無限分割,回歸到人性的情感,繼而再從人的情感回歸到屬人本身的存在,試圖形塑出人真正的「本來面貌」,這正是賈克梅第所追求之絕對的「真實」,亦即他最終極的關懷。 作者簡介 史作檉 著名哲學思想家。1934年生,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業。 曾任教於台灣大學、文化大學,並在各大學巡迴演講,現於台灣師範大學舉辦長期講座,深受各方好評。著作多達50部,影響深遠。 極端的激情與冷靜之創作 Creation by Exreme Passion and Extreme Calmness 我二十幾歲讀大學的時候,開始接觸到有關賈克梅第的資料,至今足足有五十個年頭了。他的作品看起來相當怪異,但其吸引我的程度卻是不可思議的。當初一開始我就有一個想法,其實至今我也未曾改變過,儘管在幾十年的時間裡,連我自己對自己都不可能完全沒有所改變。而我的這個基本想法是:賈克梅第的藝術是一種極端激情與極端冷靜的混合體。 後來有人問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說:「你看他的雕像中坑坑洞洞般充滿焦慮之生命本質性的挖掘,對我而言,就是一種由極端激情所形成焦慮的成果。但是相反地,你看他那些細弱而挺拔之人體的造型,不論是行走的人還是指示的人,看起來不只是細弱而挺拔,其動作看似很大,卻又幾乎呈現一種靜止的狀態,而且表情充分。在我來說,這就是一種極端冷靜之心態所成的結果。」 不過激情加冷靜,其結果仍只是一種對生命與藝術本質性追求上的焦慮感與創作的迫切要求。 也有人問我說,他為什麼要採取這種「方式」?這倒是一個問題,也是一個難題。 基本上,一個真正一流的藝術家,其所追求,絕不可能只是一種特定物之流行而已;反之,必是一種真具本質性的恆久之物。但他們表現的方式卻可因時地或個性而有所不同。或其表現方式的形成,也可有三種基本因素: .歷史的累積 對於歷史和時代我們比較可以說得清楚,至於個性,我們卻很難有十分的把握,但這卻是藝術家在歷史或時代間進行選擇或抉擇之最重要的因素,甚至也是個性決定了他最終表達的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是,如果一個藝術家果然已完成了他所理想的表達方式,並呈現在我們面前,從此即不再是藝術家的責任,反而其方式已成了我們對自己的考驗! 有人說,這樣我們到底怎樣真正地瞭解了一個藝術家及其方式呢?那我們就好好地來接受這個考驗吧!但同樣每個人也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只是在程度或高度上是不能有差別的。這裡面最需要的恐怕還是「自知」的能力,當然知識與靈感也是不能缺少的。 藝術確實是很難的東西,藝術家往往花去了幾十年乃至終生的時間,才找到或完成了他所要的表達。至於我們要瞭解一個藝術家亦當作如是觀。但這一切又怎麼證明呢?有時我會半開玩笑地說:「那你就寫一本書證明吧!」這也並不是說你已百分之百瞭解了那位藝術家,但至少你已證明你已做了這樣的努力,如此而已。 2006年12月26日 史作檉於新竹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