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01 21:15:01瀏覽1340|回應0|推薦1 | |
先看看以下報導: ***************** 台灣第2300萬人 誕生平鎮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 名叫吳承恩 7月17日出生 〔記者林毅璋、羅正明綜合報導〕我國第二千三百萬人口終於誕生了!內政部昨天宣布,七月二十三日下午一時五十分五十六秒於桃園縣平鎮市戶政事務所申辦出生登記的男性新生兒吳承恩,為我國第二千三百萬人口。 這名代表國內人口數量里程碑的幸運兒吳承恩,與創作出膾炙人口《西遊記》的明代著名小說家同名,父親為吳嘉均、母親為林淑貞,出生日期是今年七月十七日上午六點四十,為兩人的第三胎。父母笑說:「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第2千萬人 同樣是平鎮人 巧合的是,吳承恩與一九八九年四月國內出現的第二千萬人沈燕禎都出生在平鎮市。沈燕禎十八歲那年改名為沈姿伶,現在桃園縣楊梅鎮擔任美髮助理。 內政部戶政司戶籍行政科長劉保民指出,近日來他們已密切注意第二千三百萬人口出生的時間,在二十二日下班時間後,經過全國戶籍資料庫的電腦連線統計,僅差四百二十五名新生兒就是第二千三百萬人口,有預感二十三日就會出現。 戶政逐日統計 精確度至秒 第二千三百萬人口產生計算方式,是以台灣地區三百七十一個戶政事務所受理的戶籍出生登記資料為準,利用內政部戶政資訊系統逐日彙整、比對及統計,統計時,是利用電腦公式計算出生人數、並扣除每日的死亡人數,時間單位精確至秒。 二十三日下班後,經全國戶籍資料的電腦連線統計,就已算出吳承恩是第四百二十五名新生兒,也就是國內第二千三百萬的幸運兒,內政部長廖了以將擇期公開頒贈紀念證書及紀念金牌。 台灣2300萬人 真正名副其實 「 二千三百萬人」其實早已成為台灣民眾耳熟能詳的代名詞,多年來,政治人物也將「二千三百萬人的民意」掛在口邊,讓大家誤以為台灣早就有二千三百萬人。 其實台灣地區人口於一九八九年四月達二千萬人後,近年來因少子化現象導致人口成長趨緩。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九年間,約五年增加一百萬人,至一九九九年六月達二千二百萬人,遲至九年後才出現真正的第二千三百萬人。 吳承恩的爸爸吳嘉均期望兒子未來能出人頭地,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曾華源認為,第二千三百萬人口的誕生似乎是好消息,但就現實而言,在台灣出生率持續下滑、老年人口持續增加的狀況下,未來這名新生兒將負擔起沉重的扶養壓力。 人口老化 新生兒負擔將重 曾華源說,政府應重視的不光是人口數量多寡,「結婚率」與「嬰兒出生率」才是影響未來國內人口動向的關鍵。 曾華源也批評,國民年金這項重大社會福利政策即將要上路,但政府又說要減稅,依照目前國內的人口發展趨勢,繳稅的總人口數只會愈來愈少,很明顯未來社福政策的支出與稅收間將產生矛盾,在缺乏整體配套的思維下,必定會面臨「錢從哪裡來」的問題。 ~~~~~~~ 敝人觀點: 當人們都不知生命為何?生在世上為何?又豈會瞭解人生的目的?更遑論結婚與否。 常聽人說(長輩說的多些):年紀不小,該結婚了;時間到了,該結婚了...... 為何"該"結婚?說者懂嗎? 這世上絕大多數的人其實只是因為物種繁衍的本能而結婚,卻不知結婚的目的與意義並非只是生兒育女,也不是好好培養孩子具備高學歷而能輕鬆賺大錢以供享樂。 答案是啥?中庸有言,請自行翻閱並詳加研讀。至於是否看懂或認同聖人之言,則屬個人主觀意念,本文不加討論。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