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仿杜甫戲為三絕句及後記
2021/10/05 15:32:25瀏覽120|回應0|推薦0

仿杜甫戲為三絕句及後記

—仲維光—

 

 

之一

洗盡風塵西化氣,

重開八代筆魂微;

拈來感慨刪慷慨,

恰是人生到古稀。

之二

思來極致知音少,

想到深層道有孤;

若是風流名士偌,

真為俗物亦真猢。

之三

人生最難知羞恥,

無術裝腔是必然;

自從學西年有百,

摩挲雞尾假令傳。

 

後記:

有網人在網上言:英语中,动物以不同速度前行,有多个词汇来表达。汉语中似乎只有走、跑俩个词,再配上快慢这样的副词。古汉语中可能有更多的词,但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用。

由於我深知這是五四來二筆文人百年以訛傳訛所致的胡言,它造成一代讀寫能力遠不到基本要求的二百五敢於如此放肆地談中國文化及文字,為此我以三個推作答:

【1】還真不是如此,漢語中的詞彙更多,隨便想就有不少:奔、行、馳、騁、遛(狗)、溜、爬、滾、竄、掠、衝、突、遊、撒丫子了……去查查左傳等,我想會發現更多的形容各種動態的古字。

漢字四聲音韻變化對於文字藝術——詩歌的要求,如交響樂中對於音符節奏的要求,這使得漢字遠比西文豐富。漢文化的詩歌

【2】漢文化的詩歌相當於西方的交響樂。西人因沒這種文字,故把音韻節奏才能運用到音樂上。就豐富性拼音文字無法和圖畫音韻——音像文字同日而語。漢語的簡化及粗鄙化始於妄自菲薄的54西化,極端化於1984新話,即文字改革,它把一切變成二元的非此即彼,簡化了人類感情及感知,使得這代人失去分辨力——強不知以為知!

【3】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西文26個字母,漢語單文字就幾千個,組合又變出千以上的多種表述詞組,而四字的開合,五字的跌宕,四六組合更變化出無窮的細膩感覺。

西人上學就能閱讀,華人要九年以上才略知一二,過去把這貶為落後、愚昧,殊不知天下沒有白來的簡單,一定是犧牲掉很多人能感知的內容。

由此引起更多的與我無關的昏話,毋須作答而有此“仿杜甫戲為三絕句”。

2021.10.5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ianyi2012&aid=169010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