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16 10:30:51瀏覽299|回應0|推薦0 | |
我見我思-恨台灣的人 社會學大師涂爾幹對犯罪有獨特的看法,他認為,犯罪是必要的,因為,這樣才能反襯出社會共識的存在;筆名為「范蘭欽」的作者在部落格發表有族群歧視意涵的文章,也許還不算犯罪,但犯眾怒的程度,恰足以證實,無論是稱為台灣、或是中華民國,生活在這裡的人,確實有一定的共識。
種族主義有很多面貌,有時候勢利逼人、有時充滿偏見,而范蘭欽的類型則在兩者之外,加上濃濃的恨意,有趣的是,他的恨意竟然幫他精確的捉住一項重要的台灣共識,那就是棒球,范蘭欽形容,「棒球總有台獨味、東洋味」。
將棒球與台獨畫上等號,可能言過其實,但是,運動競賽總是事關「認同」,自然的狀況下,你一定認同離你最近的那一隊,在這裡,地理的接近,也等同於心理上的接近,因此,中華隊敗給韓國、中國,舉國同哀,並不是我們仇中,而是我們認同中華隊。
范蘭欽感受到棒球的威脅,正在於它的不具威脅性,台灣長期藍綠對立,選民被訓練得很精,任何由上而下強加的國族意識型態,都會如推銷員般
言論自由社會的好處是,我們容忍這樣的言論,因為,范蘭欽的囈語如果只能存在人們的下意識中,這樣的恨只能暗中蔓延,我們永遠沒有機會進行論辯。
但是,容忍的前提是,范蘭欽只是一般民眾,如果證實他就是新聞局駐外官員郭冠英,行政院必須斷然處置,因為,一位要對外代表中華民國的官員,對做為社會基礎的共識如此痛恨時,怎可能做好分內的工作呢!
如果郭冠英真的是范蘭欽,最令人不敢恭維的是,在象徵族群和解的馬英九當選總統之後,一位坐領高薪的官員從何處生出如此深的族群恨意,如果他可以恨得如此義正嚴詞,那些失業、饑寒交迫的人,豈非更可以恨得理所當然,不要忘了,上世紀三○年代的歷史證明,經濟蕭條很容易就變成種族仇恨的溫床。
真的,當失業率已是亞洲四小龍最高,至少二百萬人生存受影響時,台灣的麻煩已經夠多了,最不需要的就是一位愚蠢的官員在此時亂發種族主義的謬論。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