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23 12:25:04瀏覽542|回應1|推薦4 | |
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1032 期 尼特族與寄生蟲的差異在哪裡?這恐怕是很多父母痛心的自問 。 一個關鍵時刻、兩個關鍵思維,釐清帶種與放縱的界限。
在日本社會裡,這幾年出現一種「 尼特族」NEET 指的是: 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意即 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的十五到三十四歲年輕人 。 他們很多是長期在父母羽翼下成長,一旦到該進入社會的時候,卻喪失做決定的能力與勇氣。 他們通常缺乏自信、人際關係孤立,不肯面對由校園轉換到社會的挑戰。 或是曾在職場受到挫折,而不願再嘗試。 依據日本勞動機構的調查,目前日本尼特族已超過六十二萬人。 父母過度保護,是養出尼特族小孩的主因 。 經濟成長搭配上少子化趨勢,父母大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也願意一直金援小孩。 尼特族一旦遭到挫折退縮到家裡,父母也不向小孩施壓,漸漸讓他們成了足不出戶的隱蔽青年。 而尼特族中也不乏曾是「乖乖牌」的小孩,從小接受父母的安排,為符合家庭的期望不斷讀書、補習,長大了才決定以消極的態度表達抗議。 造成「尼特族」的重要推力,正是不放手的父母。 父母不放手,小孩不放膽,他們錯過人生關鍵的試誤( trial and error),結果就是即使七老八十了,心裡仍在青少年階段徘徊。 父母覺得只要一放手,孩子就跌倒、失敗,所以不願放手。 有時父母越缺乏信心,子女就越會跌倒。 孩子失去掌控、連絡,父母覺得被孤立,被忽略,像風箏斷線,面對空巢的失落。 子女的行動讓父母蒙羞,父母把子女的失敗,視為是自己的失敗,在親友面前抬不起頭來。 雖不反對子女的決定,但過程中沒有和父母商量、討論,父母最後才知道,感到憤怒。 好比,都快要結婚了,父母最後才看對象。 子女遭受重大損失傷害,父母失去孩子,面對折翼傷痛。 最高行政法院書記官伍榮陞,五年前妻子罹癌病逝後,就父兼母職的照顧四名子女,經常忙得心力交瘁! 「她走的那一年,每天早上我送完孩子,一間間關完燈,我就出不了家門,呆坐沙發哭一場。」 栽培子女讀書成材,是妻子的心願,更是承諾。 當今年三月,他提出要念職校、想學做菜時,伍爸爸一口回絕「不可以!」 「我們家不是當律師,就是醫生。」 父子陷入冷戰,後來,他無意間看到兒子作文寫到「 夜晚萬盞閃亮的霓虹燈,卻沒有一盞是屬於我的 。」 才體悟到兒子想走另一條路,都得不到支持的苦。 他覺得自己做菜很有天分:「做菜給我的成就感,跟考試的成就感不同,一個是願意做的成就感,一個是不願做的成就感。」 雖然將來他仍不確定是五星級餐廳大廚,還是擺麵攤的老闆,但是他的父親放手,讓他試路。
「沒有任何心理學工具,比得上父母對孩子的觀察與瞭解。」父母是最親近孩子的人,如果父母看不出孩子的天分,其他人很難做得更好。 他不在意親友對他不支持孩子讀書的批評,因為人生路漫漫,他看到一個更真實的世界:身邊成功人士雖多,但快樂的人很少。 文憑,無法讓女兒更快樂,這就是事實。 一,如果你是總統的父母; 二,如果你是王建民的父母; 三,如果你是日本「尼特族」的父母。 哪一個角色,最需要帶種? 當一個總統或者尼特族的父母,需要承受的風險並不大。 當一個孩子沒有變成世界級棒球明星之前,誰都不知道他的嘗試成本有多大,尤其當他在青少年時期,有能力考上台大電機系時。 所謂的風險,包括,他可能變成簽賭案的球員鋃鐺入獄,也可能是被球隊淘汰後的計程車司機。一如李明融的角色,在某些人的眼中是「帶種」,但某些人的眼中叫做「放縱」。 把孩子當大人看待 孩子做出選擇,父母就必須退後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愛卜斯坦建議父母:「想要培育出負責又快樂的青少年,就必須將他們當成人看待。」 他強調,每位青少年都有成人的特質,父母必須主動給予青少年成人般的權利與義務,才能夠誘發青少年的成熟度。 像伍榮陞數度觀察伍家鼎,發現他積極蒐尋餐飲方面的資料,「布局很久」,於是知道兒子是當真的。
黃世琤表示,「能夠找到一個合理、合適的階段性自我目標或承諾,都遠比一直在搜尋,長時間找來找去找不到的情況要好。」 比較可行的策略,是與孩子共同討論出階段性目標。等到出現一些成績之後,孩子的自主性隨之增強,信心有了,再尋找下一個目標。像爬階梯的方式,一階階往上爬。 在台灣,雖然沒有尼特族的正式統計,不過,趨勢的隱然形成已無庸置疑。尼特族與寄生蟲的差異在哪裡?這恐怕是很多父母,最痛心的自問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