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龍應台、金庸們,為何如此媚共?!--- 力虹
2009/04/05 17:38:59瀏覽2559|回應0|推薦3

 2008-08-31

在中共體制內期刊《冰點》被肅整之時,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及時地在《中國時報》發出了給胡錦濤的公開信〈請用文明來說服我〉。此文以「溫柔的說理」文字,不但博得普遍掌聲,而且「美得驚動了黨中央」。果然不多時,《冰點》像一個「可以教育好的孩子」一樣被允許復活了。此時,龍應台的文名與聲望藉此到達了頂峰。接著在台灣藍綠混戰的政壇上,龍應台發表〈今天這一課:品格〉用個人品格而不是法律依據,無端批評民選總統陳水扁的品格「近乎災難性地不及格」。這種黨同伐異的罷免論調,遭到了有識之士的反駁:「為了莫須有的罪名就要罷免民選的總統,卻是在為民主的燈塔抹黑。」(摘自海壁〈與龍應台女士商榷:品格離不開環境〉) 

然後,在726的《聯合報》上,龍應台出人意外地發表了她的新作〈注視一個古都的蛻變:我看北京奧運〉,以「小罵大幫忙」的形式,為北京奧運背書,熱情洋溢地提前為中共的「奧運遮羞布」唱響了讚歌!此文的發表,我的分析是女士恐怕那篇〈請用文明來說服我〉冒犯了中共黨魁,因而以此文作為平衡,來補救一下北京對她的「印象」。 

所以我猜測,這次影響力遠勝於《冰點》的世紀論壇被強行封閉,龍應台再也不會和這麼多的海內外知識份子站到一起,同聲呼籲和抗議了。因為基於她目前媚共的趨勢和「現實利益」考量,她必須保持緘默。除非有奇蹟發生。 

另一位不惜諂媚以求榮的知識份子精英,是香港文壇領袖金庸先生。這位聲稱一生寫俠之目的,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業已失落的俠義傳統的大作家兼政論家,到了功德即將圓滿的晚年,身上卻頑強地表現出了流俗與媚骨,讓人匪夷所思。說起來,金庸在浙江海寧的查氏家族與中共素有「宿仇」。1950年始,在大陸土改的狂鬥濫殺中,金庸父親查樞卿被海寧當地評為「反動地主」而遭槍斃,後來在「文革」中,當地造反派又刨了查家的祖墳!整個家族只有他僥倖逃到了香港,在「國難家仇」的激勵下,他只手打天下,並創辦《明報》,「右手寫武俠,左手寫社評」除了高產武俠傳奇外,還以政評家和自由報人的身份抨擊中共、主持公義,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聲譽。 

令人不解的是,80年代以後,金庸的政治立場突然變得曖昧起來。在闊別大陸32年後,於1981年攜全家赴京,受到鄧小平接見。鄧小平一見面就說:「你的小說我讀過,我們已經是老朋友了。」令金庸受寵若驚,並感恩至今。一年後,金庸果然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旋即又榮升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政治體制」小組港方負責人。經過30多年的「忍辱負重」,金庸終於身登龍庭,揚眉吐氣了。但是1988年他主持起草的政改「主流方案」,因其保守左傾,並沒有像他的武俠小說那樣博得掌聲,相反卻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曾有港民示威於明報社,火繞《明報》報紙。金庸不得不出面發表〈平心靜氣談政制〉,繼續為中共所謂的「一國二治」政策背書,更遭港人唾棄。 

我曾在此前的〈金庸,俠義之內見媚骨〉一文中,作了這樣的評論:如此諂媚高調幾乎可以讓《人民日報》社論作者也感到難為情。一位在《天龍八部》中塑造了「喬峰」這樣的俠義蓋世、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一位曾在《明報》社評中「執筆如刀、憂國憂民」的金大俠,到了晚年,怎麼會「糊塗」成這個樣子?然而,細細一想,我覺得他並非糊塗,而是失去了道德底線的「韋小寶式」的聰明──喬峰其外,韋小寶其內,這就是 金庸先生的真實寫照。 

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看看曾被余光中盛讚的「龍颱風」的女士,是如何藉用「北京奧運」這個公眾時髦話題,施展她獨有的「媚共」之功的。〈注視一個古都的蛻變:我看北京奧運〉一文開頭, 女士就為我們描述了二種她的主觀即時景象:台灣「深陷在一種挫折無力的鬱悶情緒中,看著國內的政爭使國事空轉,發展停滯……」,而北京卻是一片建設工地「宏大建設雄偉興奮的聲音隆隆震耳」。先不去辯證龍應台對於目前台灣和北京的主觀描繪,是多麼的膚淺與扭曲,單單從她那對比鮮明的用語上,我讀出的信息是──台灣現在不行了,你看北京是那樣的「雄偉興奮」! 

在下面一小節「文化的深層轉型」中,女士的讚美詩開始起調。她首先肯定,「中國所激情擁抱的不容置疑的信仰,是現代化」,「別的城市花了一百年的時間逐漸長出來的基礎建設,北京以劇烈的手段在十年內完成。」寫到這裡,也許自己覺得太露骨了,他便輕描淡寫地加上了幾句「小罵大幫忙」:「大建設的陰影裡有深不見底的貪腐,有被踐踏蹂躪的人權,有匪夷所思的浪費,有功能完全失效的硬體和軟體之間的扞格等等。」緊接著是她的「但是」,這個語氣轉折來得如此的發自心腑──「但是,我們可能同樣不能忽視的是,這個社會正在做重大轉型:透過科技的引進,他在學習現代的城市管理;透過與國際的密切接觸,他在拓展自己的眼界;為了贏得國際的尊敬,他必須謹守某些價值和規範;為了讓世界理解他,他不得不先去理解世界。」接下來的「讚歌」頗具龍式風格與氣勢── 「在做這些努力的過程裡,他自己的氣質,已經改變了。」「北京不再可能自外於國際的價值體系和秩序,而且一旦深入國際的價值體系和秩序中,北京將來也可能發揮另一種前所未有的文明能量。」「這樣的北京,我們不能不刷掉所有從前的印象,重新認識。」這就是龍應台繼「冰點事件」之後對中共認識的急速轉向。她對於目前幾乎已成「過街老鼠」似的北京政權,居然高調揚言:「我們不能不刷掉所有從前的印象,重新認識」,是不是太過「輕佻」了?中共 57 年來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孽,包括文革、六四和正在發生的「活摘門」,即女士所說的「所有從前的印象」,難道可以這樣被她的繡筆輕輕「刷掉」?並可以「重新認識」?如此的「重新認識」也只能是見利忘義的希拉克之流,實在不應該是她這位享有「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盛譽的龍應台! 

龍應台與金庸,一位是名震中外的台灣「自由知識分子」精英,一位是享譽全球華人世界的文壇泰斗,這二位港台著名知識份子都怎麼啦?好像爭先恐後地想去爭取中共中宣部可能頒發的「政治正確」,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大獎!據我多年,中國知識份子,不管他(她)生活在大陸與否,也不管他(她)以前如何「苦大仇深」或寫過什麼漂亮文章,只要是功成、名就、利豐之後,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對極權暴政視而不見的,都是變著法兒爭相媚共的。這幾乎已成了一個規律。

金庸在大陸政壇、文壇、商界、出版界、影視界的既得利益不用說了,龍應台因為在大陸可以在中央電台視閃亮登場,可以在官辦大報連載作品,可以在官方出版社不斷推出文集,並一直保持暢銷; 女士在頻頻造訪大陸中,像李敖和連宋那樣,可以享受著眾星捧月般的待遇。這種待遇和利益,除了金庸、李敖之外,哪一個海外文人能比得上?鷹的翅膀被綁上了金條。當他們在大陸擁有巨大的「政治聲譽」和現實利益後,金庸們,包括龍應台們也只能在官方允許的那個鐵絲籠中飛翔了,並不時地(甚至是主動地)為統治者唱上一曲讚歌,讓人聽上去是如此的優美動聽和理直氣壯!這在他們擁有超級智商的腦袋中,不失為一種頗為自得的人生策略。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2819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