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俠杜心五:聯合幫派反清抗日 民國時的江湖偶像(中)----《湘聲報》
2025/06/20 08:37:51瀏覽24|回應0|推薦0
2016-09-09
聯合幫派反清抗日
杜心五生於社會動蕩的時代,自小孤身在外學武,卻漸漸意識到江湖拳頭救不了當時搖搖欲墜的國家。 武能定邦,但文才治國,遂將名“心武”改為“心五”。
1905年,是杜心五人生的一大轉捩點。 是年,孫中山聯合多個反清革命組織在東京成立同盟會後,杜心五毅然加入。杜心五曾與宋教仁有過一段對話,“心五乃一介武夫,何足道哉,宋先生才是我民族之棟樑,心五慕名已久。 我中華有孫文、黃興、宋先生執導,何愁革命不能成功!”這也是他後來一直追隨孫中山走南闖北、遠渡重洋爭取革命力量的原因。
1907年,杜心五隨孫中山去美國籌募經費,每到一處都會展示武功,並到華人武館指導武師,提拔華僑志氣。其後,杜心五又陪同孫中山下南洋,渡日本,擔任保鏢,並數次急中相救。因杜心五為人正直耿介,且虔誠好學,深得孫中山的信賴。
1908年,杜心五受命回國赴東北聯絡革命同志,配合即將發動的起義。受孫中山的影響,杜心五認識到幫會的潛在力量,他認為革命黨形成規模之前可以借用幫會,成為其變革的力量。1908年,39歲的杜心五已經名滿天下,亦是洪幫幫主,與不少綠林豪傑、山寨首領都是拜把子兄弟。 但他心裡藏著更大的與其他幫主不同的“野心”——將勢不兩立的洪青兩幫聯合,共同擁護同盟會顛覆滿清。
“當時青幫為官府做事,洪幫視為不屑,兩幫還會經常發生衝突。” 這一年,杜心五決定不拘幫派溝壑,專門赴西安拜師當時青幫僅存的“理”字輩老太爺李春利。 當時李老太爺年近八旬,已很少過問江湖事,更不要說開山收徒。 李春利得知杜心五來拜師,一番交談後既驚又喜,決定開山收徒。 “按照輩分,當時上海赫赫有名的黃金榮都要稱杜心五為師叔,杜月笙則稱他師叔祖。”
李春利之後,杜心五便成青幫老大,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青洪兩幫“雙龍頭”總舵主。隨後,杜心五又結盟少林寺和各地綠林。 1910年,杜心五在漢口法租界開“五聖山心武堂”,廣收湖北新軍中下層官兵加入洪門。 為吸引更多新軍,杜心五以六個大俠之名登台獻藝,以博取軍心民心。 在萬眾掌聲的背後,杜心五用江湖規則與民眾心理,做著一件替傳統江湖換血變革救國的事——策反了湖北新軍。 之後,武昌首義,打響革命第一槍。
為救國歸去來兮
隱退是江湖俠士的一種生存哲學和境界,杜心五在江湖中三次隱退,又多次被請出江湖,而每一次都是因為心中放不下的救國理想。
1913年,宋教仁遭暗殺,杜心五去滬參與為宋治喪事宜后,因疾憤軍閥的黑暗統治,棄官去職,隱身江湖。
1932年,日寇已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這一年杜心五回到長沙。 湖南各幫會山頭紛紛來到當時長沙白果園31號公館拜訪“大隱於市”的杜心五,請他再出江湖。 時已63歲的杜心五為抗日大業,答應擔當湖南青洪幫總山堂大哥,並親自制定幫會新規。 新規條條直指抗日,“而且幫規非常嚴,違者三刀六洞或者40紅棍(棍棍見血)。 ”
1938年,日寇犯湘,杜心五帶著家眷,從長沙回到慈利。
1940年抗戰進入最艱苦的對峙階段,危急之時,蔣介石想利用幫會勢力,提出將「青洪幫聯合會」改為「中國抗日群眾動員委員會」,杜月笙自覺資格不夠,擔不了委員會主任,便向蔣介石推薦了隱居湖南的杜心五。
杜心五於5月18日率海內外37位幫會首領人物發表致5000萬幫會徒眾的聯合通電,擁護抗戰,聲討叛逆。 6月,《中美日報》為此發表時評:這次重慶方面的幫會團體,為著時代需要,由秘密而公開,而聯合組織“國力會”,猶如潛沉在地下的火力,隨時代而爆發。
1941年3月,72歲的杜心五離湘赴渝走馬上任。 到重慶後,杜心五時常口無遮攔批評蔣介石和國民政府,讓蔣介石很是難堪,埋怨杜月笙請了個“刺兒頭”過來。杜心五本想為抗戰出力,可在重慶呆了一年時間後,感覺國民黨沒救,於是不辭而別,回到湖南。
1947年,杜心五給友人姚建邦題詩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歸隱之心,“意為流水俱遠,心與白鶴同閑”。 回到老家慈利的杜心五隨自己心願,在山中築廬“鬥米觀”,深研氣功道功養生術,又一次與江湖告別。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8278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