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月合璧,璇璣停輪,先天炁現,即見佛性!(5)---- 自立晚報
2025/01/27 09:08:30瀏覽35|回應0|推薦0

2011/10/12 《真佛宗》創辦人 蓮生活佛(盧勝彥)

師尊只注重三樣,一個是修法,一個是寫文章,一個是畫畫。我在西雅圖只做這三個事,將來也只做這三個事:寫文章、畫畫、修法,其他什麼都不想。因為你什麼都不想,你修行能夠成功;你什麼都想,什麼都管,什麼都要去追求,你修行不會成功。就是這個道理。師尊本來就是什麼都不管的,現在也是都不管的,未來也是都不管的;我只管修行、寫作、畫畫,其他的時間,運動一下;師尊的欲望也不高,所以這樣子的修行才能夠成功。你學佛,將來要往生極樂世界,要往生摩訶雙蓮池,你也一定要學習這樣子做,儘量少管所有的閒事、少talk,是非也不要講。 我們只要修行就好,然後,基本上的生活要照顧,其他的時間就到〈常弘雷藏寺〉來,當義工也是聚集資糧啊!修氣也是聚集資糧啊!打坐、入三摩地都是聚集資糧啊!天上的資糧、地上的資糧、人間的資糧,我們照顧這三樣就好,做生意賺錢養活自己,欲望不要太高,當這個世界首富就很麻煩,錢太多,他管不了,還是要別人管。 一個女孩子走進一家公司,到經理的辦公室,她說:「你們是不是要請女秘書?」經理講:「我們很願意錄用你啊!可是眼下金融風暴、金融危機,大家都沒有事做了。」這女孩子講:「沒有事做我倒是不計較,只要我有工資就好。」希望不要太高,有工資就好,事情不要做太多。

修行人也是一樣的,能夠養活自己、養活家庭,其他的時間拿來修行,拿來做義工,拿來布施,拿來修氣;做善事,聚集天上的資糧,發菩提心去幫助人,這個都是修行。另外,你自己好好靜下來修氣。一些閒事都不要管,所有的辛苦讓給別人。 所以師尊老是講:「《真佛宗》不是師尊創造的。我不是《真佛宗》的創辦人,我從來沒有創辦過《真佛宗》。」為什麼師尊沒有創辦《真佛宗》呢?在「第一義」講,是沒有創辦過《真佛宗》,在其他意義裡面講,我已經把《真佛宗》交給其他所有的上師去做了,我不需要再做什麼了。 有一天,我也會「璇璣停輪」啊!什麼叫「璇璣停輪」?不再寫作、不再畫畫,也不再練氣了,「無修」了,為什麼呢?因為你已經看見自己的佛性了,還要做這個做什麼啊?老子講:「有這個身就是我的大患,如果我沒有這個身體,哪裡來的禍患啊?」佛也講「無我」、「無為」。「無為」是什麼?不為什麼而做,我就是光明正大的活在這世間,我只是「無為而為」,做一個正正當當的人。布施做善事,我的貪瞋癡統統不生起來,我也不用對治,不用去抵抗我的貪瞋癡。這「無為法」修成了以後,你自然氣就充滿了整個太虛之中。

「璇璣停輪,日月合璧」你瀰布佛性於整個虛空之中,不只你的身體啊!你的應化身到處去做善事,你只要修行成了,你就「無為」了,不用作為什麼,不為什麼而「為」。 發菩提心只為幫助眾生,不然你活在這人世間,你說怎麼辦?一歲的時候出場亮相,十歲的時候學業至上,二十歲的時候春心蕩漾,三十歲的時候職場闖蕩,四十歲的時候稍微發胖,五十歲的時候老當益壯,六十歲的時候血壓向上,七十歲的時候有點遺忘,八十歲的時候搖搖晃晃,九十歲就迷失方向,你出去就走不回來,什麼都忘,那時候你的氣都用完了,一百歲的時候就掛在墻上,給後人紀念你啊!所有人都走這一條路,不是走這一條路的,只有一種人能從這一條路跳脫出來,這一種人就是修行人。

修行的功夫在「時輪金剛」裡面已經顯現出來了,氣全部充滿全身。「拙火」升起來,「明點」下降,融合在一起,看見「佛性」,這叫做「璇璣停輪,日月合璧」。「時輪金剛法」就是教你氣充滿,拙火升起來,明點下降,日月合璧,璇璣停輪,把這個輪停住,打開,光明從竅門出去,就變成「先天、佛性」。你這樣子修,氣足可以長生不老,你氣散就容易得病,容易夭折。 你要像芸芸眾生一樣,從年輕一直到老,然後死掉,就沒有了!你要這樣子嗎?還是你要真正能夠把自己往生到佛國淨土,你自己本身能夠成就佛果,能夠明心見性。兩條路讓大家選,有的人是腳踏兩條船,我也要拼命去賺錢,我也要修行。講實在話,是很難啦!必須要有一個選擇,修行重要?還是賺錢重要?我覺得我們〈常弘雷藏寺〉的同門,是修行比較重要,因為我看了半天,大家只能到小財主,不能夠成為大財主,〈常弘雷藏寺〉的大財主有沒有?有啊!叫他趕快布施嘛!當小財主就好,不要當大財主,大財主很苦的啦!小財主守住一點就好,然後養活自己,好好修行。我看的是小財主比較多,守住一點就好!有時間好好的修、好好的成就。 今天有一個口訣很重要。你要把「後天」的變成「先天」的,這一點最重要,如何讓「後天」變成「先天」?你中脈通了,經常在那邊轉動,就是道家稱的「轉河車」;經常「轉河車」,轉到「後天」變成「先天」。氣沉下來,到最底的時候,光明就會透出來,就會變成先天。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81716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