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開放邊境】 推演 ! 原來指揮中心的政治考量, 是民眾的感受 (加速開放有望) !
2022/08/29 00:43:22瀏覽66|回應0|推薦0

 【開放邊境】 推演    (柯董 超級用心! 佩服!)

() 現況 : 指揮中心】《指揮官》: 10月初。

衛福部政務次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25)日, 10月初就有機會開放邊境。(只能先進,,出境團會落在10月下或11)

王必勝表示,等疫情趨勢往下,連續23週單日確診數都下滑後才會逐步解封,調高入境人數上限、開放團客,最後才會考慮放寬檢疫至「0+7」,視屆時疫情狀況調整。

 

() 《指揮官》心證』

Q : 等疫情趨勢往下,連續23週單日確診數都下滑後才會逐步解封,

ANS : 挖例類 ! 依據每日確診的統計及趨勢

https://covid-19.nchc.org.tw/

8/4 21869,逐日上滑到 8/28 26450. (上次7/16.25156) 由於未確診者達全台3/4,所以供給來源幾乎可看作無限,(可一直一直緩緩上升)! 除非大家不要去受檢,不然只能聽天由命! 因此! 這條不能接受!

請問! 確診會怎樣嗎!!! 請問! 確診會怎樣嗎!!! 請問! 確診會怎樣嗎!!!

 

() 《捉刀人》(指旁觀)『心證』: 有政治考量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說,何時開放邊境必須視疫情趨勢及指揮中心態度,其中指揮中心的高層想法最重要,邊境管制方法,沒有辦法說正不正確,怎樣都有利弊,利弊是推估出來,不一定很準。至於何時才算安全、能變成「0+7」?李秉穎說,他覺得現在就已經滿安全的,且邊境管制有政治考量,這就不是完全學術的。就是怕有疫情進來會影響到施政成效、觀感等。

() 《指揮官》調整『心證』: 民眾的感受】考量

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認為,邊境開放不儘是學術問題,還有政治考量。王必勝認為,需要修正一下這個說法,應該是「專業加上實務的考量」,專業方面要看它的威脅性有多大,OmicronBA.5致病率和致死率沒有比BA.2高,至於實務面來看,還要考慮民眾的感受,當確診數變多,民眾還是會擔心,因此開放腳步需要做各種評估。

 

初步小結 : 答案呼之欲出 !

(1)   李秉穎 (衛福部傳染病預防接種組召集人) : 現在就已經滿安全的。

(2)   何美鄉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現在就可以解封邊境。

建議 :

大家準備來去衛福部總部丟水球! (玩笑!)

小結 :

從【民眾的感受】考量、【政治下手】:

(1)   建請 林市長聯合北北基桃一起反應基層民情!

(2)   不然阿扁前總統也有廣大民眾的基礎! !

 

提醒:

旅遊配套 SOP (1.保險:如在國外確診時之保險如何進行檢治? 2.確診者之回國.3.其他,越多越好)

林氏壁也提醒一定要有醫療保險,萬一需要住院甚至返回台灣才能治療,這都需要大筆金錢花費,而這些都要有完善的SOP讓民眾知道怎麼處理。

林氏璧認為,在開放以前先針對可能遇到的狀況討論出解方,讓民眾能放心出國,才可能離真正恢復旅遊愈來愈接近。

PS. 看懂 3+4, 0+7

https://tw.news.yahoo.com/news/7-7-0-7-3-100052404.html

0824 第五貼

================

以下感謝柯董提供 (讓第五貼兩小時完稿, 加速開放有望)

邊境解封在等什麼?學者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籲快開放

現在就可以解封邊境,更直言「這個病毒不是你一直躲躲藏藏就可以了,因為你躲今天躲不了明天」。「那你要說得出你在等什麼」

https://times.hinet.net/mobile/news/24102861

 

「東京我回來了!」林氏璧分享赴日行 網喊羨慕

在開放以前先針對可能遇到的狀況討論出解方,讓民眾能放心出國,才可能離真正恢復旅遊愈來愈接近。

https://news.ttv.com.tw/news/11107200003600W

 

邊境預估「這時間」開放 王必勝曝大動作解封即將登場

 

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認為,邊境開放不儘是學術問題,還有政治考量。

https://www.chinatimes.com/amp/realtimenews/20220825005213-260405

 

林氏璧在第7波疫情中,申請商務簽證前往日本旅遊長達40天後「全身而退」,究竟他是如何做到的?他在臉書發文表示,自己在日本只把基本防護做到位,就算真的染疫也知道後續該如何處理,並分享5項防疫關鍵: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488839

 

https://m.youtube.com/watch?v=p4gw5zFXWu0

 

陳秀熙說,台灣邊境從3+4改成0+7的時程,應搭配著新常態生活的腳步,其中醫療量能的釋出是一大重要因素。另外,也需要搭配疫苗護照、幼兒接種疫苗和高風險群持續施打追加劑,善用抗病毒藥物除了預防重症,也能減少傳播。

 

「醫療量能要恢復正常,不容易」陳秀熙分析,如果能把法定傳染病類別從第五類改為第四類,可帶動民眾端和醫療供給端,朝常態化方向前進。改列第四類之後,改以定點的哨兵式監測,取代現有的全面監測,這將幫助現在仍因疫情而有諱疾忌醫心理的民眾,漸漸回到醫療院所照顧好自己的慢性病和癌症。

https://udn.com/news/amp/story/120940/6488246

 

陳秀熙表示,根據加拿大研究,BA.5的成長速率是BA.23倍,因此BA.5進來台灣後,成長的速度很快,8月底是個關鍵,待過了8月底,9月左右世界的流行大概已告一段落,就可以推動邊境解封,將「3+4」改為「0+7」,同時將新冠肺炎從第5類法定傳染病降為第4類,轉為定點醫師監測。到了冬天,再視疫情的發展、疫苗的效價,決定是否加嚴入境措施。

https://ctee.com.tw/livenews/ch/chinatimes/20220810002178-260405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wanguide&aid=17696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