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17 20:21:28瀏覽681|回應0|推薦0 | |
記憶力你是否老是記不住該做的事,工作桌旁貼滿便利貼?本刊專訪曾深受健忘所苦,經過多年研究練習,成為美國連續四屆記憶大賽冠軍得主的海格伍德,並摘錄其新著,分享他增進記憶力的獨門心法。 你是否一輩子都以為自己記性不好,老是在找鑰匙,在社交場合遇見一個好似面熟的人,卻怎麼也想不起對方的名字。你不是個孤單的人,因為健忘已經成為現代人的重要毛病之一。 根據美國睡眠學會的調查,全美國有將近三成的成年人,自認為記憶力不好;尤其年齡在三十五至五十歲之間的上班族,更有高達四二%的人認為自己的記憶力正嚴重衰退,甚至還懷疑是否得到了某些腦部病變,以至於記憶力變差。「我注意力無法集中」、「我記不住人名」、「我常常忘了正想要去做的事情」……是最常聽到的抱怨。 過去十年來,便利貼無所不在,最近幾年掌上型電腦大行其道,都證明人們努力想趕在忘記之前把事情做好。喜劇演員比爾.寇斯比(Bill Cosby)常談到他的「記憶殘留理論」。有時他會走進一個房間,卻忘記自己為什麼來這兒。每逢遇到這種狀況,他就退回剛才離開的房間,坐下來,通常就會想起本來在這個房間想到要做的事。 我們讚嘆孩童心智可塑性的同時,也會想到自己不再年輕,因而下意識做出結論,以為記憶這種稍縱即逝的天賦,是年輕人的專利,年紀漸長就消耗殆盡。 但,這樣的思惟可能是錯誤的。 訓練普通人也能成為大師 美國歷年來贏得最多次記憶大賽冠軍的史考特.海格伍德(Scott Hagwood),本身就是個很好的例證,證明即便是個平凡人,不管你是老、是年輕,記憶都是可以訓練,而且可以變得很好! 在成為記憶冠軍之前,海格伍德只是個平凡的工程師,從小念書就常常記不住書本內容,遇到考試更記不住該背的答案;他生平唯一一次上台演奏鋼琴,卻以眾目睽睽下忘譜呆坐收場。更糟糕的是,到了三十五歲,他因淋巴瘤開刀,因為服藥,導致記憶力更加嚴重衰退。 然而,危機卻成為轉機,因想對抗記憶失去的問題,他開始研究人腦部原理、如何增加記憶,也找到獨門方法讓自己增加記憶的能力,通過嚴格考驗,連續四屆美國記憶大賽得冠。 日前將自己的經驗寫成《記憶力》(Memory Power)的海格伍德在接受台灣《商業周刊》訪問時特別指出:要增加記憶力,技巧之外最重要的三件事--減壓、睡眠、專注;睡眠不好、情緒不好;情緒不好,右腦使用太過、左腦使用太少,不平衡就不會有好記憶,壓力對人記憶力造成的影響類似睡眠,而現代人想要同時做許多事情,卻因此給了每件事情太少注意力,才是造成記憶力不佳的主因,「因為記憶力跟注意力猶如孿生兄弟,我們記不住事情,是因為沒有真的將那些事情『放進』腦中。」海格伍德說。而且善用人本身的五官經驗來增加注意力與聯想力,同時把握黃金記憶時間去想記住的事情,就能夠大幅提升記憶力。海格伍德給大家最重要的希望是:「大多數記憶力超強的人,也不過是個普通人。他的好記性不是天賦異稟,只不過把人人都有的記憶力加以訓練。」 以下是海格伍德書中如何提升記憶力的重點書摘:你聽過人家說,挑選房地產最重要的三個條件就是地點、地點、地點。很不幸,太多人也以同樣方式強調一種基本的記憶技巧:重複、重複、重複。他們好像以為,只要盲目而野蠻地重複錘鍊,只要夠猛、夠久,就可以把資訊敲進我們的長期記憶裡去。多麼可悲。 有效重複 克服健忘大敵的工具 當我們以無理性的重複處理記憶時,就會成為它的奴隸。人們以為只要「投入時間」,早晚一定會擺脫單調,贏得自由。然而要不了多久我們就會自問:「多少才算夠?」每到考試前夕,各地有多少學生臨時抱佛腳,努力背誦各種名字、日期、定義,浪費寶貴的光陰。 我們本地小學有位老師,為分成若干小組的一年級學童引進手語,他為每個小組示範如何以手語表示字母,孩子們必須立刻跟著重複這個字母。練習終了時,老師用手語拼出單字與句子,要孩子把看到的東西寫下來。你可能很驚訝得知九成以上孩子把每個字母、單字和句子都寫對了,這是記憶不必靠重複的好證據。 但這樣的結果其實不意外,大腦控制視覺與聽覺的部位一起運作時,我有次訪問隨機二進位數字記憶賽(要在三十分鐘內記住三千零二十七個隨機挑選的二進位數字)的世界紀錄保持人,德國記憶冠軍鈞特.卡司登(Gunter Karsten),我問他這麼多數字要重複看幾遍。「兩遍,」他答道。 只看兩遍,就要記憶三千多個數字(二進位數字尤其難),這怎麼可能?鈞特只不過利用聯想法則把新資訊銜接起來,亦即用只有他了解的意象和經驗搭配一連串二進位數字。必須知道的是,鈞特就像大多數記憶力超強的人,也不過是個普通人 他的好記性不是天賦異稟,只不過把人人都有的記憶力加以訓練,而且他的訓練方式沒用到重複。 把重複當作調味料,加得恰到好處,才能改善記憶。你不可能完全不用它,因為它有兩大作用:第一,它是內在的考驗,確保你正確學會新資訊。或許你沒聽清楚剛遇見那個人的名字,為了確認不妨再問一遍:「對不起,您的大名是鮑伯還是羅伯?」隨著記憶加強,你初始學習的能力也會進步。如果你學習的方法錯誤,要改正會更困難。 重複之所以重要,還有第二種作用,因為它是克服記憶大敵--時間流逝--的工具。 時間是擦拭記憶的橡皮擦。活躍在二十世紀初的著名德國實驗心理學家赫曼.艾賓豪斯(Hermann Ebbinghaus)做過一個經典實驗,繪製出第一條「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他發現記憶在初始學習不久後就開始大幅衰退。 應用感官-情緒-行動的力量 他編了一份無意義的字彙表,有ADH、GBY等現實中不存在的組合,靠強記硬把這些字背下來。因為這些字沒有意義,所以他無法用雙向契合三原則或感官--情緒--行動的方式強化初始學習效果。也因為這些字沒有意義,所以沒有趣味可言,以過去經驗為基礎的聯想法則,理所當然派不上用場。這真是學習與記憶最糟糕的狀況了,但這更足以呈現時間沖淡記憶的力量。他背下這份胡謅字彙表以後,就開始觀察經過各種長度時間後,記憶能保存多少,結果發現:如立刻背誦,他可以記住百分之百。如果等二十分鐘,只記得六○%。如果等一小時,只記得四五%。實驗結果如下表: 間隔的時間 記得的比率 立刻 一○○% 二十分鐘 六○% 一小時 四五% 九小時 三五% 一天 三○% 二天 二五% 六天 二二% 三十天 二○% 時間磨蝕與擦拭學習成果的力量非常驚人,效果立即可見。在此提出五個鞏固記憶、阻斷刪除作用的方法:應用「SEA感官--情緒--行動」的力量,提高初始學習效果。你的心靈畫板上有上百種,甚至上千種可用於鍛鍊心靈之眼的不同感官與情緒。你添加聲音、觸覺、氣味等完美的元素,賦予意象生命,把二度空間的畫面變換成契合的經驗。 利用聯想法則,汲取你已經擁有的知識,進入大腦無限的儲藏空間。你可以模擬神經元的連接方式加快學習過程。大腦在顯微層次怎麼連接個別腦細胞,你也用同樣模式,把早已存在你的長期記憶中、數以百萬計的事實、數字、經驗,跟新材料連接在一起。 打散學習時間使記憶擴充至最大。學習而不複習,間隔時間越長,記得部分就越少。 找幾位志願者試做這個練習,或請人幫你試做。要求志願者(或你自己)依照次序盡可能記憶多個數字。先以每秒鐘一個數字的速度,大聲朗讀準備的二十位數字。然後詢問他們從頭開始記住多少個數字。你會發現,最初四到七個數字的記憶最強,這就是最初效果(primacy effect)。一般人通常都記得住學習時段剛開始時學到的東西。 如果我們縮短單字,記憶力就會大幅改善;打散學習時間,就可以提升學習期間的記憶能力。因為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短,會因記憶的材料而異,所以學習時間長短完全是一種主觀判斷。我們追求非常密集的專注。 訣竅 記住十五分鐘,就變成長期記憶
如果我告訴你,一九六○年代末,人類飛到月球只要花十一分鐘,你可能很詫異。事實上,雖然太空人脫離地球後,經過三天才抵達月球,但火箭燃料只燃燒了十一分鐘,就產生足夠脫離地球重力場的能量。一旦進入外太空,阿波羅任務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飛抵月球。記憶也是如此,完全靠最初幾秒鐘的全神貫注,後面的時間幾乎不費工夫。 告訴你一個很棒的學習竅門:如果你要記憶的是一張清單或一堆人名,第二遍要倒過來背。還記得剛提到初始效果和新近效果嗎?開頭的部分我們自然而然記得較多,所以我們從清單末尾開始,倒著往前背,有助於趁最容易遺忘的中間資訊逸出記憶前,把它搶救回來。 此外,你要對記憶的完美特性有信心。你的心智天生神奇,但我們習慣負面思考,總是計較有多少東西被遺忘,在潛意識裡重傷心智的能力,我們幾乎從不注意自己記住多少東西。積極肯定會幫助我們強化心智的神奇力量。 複習 提升保存資訊的能力 二○○二年,我女兒克麗絲汀一度陷入昏迷,我們現在相信是大腦受腦炎病毒感染所致。病毒使她大腦膨脹,在控制運動區域及記憶中樞,造成暫時性損害。她在康復過程中,曾經問我們這一切如何發生,我們告訴她,十到十五分鐘後,她會再提出同樣的問題,而且完全不記得自己已經問過了。好在她現在已經痊癒,享受著健康快樂的生活。女兒生病時,大腦的暫時性損害阻擋資訊進入她的長期記憶,經過十到十五分鐘,資訊就散失了。 這次經驗對於現行記憶與長期記憶處理資訊所費的時間,提供非常有力的線索。如果你能記得一件事超過十五分鐘,大概就可以合理推論,它已經進到你的長期儲藏區了。 八度贏得世界記憶冠軍的多明尼克.歐布萊恩,不僅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記憶的導師,他擁有全世界最發達的記憶力,能在一小時內記住十八到二十副撲克牌。有趣的是,他並不是一口氣記憶十八副牌。他把記憶過程拆成時間長度漸增的三個部分,每段時間記憶六副牌。也就是說,他會先記憶第一副牌、然後第二副牌、第三副牌,直到記完六副牌。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多明尼克在比賽中只花兩分多鐘,就可以記住一副牌,所以他記完六副牌,距他第一眼看到第一副牌的時間,也不過十二到十五分鐘。這時他先不繼續記牌,而是回頭很快重看一遍第一副牌,然後第二副、第三副,直到六副牌都複習完為止。 接著他開始做包括第七到第十二副牌的第二段記憶,並把記下的牌通通複習一遍。他解釋道:「我把我這種複習方式稱作『轉盤子現象』。假定有六根竿子,你要在每根竿子上放一個旋轉的盤子。你做到第六個盤子時,第一個盤子已經喪失一部分動能,需要把竿子再搖幾下。我記憶的時候,做到第六副牌,第一副牌也失去了一部分動能,變得有點模糊,所以我得回頭,在心裡給它加把勁兒。」 學習記憶新資訊時,必須確認資料輸入長期記憶的途中,不至於變得模糊不清。使資訊成為長期記憶的一部分,必須從克服「模糊的十五分鐘」開始。一旦在十五分鐘後,成功背出需要學習的材料,學習就告一段落。 重複對記憶有其重要性,但我們還有其他更重要的工具,主要是接收、保存、回憶資訊的能力。如果你了解「SEA感官--情緒--行動視覺」的觀念,而且已經利用雙向契合三原則在培養這方面的能力,接受資訊的能力就會不斷成長。提升保存接收到的資訊的能力,必須透過兩個步驟建立現行記憶與長期記憶之間的橋樑。 有人會問:幹嘛靠日曆提醒?記憶力好,難道不能幫我記住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嗎? 我直截了當回答你,不能! 時間與記憶就好比油與水,因為它們不會混合,它們就是合不來。記憶在某些方面凌駕時間。前一刻你生活在現在,下一個瞬間,你意念飛馳回到五歲的時候。你可以在幾秒鐘內搜尋幾十年光陰。你只要花實際經驗千百萬分之一的時間,就能重溫那場經驗,像是學會騎腳踏車或開汽車後第一次上路。 然而,記憶未來要做的事卻有內在的矛盾。心理學家稱之為「預期記憶」(Prospective Memory)。記憶未來要做的事,好比去店裡買一盒牛奶,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依賴外界的記憶輔助,在特定時刻提醒你去完成工作。使用個人數位助理(PDA)是個較好的辦法,因為它不但可以設定鬧鈴,還會給一則簡訊,提供足夠資料讓你明白它為什麼會響,例如「買牛奶」。 記憶未來該做的事你需要某種外來的提醒,使你能適時去做特定的事。不要因為預期記憶不佳,就誤以為自己的記憶力不好,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彼此毫無關係。 (本文摘自第四章) 【作者簡介】 史考特.海格伍德 出生:1963年 成就:連續奪得四屆美國記憶大賽冠軍,為了贏得記憶冠軍的頭銜,必須在一小時內記憶九副打亂的撲克牌及八百多個數字,排列次序不得有一點錯誤,並在三分鐘內記憶一副洗過的撲克牌。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