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媽媽參考資料-說故事的方法 說演故事人的基本條件 具備基本能力──說話 說故事人需不需要具備說故事的條件,這樣說起來好像很嚴肅。一個人只要有說話能力,不就可以說故事了嗎?說故事就說故事,這有什麼困難的,難道還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行嗎? 無庸置疑一個人只要有說話的能力,就具備起碼的說故事條件。當然,說故事的方式很多種,不用語言而能傳遞一個有情節的事件,也算是說故事。 例如:大衛‧威斯納的《七號夢工廠》,這本圖畫書從開始到最後,沒有一個文字在敘述整個故事內容,只是藉由一頁又一頁的圖畫,表達一位小男孩在紐約帝國大廈遇上一朵雲,跟雲來到製雲的七號夢工廠,調皮的小男孩擅自修改雲的藍圖,製造一連串的騷動,最後工廠設計師依照小男孩的藍圖,製造出一朵朵魚形的雲。 若只是依賴文字照本宣科的說故事人,拿到這樣的圖畫書來說故事,便會遇到困難。其實說故事人只要搭配適合的音樂,一頁一頁翻給孩子閱讀,讓孩子自己去解讀圖畫書的內容,不需任何語言,圖畫本身正在進行一場故事。 其他例如運用手語說故事;運用音樂說故事;運用影像說故事;運用肢體說故事等等,不一定要說話,在表達的過程當中,只要能讓參與的孩子體會敘述內容的情節,甚至激發孩子另一層想像,都算是達到說故事的目的。 不過,透過語言來述說故事仍是最方便的工具,只要會講話就會說故事。 以語言敘述溝通是人們最基本的傳達方式,人人都喜歡聽故事,相對的,人人也都會說故事。 我在接觸孩子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喜歡聽故事與看戲劇。聽故事可以增進他們無窮無盡的想像,一些生活學習,語彙運用都是在聽故事中無意間學會。孩子的模仿力很強,他們也會學大人說故事的樣子。 我習慣在孩子睡前說一個故事,這有助於孩子的入眠,也藉此增進彼此間的親情,長久下來孩子會期待「床前故事」時間。有一天我非常訝異,孩子要求故事換他來講,我必須躺在床上聽他說<青蛙神的故事>。我從來不曾講過什麼青蛙神,根本是他自己運用想像編出來的故事。 這個三歲的小娃兒剛剛牙牙學語,故事聽多了,也能自己編個故事:「有一天青蛙神從池塘裏跳出來吃蚊子。池塘的水不見了,青蛙神回不去,只好等到下雨天,後來下雨了,青蛙神就回去了。」敘述內容非常簡單,人物、情節卻很明確,豐富的想像令人驚訝。 說故事人無關乎年齡大小,只要會說話就具備基本的說故事能力。 說故事不難,每一個人都會說故事,三歲到一百歲的人都做得到,說話是說故事人天生具備的基本能力,將一件有情節體裁的事情描述出來,縱使內容再簡單,都已經構成故事的要件了。 願意陪伴孩子的心 為什麼要說故事? 為什麼要成為一個說故事人? 有一句廣告詞這麼寫著「自從當了爸爸之後,才開始學當爸爸」,許多說故事人是自從當了父母之後,才開始講故事給孩子聽。主要目的是為了陪伴孩子成長;為了給孩子有一個豐富的童年;為了增進親子之間密切的關係。不管理由如何?都因為愛孩子。 我們愛孩子,願意說故事帶領孩子進入想像的童話王國。試想,如果不愛孩子,怎會願意花時間講故事陪伴孩子呢?當然愛孩子的方式很多種,說故事是其中一種,卻是最容易親近孩子的方法。 有些父親平時很少跟孩子相處,一但相處卻又不知所措,建議不妨說個故事給孩子聽,這會很快得到孩子的親近。當父親的不用害怕不會說故事,也不要認為說故事是母親的責任,願意陪伴孩子,就已經具備說故事的條件。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孩子入眠時,到床前說個故事,孩子就已經心滿意足 推己及人,成為一個說故事人,不是只有針對自己的孩子說故事,應該是擴大範圍,其他的孩子都是我們說故事的服務對象。 有一次我擔任一個親子講座的工作人員,課程內容主要針對父母親,有些爸媽會將孩子一起帶來參加講座。活動單位很貼心,為避免孩子影響爸媽的上課,另闢一間「扥兒室」,請工作人員暫當「褓母」照顧孩子。 面對一群陌生的孩子,為了不使孩子「騷動」,又不讓孩子太無聊,我當起說故事人,講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孩子聽得是如痴如醉,全程陪伴孩子,直到講座結束,孩子還意猶未盡。 現在學校或社區推行的「故事媽媽」團體,就是在培育一群願意到學校班級說故事的義工,他們培訓義工成為一個說故事人,就是將說故事的對象擴大到其他孩子身上。 講故事給自己的孩子聽,一對一,尚且不會有壓力。講故事給班級孩子聽,一對多,壓力自然產生。一個說故事人,願意陪伴孩子,講故事給他們聽,就已經具備說故事條件。既然愛孩子就不用擔心人多人少的壓力,願意擴大說故事的對象,服務更多的孩子,陪伴他們一段成長的時光,我想這會是說故事人樂意從事的義務。
具備兒童文學素養 說故事人要具備兒童文學的素養,這樣說起來,好像要求很嚴格。父母扮演說故事人這樣的角色,誰會在乎是否真的具備兒童文學的素養?難道沒有兒童文學素養就不能講故事嗎?這樣要求會不會引起父母反感? 在林文寶的《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頁110)中提到:故事由於具有那種使聽者懸疑,不斷逗引其好奇心的效果,一直為人們所愛好。雖然我們不能肯定故事的起緣,但從推測、揣摩中追想在古代尚未有文字以前,老一輩的人,只靠口語把它表達出來使兒童接受,也許這就是兒童文學的開始,也就是故事的起源。 說故事人服務對象既然是孩子,說故事像是進行一場遊戲,故事本身又具有兒童文學的特色,所以說故事人本身已經在無形中接受兒童文學的濡沐。 又《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頁24)提到:組合兒童與文學而成為兒童文學一詞,一方面要有兒童的特色,另一方面要有文學的意義。因此我們認為兒童文學在本質上乃是在於「遊戲的情趣」之追求,而在實效上則是在於才能的啟發。 說故事人需要什麼樣的兒童文學素養呢?從上述中可以發現只要掌握兒童的特色、文學的意義、遊戲與啟發,大致上就具備兒童文學的素養了。 說故事人服務的對象是孩子,自然要有一個貼近孩子的心。貼近孩子的心,便是在掌握兒童的特色。倘若說故事給孩子聽,仍然抱著一付「我在教你」的嚴肅心態,勢必引起孩子的反感。 故事內容從鋪陳、衝突、高潮到結束,變化起伏的情節,如同在進行一場「聽」的遊戲,孩子愛得不得了。 說故事其實就是陪著孩子一起玩遊戲,沒有人會將遊戲變成刻板的教條,遊戲要輕鬆愉快、好玩有趣才能吸引孩子。說故事不說教,才能達到「故事遊戲化」的需求,如果聽故事好像在學校上課,孩子一定不會喜歡。 不過,說故事純粹討好孩子,父母基於教育的立場,可能會認為不太妥,故事具備啟發性,在講述過程中讓孩子能有所體會,這是說故事人準備故事時必須留意的要領。 林良在《潛語的藝術》(頁151)中提到:在一般「文學世界」裏,當然認為對「人生的啟發」比「純粹的遊戲」有價值多。但在「兒童文學」的世界裏,不但不看輕含有「遊戲」性質的故事,而且承認「故事」是跟兒童純的天性非常接近,應該相當重視的。 我們犯的毛病常是在故事結尾時,總要來那麼一句話,例如:「最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人要誠實,不可以撒謊、欺騙,否則就會像這隻狐狸一樣。」如果直接點出教育的意義,就達不到啟發的功能了。 說故事具有「寓教於樂」的功能,它的真諦在於將教育隱藏在遊戲中,讓孩子自己去發覺體會,而不是直接說出來。 「故事」本身就是文學,針對孩子說故事則可歸屬於兒童文學的一環。說故事人在蒐集故事,閱讀故事,準備故事,甚至創作故事時,就已經在進行一場文學活動。 說故事人具備兒童文學的素養,提昇標準當然是希望能多涉獵兒童文學作品與理論,或許這樣要求比較高,忙碌的父母不一定能接受。不過最起碼的兒童文學素養仍要具備,說起故事才能得心應手。
故事偵蒐能力 說故事人每次在講故事的時候,如果都是那幾個故事輪來輪去,孩子一定會感到厭倦。我在經營故事活動的時候,同一個故事可以針對不同班級,不同群的孩子講述,每週我都會換一個新的故事,以保持孩子對故事的新鮮感,長久下來,故事講過不下百個。 過了一個暑假,我心想有些故事孩子可能印象模糊了,於是企圖將講過的故事拿出來重講,沒想到孩子很直接,大家異口同聲:「這個故事聽過了!換一個。」我才發覺面對孩子可不能含糊將就,尤其中、高年級的孩子,他們直接就「噓」,表明不喜歡聽重複的故事。 不過,這也有例外的時候,精采、有趣或刺激的故事,孩子聽得意猶未盡時,會要求說故事人再講一次,尤其低年級及學齡前的孩子,他們希望一聽再聽。同樣故事一但重複,新鮮感就會降低,遇到這種情形,我會技巧性的拒絕再講,故意弔孩子的胃口,好讓孩子對故事能有無盡的回味與想像。 從事新聞工作的記者,被要求要有新聞眼、新聞鼻和新聞耳。成為一個說故事人,除了一張說故事的嘴之外,何嘗不可具備故事眼,故事鼻和故事耳,總而言之,就是要多看、多找、多聽,具備故事的偵蒐能力。 「閱讀」是一種方法,廣泛多元的閱讀,可以吸收豐富的知識,作為說故事的題材。這裡所談的「閱讀」,不只以單純的書籍閱讀來獲取資訊。將閱讀的範圍擴大,不僅是設定在書籍上,凡能藉由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動能等感受,而能獲得資訊,以提供認知、知識、學識等都是「閱讀」。 擴大範圍的閱讀,可以和故事眼、故事鼻、故事耳結合。說故事人隨時都要有蒐集故事的準備,舉凡眼睛讀到的故事,耳朵聽到的故事,甚至主動去找故事,有了豐富的故事庫,不管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說故事與孩子分享。 在何三本的《幼兒故事學》(頁125)中提到:除了要準備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神話、寓言、科學故事、自然故事、地理故事、生活故事、童話、小說、遊記、日記之外,還要具備有圖畫故事書、廣播劇、錄影帶、口述之外,還要教孩子以戲劇方式來表達故事。 故事偵蒐的範圍很廣,甚至包含聽到的「八卦事件」,將八卦事件加以改造,也會是一篇故事。總之,想要成為一個說故事人,最起碼的條件,也是首要功課就是「蒐集故事」。
說故事的技巧 同樣的故事,為什麼有些人講得生動活潑;有些人說得平庸無味?其中關鍵在於說故事的技巧。要成為一個成功的說故事人,學習說故事的技巧是不可避免的學習過程。雖說人人都會講故事,若能懂得一些說故事的技巧,經營的故事必定十分吸引孩子。我們講述故事的對象是孩子,如果孩子都不喜歡,又何必說故事呢? 有一回在班級經營完說故事活動之後,有一位小朋友跑到我的面前說:「老師!你說的故事好好聽哦!」 我問:「為什麼?」 「因為你說故事好像在演戲。」 我忽然明白說故事不能只是說故事,說故事人在台上說唱俱佳,故事情節隨著生動的聲音、肢體、表情、情緒流露出來。說故事其實是在表演說話的藝術,不妨當成是在演一齣獨角戲,總之,說故事要放下身段,整個過程要「誇張」。 蔡淑瑛在《從聽故事到閱讀》(頁58)提到:面對聽故事的人,當我們努力的用聲音,把裝在頭腦裏的那個故事說出來時,為了把故事說得好聽,我們運用各種聲調來搭配故事內容。例如:說到難過的事,我們會皺起眉頭;說到開心的事,我們會露出笑容,甚至一邊說一邊笑;說到激動處手舞足蹈、搥胸頓足,這些精采的聲音和肢體表現,其實就是表演。 將說故事當成像「演戲」一樣的「說演」故事,著重要點在於說故事的「外在技巧」,分別是:語調、表情、肢體、音效、變聲、幽默、互動、戲劇感。這些要點不外乎是劇場演員要求的基本功夫。 一個說故事人所需的條件裏,具備了這些技巧,縱使平凡無奇的故事,也能讓說故事人經營得有聲有色、熱鬧非凡。 當我們接收一篇故事的內容之後,要對這篇故事先行分析、設計。掌握故事中的衝突點,才能激發故事的高潮。故事講出來除了要有誇張的外在技巧,述說過程我們也要掌握「內在技巧」。 什麼是內在技巧呢?就是依照故事內容,搭配外在技巧,使故事進行時能夠引人入勝、故佈懸疑、虛張聲勢、高潮迭起、拍案驚奇然後見好就收。當然也牽涉到所選擇的故事是什麼樣的性質?不同性質的故事會有不同的效果,都必須先行設計,才能把故事的精髓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有些父母認為自己只是在家裏說說故事給孩子聽,又不是到班級裏經營故事,應該不需要什麼技巧吧!這是錯誤的想法。 高明的說故事要夠誇張,在家裏對著自己的孩子也許不需要如此,但是適切的表現出說故事的技巧,會比什麼技巧都沒有來得受孩子歡迎。平板的故事如同在聽訓,千萬不要把好聽的故事變成訓詞。說故事是與孩子互動最好的模式,良好的說故事技巧可以提升故事的「可聽性」,也可進一步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如何說一個好聽的故事 ? 說故事的方式沒有一定或絕對,但是為了說好繪本故事,事前的準備功課卻是一定得做,否則將會影響說故事的流暢性與精采性。一般來說,要對兒童說出一個精采、好聽的故事,有幾個事前的功課需要格外的注意: 選一個能讓自己喜愛或感動的故事 ? 要說好一個故事,一定要選一個能讓自己喜愛或感動的故事。因為唯有選擇一個 ? 能讓自己喜愛或感動的故事,才有可能藉由情感(或感覺)的真誠投入,而將它說得也讓兒童喜愛與感動。 熟悉故事的內容 ? 說故事前要先能熟悉故事的內容。因為對於故事內容的熟悉,將有助於說故事的人在說故事時表現得更為自信與流暢。 不 斷 的 練 習 ? 為了熟悉故事的內容,說故事前要不斷的練習。不斷的練習,不但有助於增加說故事的人對於故事的熟悉度,從而在說故事時能夠說得自在與流暢,更能藉由不斷的練習更加地的去瞭解與窺探到故事內容的精微處。 觀摩與學習別人的技巧 ? 要說好一個故事,總要不斷的觀摩與學習別人的技巧,並且接受批評。說故事的人常會因著習以為常的習慣,在說故事時觸犯一些表達或技巧上的盲點而不自覺,以及發生一些不知該如何處理的狀況,觀摩與學習別人的技巧並尋求批評與指教,將更有助於自己說故事技巧的精進。
成功的引起動機─如何成為一個說故事高手 林瑩淇 說故事,除了打發空堂時間,還有哪些用途呢? 從說明道理到舉例解釋、引起孩子的上課動機,不管上課還是下課,只要你找到一個好的、適合的故事,學會適當的技巧,說故事,可以讓我們的教學便的更生動、更有內容、也更能引起小朋友的興趣。 從9月18日到12月,我在花師實小三年仁班進行說故事技巧的練習,共計有十次的說說故事時間,故事內容的選材有「快樂王子」、「田鼠小學的遠足」、「九牛二虎」、「小野豬與玫瑰花」…等,經過幾次的練習下來,將老師給我的指導與小朋友反應較好的技巧予方法另列如下:
一、肢體語言表達方式 (一) 大動作的肢體語言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二) 走下講台,走進孩子的座位,讓孩子的眼神隨著你的移動而移動,注意力也跟著你移動。
二、 與聽眾的互動 (一)讓聽眾「參與」故事的發展 說故事的時候不要只是單方面的「說」,應該將故事檢視一下,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讓聽眾「參與」,這樣可以讓聽眾保持對故事的興趣,也因為參與而讓他們對故事印象更深刻。 另外我參考康軒教育雜誌線上版第二十八期,有一個這樣的例子說明如何讓孩子參與故事的發展:「筆者之前在國外的圖書館參與一個說故事的活動,當天說的故事非常簡單,內容大概是︰ 一個小男孩走入了一個迷宮,迷宮中有許多不同種類的門,小男孩一一將其打開,每打開一個門,說故事者就會模仿開門的特殊聲音,還要求現場兒童一起幫忙;說故事者做動作,兒童們一起發出聲音來開門。故事後來的發展是小男孩要回家,順著原路走,這時候又要一一開門,令人驚訝的是現場的兒童們完全記得不同材質門的順序及聲音,非常「積極」的幫助小男孩「開門」。 像這樣的說故事活動,不但說的人起勁,聽眾更是高興。因為他們也在故事之中,而且還是靠他們的幫助,主角才得以脫身,這對兒童來說也是一種成就感。當然,這種類型的故事並不多,在我們說故事的時候要盡量讓聽眾參與,有時就像現在的選舉一樣,三不五時就問大家「對不對?」「對」一樣,但是這樣的互動也不能太多,多了就會破壞故事的流暢程度,參與感也會遞減,反而破壞了對故事的興趣。」
三、 讓聽眾「看」見故事 當你要告訴他人你親身經驗的事情的時候,通常腦海中會浮現當時的景象;當時的空氣、味道、週遭的環境、聲音、事件發生的細節、動作等等,說給他人聽的時候,只是有條理的將剛才提到的這些東西敘述出來而已。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聽眾可以感受到事件發生時的情境,因為你的敘述是「立體的」,除了時間及事件的過程之外還有環境的敘述,其實這就是一個成功的敘述、溝通,因為聽眾可以完全的與你「同步」,一起感受到你親身的經歷。我們說故事的時候就是要這樣,在你閱讀故事的同時,是否能先走進故事之中,想像、感受故事裡的氣息與場景。 *如何培養感受與想像的能力 像這樣的一個感受與想像的能力,是可以經過練習學到的。練習的方式很簡單,先看完一頁故事之後(或一個段落)拿起紙、筆,運用你的想像力,將所提到的場景、情節部分的細節寫出來。 一般來說,故事書中的文字都是儘量簡潔,而我們所做的功課剛好相反,我們要盡量「還原」故事中的情境,甚至於幫故事中的主角加動作,這樣在敘述的時候會更精采,感覺更真實。當我們將能夠想到的細節都寫出來之後,我們再來刪減,看看哪些是可以幫助聽眾感受情節的部分,哪些可以不用提,不然的話會太過於冗長,反而刪減了故事的張力與戲劇性。這個部分的拿捏筆者很難用文字來表達與說明,只有靠讀者不斷的練習與試講,才能累積經驗、拿捏分寸。
四、 營造戲劇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