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激發創新動力 物聯網應用顯效
2013/11/06 12:30:41瀏覽102|回應0|推薦1

21世紀,物聯網在全球範圍內蓬勃興起,它是20世紀以資訊技術為核心的技術革命的自然延展與全新走向。2009年,溫家寶同志在視察無錫時提出建立“感知中國”中心,開啟了中國物聯網發展的新紀元。5年來,無錫市以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為載體,以示範應用為引領,全面推進物聯網知識、人才、資源等發展要素的集聚,技術、應用、產業高地加快崛起。智慧工業、智慧農業、智慧電力、智慧物流、智慧交通等一大批應用示範專案方興未艾。

  為表彰無錫物聯網應用的優秀案例,推廣典型應用,激發企業創新動力,加快培育市場價值,無錫市人民政府與新華通訊社江蘇分社聯合主辦“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首屆物聯網十大應用案例”評選及發佈活動。在日前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物聯網(傳感網)博覽會上,大會正式發佈“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首屆物聯網十大應用案例”,其中“銳泰節能系統”、“西涇變電站”、“中科軟追溯體系”為工業領域物聯網應用的典型案例。

  A 銳泰節能系統

  實現智慧管理 數位化能源監管新模式前景看好

  當前,我國節能減排形勢嚴峻。無錫銳泰節能系統科學有限公司基於自主知識產權的銳泰能源監管系統技術支撐平臺(FrontView)、物聯網資料閘道和能源感測器,整合搭建智慧能耗物聯網監管系統,實現各類能源計量設備的無縫整合和即時動態監控,為工業企業、高等院校、公共機關、大型公建的節能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數位化、智慧化解決方案,該系統已在全國100多個單位應用推廣。

  節能減排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十二五”以來,我國能源利用效率仍偏低,單位GDP能耗超世界平均水準2倍,節能減排工作形勢依然嚴峻。

  “能源管理處於節能產業鏈的頂端環節。”無錫銳泰節能系統科學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弟清說。長期以來,各行業缺乏一套技術先進、體系完備的“節能監管體系”來科學監測能源消耗、實施定額管理、挖掘節能潛力,導致節能工作效率低下,節能效果無法考評,節能減排目標難以實現。

  據唐弟清介紹,銳泰公司依託江南大學節能研究所的綜合學科優勢,經多年創新研發,形成了適用於不同規模與場合的智慧能耗物聯網監管系統。

  該系統以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集成創新的“銳泰能源監管技術支撐平臺(FrontView)”為基礎,採用物聯網、開放平臺建設、子系統嵌入等先進技術,實現各類數位化能源計量監控設備的無縫整合、全面即時動態監管監控。

  “FrontView是一個介於感知層和應用層之間的核心技術支撐和開發平臺。”無錫銳泰節能系統科學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政介紹說,其具有視覺化、可控化和自動化優勢,可實現智慧物件、人員與流程的互通互聯。

  在該平臺基礎上,全面整合傳統節能控制器、能源管理智慧控制器、銳泰自主研發的智慧資料閘道(SmartGate1000)等物聯網核心設備,實現對電、水、氣、暖、空調、重點用能設備和可再生能源的即時感知,對電能、供暖、分體空調和VRV空調進行遠端調節。

  “該系統綜合運用了能源傳感、電子測量、自動控制、資訊融合、網路安全、環境工程等技術,有效推進計量監控點、互聯網路、FrontView平臺聯動,實現了基於傳感網、物聯網和互聯網的能耗感知、智慧監管和智慧減排。”董政說。

  調研顯示,智慧能耗物聯網監管主系統內已建成電能計量管理系統、給水管網監測管理系統、空調節能監管系統、燃氣能源監測管理系統、供熱能源監測管理系統、路燈能源監控管理系統、網路預付費水電管理系統、持續能源審計系統、能源綜合分析系統等成熟子系統。“通過一套節能監管平臺和多個節能管理系統的‘1+N’模式,銳泰對能耗嚴格監管有了完善體系和計量依據。”董政說。

  截至目前,銳泰公司已取得“智慧能耗物聯網監管系統”核心技術的完全知識產權,包括7項國家專利,其中4項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外觀設計專利,27項軟體著作權、4項軟體產品認定等。

  全國高校節能聯盟副理事長、江南大學節能研究所所長田備認為,銳泰數位化能源監管系統的成功研製與應用,有效實現了全方位能源使用的過程監管,實現了節能的精細化管理,為能源監管建立了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創新框架平臺,提供了全新的數位化、智慧化解決方案。

  B 西涇變電站

  實現無人值守 電網心臟建智慧化防火牆

  位於無錫市惠山區的西涇智慧變電站內一片靜寂,由385個各類感測器、55個高清攝像頭、2台紅外熱成像儀及聲光報警設施構建的傳感測控網路時刻注視著站內的一切。近年來,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探索構建變電站智慧監測與輔助系統,實現變電站真正意義上的“無人值守和巡檢”。作為國內首座220千伏智慧變電站,西涇變電站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傳統意義上的變電設備“智慧化”,實現自我感知、判別、決策和控制。西涇智慧變電站的投運,對推動物聯網技術在變電站中的應用,提升變電站資訊獲取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由於電網系統具有顯著的公共性特徵,電網一旦發生事故,蔓延速度快、影響面大。變電站作為電網體系的核心和樞紐,起著彙集電能、升降電壓和分配電能的作用,其運行安全與否,直接關係到電網的安全和穩定。

  人是傳統變電站安全監測的關鍵因素,設備檢查、檢修維護、故障處理均需人工完成。然而,以人為主體的傳統監管有先天不足:一是監測週期長,短則一天長則一周,無法實現24小時動態即時監測;二是監測範圍窄,工作人員無法深入設備內部或設備間的狹縫中實施檢測;三是監測成本高,傳統監管方式耗時耗力,人工成本高企。

  “建設‘無人值守’的智慧變電站迫在眉睫。”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智慧電網部設備研發部經理張萬生博士說,智慧變電站需實現系統集成,所有監測和檢測的信號可聯動,感測器即時感知現場情況,系統自動調整和自動控制,操作人員依託網路遠端線上控制。

  基於物聯網技術研發和應用的核心優勢,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探索構建變電站智慧監測與輔助控制系統,並成功應用于無錫惠山區前洲鎮西涇變電站。

  2010年12月30日,作為國內首座應用物聯網技術建設的變電站,無錫供電公司西涇220千伏變電站正式竣工投運,標誌著高壓強電控制技術與“物聯網”技術的融合進入實用化應用新階段。該項目建立了基於物聯網技術的集防入侵、防人員傷害、環境監測等功能於一體的變電站全景監測平臺。

  遍佈於變電站各個角落的385個感測器,成為這座智慧變電站核心所在。這些半個火柴盒大小的感測器,對周圍環境中溫度、濕度、水位以及煙霧進行感知,在第一時間將周圍環境中的細微變化傳輸到控制中心的線上檢測系統。

  “舉例來說,溫濕度感測器通過對周圍環境中溫度和濕度的感應,可以自動地對通風口的風速大小和空調的溫度等進行調節。”張萬生說。該項工程綜合運用智慧傳感、網路通信以及即時檢測等技術,使變電所傳統意義上的設備智慧化,實現了自我感知、判別和智慧化決策,自動完成順序控制。

  同時,應用物聯網和圖像識別技術,實現了站內巡檢工作的智慧監督和站內防誤入間隔的智能認證。各類感測器將資訊收集後,通過它們之間的聯動,迅速而準確地向總監控室的工作人員發出指令,為提高變電站運維巡視和安全運營做出了有益的嘗試。

  “如果一個陌生人私自闖入西涇變電站,那麼不到5分鐘,他就會被工作人員直接‘拿下’。因為從碰觸到變電站防盜門的那一刻起,他的一舉一動就盡收工作人員眼底。”張萬生說。首先,防盜門上的振動感測器會傳送信號給系統,系統控制高清攝像機進行即時監測,同時聲光報警系統進行報警。

  另外,在主變壓器上方安裝有2台紅外熱成像儀,可實現24小時即時監測。過去,需要人工手持儀器到現場測溫,現在一切都實現了智慧化、網路化,工作人員坐在操作臺前便可對現場情況一目了然,而且可以實現遠端操作。

  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劉振亞在西涇智慧變電站調研時指出,西涇變電站的新技術、新功能和先進設施的應用達到國內領先水準,真正實現了“智”的跨越,並努力打造“能”的提升,為國家電網公司系統樹立智慧變電站樣板,推進智慧電網建設作出突出貢獻。

  C 中科軟追溯體系

  打造“追溯鏈” 為肉類蔬菜流通加“安全鎖”

  無錫市是我國商務部首批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城市之一。作為該建設專案系統集成首批入圍供應商,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應用物聯網技術,在無錫建立具有經營主體管理、流通資訊匯總、資料統計分析、應急事件處置、流通資訊追溯等功能的肉菜流通及特產農產品品質追溯系統。該系統在無錫數十家肉菜市場應用,實現從生產養殖到零售終端的全過程、全方位追溯,為業界提供了保障食品安全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近年來,我國“瘦肉精”等肉菜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引起消費者普遍擔憂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目前,肉類蔬菜生產、流通組織化程度低,技術水準落後,管理難度較大,經營主體責任難以落實,安全隱患較多。

  “這些短板導致其流通各環節相互隔離、管理粗放。一旦發生問題,難以追溯責任源頭。”無錫市商務局章偉處長說,從流通領域入手,建立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流通追溯體系,提升生產經營者安全責任意識,增強流通環節品質安全保障能力勢在必行。

  2010年以來,商務部著力推動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工程建設,建立市場倒逼機制,推動農產品流通發展,提高食品安全保障和市場管理水準。2010年10月,經商務部批准,無錫市正式成為首批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城市之一。

  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商務部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專案系統集成首批入圍供應商,近年來探索運用現代電子監管技術、射頻識別(RFID)、條碼、手持終端讀寫設備等物聯網技術,建設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專案。

  專案以城市現代流通方式為基礎,運用現代電子監管技術、射頻識別、二維碼、手持終端等物聯網技術,以物聯網基礎軟體平臺為資訊化基礎設施保障,主要針對生產和流通環節的種植養殖基地、食品加工企業和流通過程的全鏈條閉環監管。實現食品流通的索證索票、購銷台賬的電子化、食品從生產加工環節到零售終端資訊的正向跟蹤,及從零售終端到運輸環節、生產加工、產地相關資訊的逆向溯源。從而實現追溯資訊可查詢、產品可追溯、市場可監控,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的監管效率、反應速度和風險控制能力。

  據中科軟科技無錫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杜栓柱介紹,中科軟科技研發的“無錫肉類蔬菜流通及特產農產品品質追溯系統”,參照《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編碼規則》和《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感知技術要求》等國家和地方標準規範,實現採集指標、編碼規則、傳輸格式、介面規範、追溯規程“五統一”,可與上級追溯管理平臺、批零市場等流通節點無縫對接。

  調研顯示,中科軟科技通過採用PKCS公鑰加密技術及密碼分級管理等獨創技術,保證資訊的高安全性。採用高可信伺服器作業系統、資料庫存儲系統、資料傳輸中間件,提供對追溯管理平臺中海量資料的存儲、傳輸和處理等操作的支援。同時,將溯源和數碼防偽技術相結合,將防偽密碼和溯源碼相結合。防偽密碼與溯源碼一一對應,可實現多重防偽和交叉驗證的效果,提高原數碼防偽方式的安全性、可靠性。

  “每天這裏的蔬菜吞吐量達到近1500噸。以往採取人工登記方式,環節眾多、相互隔離、資訊對接存在偏差。一旦遇到問題,需要查閱眾多資料,耗時耗力。”無錫市朝陽蔬菜交易批發市場訊息中心副主任施瀾說,追溯系統建成後,遇到問題可以快速逐級排查,立即追溯到相關責任人,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專案驗收會上,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左甯為組長的驗收專家組認為,該專案在肉菜等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領域做出了諸多創新嘗試,形成了“肉菜備案中心源頭管控”、“追溯系統助力市場管理”、“追溯手段為業務流轉提速”等特色。全面提升農產品安全的監管效率、反應速度和風險控制能力,增強肉菜市場監管力度,維護肉菜市場的安全與穩定。

 資料來源: 中華工控網& 中國工業報 2013/10/30  (http://www.gkong.com/item/news/2013/10/76292.html)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9328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