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3/01/25 20:40:24瀏覽224|回應0|推薦0 | |
說到近距離通訊技術(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應用,多數人可能只想到行動錢包。NFC技術是一種可讓內建特殊晶片裝置在近距離內交換少量數據的傳輸技術,通常以輕觸方式連結,達到安全傳輸資料的目的,常應用於信用卡資料、票務、折價券等,但它無法取代藍芽或Wi-Fi進行遠距離傳輸。 妙用無窮的解決方案 全球通訊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執行長麥奎格(Scott McGregor)表示,NFC技術簡化了消費性產品的使用介面。這在本屆的CES中得到驗證,所有能想到的產品幾乎都搭載了這種通訊技術,包括手機、音響、相機、電視、冰箱、名片等,Panasonic甚至將電鍋融合NFC技術,只要將手機輕碰一下,就可以從廠商的雲端資料庫搜尋或下載食譜。 除了iPhone,各家手機廠商已經開始把NFC技術當作基本規格,滿足顧客希望傳輸個人資訊時能以更簡易、無縫連結的方式完成,例如三星的Galaxy S3就是最好例子。此外,NFC技術比藍芽更省時,不必搜尋裝置也不用輸入密碼,輕輕一碰,裝置間就搭起溝通橋樑,相當容易且安全。 裝置間的主動通訊外,使用者還能利用NFC標籤讀取資料,只要拿著啟動裝置如手機,對著裝有NFC標籤的無電接收端,如海報、卡片等,裝置就會傳送電場使接收端產生回應,收到回應後啟動端就可以解讀標籤上的資訊。悠遊卡就是靠這種原理運作,既省電也省錢。 力求普及 NFC技術雖然方便,可惜目前普及程度尚嫌不足,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米拉奈西(Carolina Milanesi)表示,本屆CES出現這麼多整合NFC技術產品其實是廠商相當聰明的做法,目的是要讓消費者習慣這種通訊技術的概念,進而接受行動錢包的消費模式,一旦行動錢包完全進入市場,相對就能帶動整個NFC生態系統。 此外,NFC普及之路艱辛很大原因是目前規格不一,各家廠商喜歡在系統內加入自己的軟體,提高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卻也限制了產品間的互通性。不過業界觀察人士樂觀預測,業界團體和公司未來將在標準上達成共識,屆時NFC技術將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大行其道。 資料來源: http://wired.tw/2013/01/23/nfc-not-just-for/index.html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