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26 21:09:41瀏覽189|回應0|推薦0 |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宣布開放銀行申請手機信用卡業務,敲響行動支付新世代的想像,銀行業者普遍認為,台灣有機會繼日本後,成為行動支付發展重點區域。
根據金管會統計,台灣目前信用卡整體流通卡數近3400萬張,有效卡數超過2100萬張,等於每個國人手中幾乎都有1張以上的信用卡,且每年信用卡簽單的金額超過1.6兆元,保守以手續費1%至2%計算,每年貢獻銀行的收入就達160至320億元。 雖然信用卡手續費規模龐大,但台灣銀行業也面臨市場飽和的競爭之苦,整體信用卡新增發卡市場已難再有大成長,各家發卡行只能透過拼現金、送獎品或年費折讓等方式,企圖從對手那挖到轉行客戶,這也讓信用卡從早年的「暴利市場」逐步微利化,銀行業與其衝實質貢獻有限的邊際新戶,還不如期待成為「高端客戶」手中的首選卡。 在行動支付起跑後,信用卡市場似有再次活絡的契機,根據統計,國內智慧型手機滲透率已近3成,資策會還預估,2015年將達5成,但民眾透過手機構物的比例僅16%,這其中的差距很多來自使用便利及安全性的疑慮。 以手機信用卡來說,目前雖有 5家銀行試辦,但心態都是「聊勝於無」,因為現有背匣式的解決方案,不僅可支援的智慧型手機還有限,且在更換手機時就得重新申請,不僅使用者不便,銀行管理及維護更是勞民傷財,因而即使5家銀行試辦已久,實際滲透率有限。 為了解決目前背匣式的不便,業界或有意將手機信用卡發展引導走向不同手機間得以互通的SIM、MicroSD卡模式;不過,究竟主流將採哪種模式,電信及銀行業者恐怕還有一番角力爭戰,電信業者當然最愛SIM卡方案,等於服務綁門號,不過消費者如果更換電信業者或門號,可能就得重新申請。 而對消費者來說,將智慧晶片及NFC天線都建置在Micro SD裡的解決方案,可不綁門號、不限手機,只要支援該插槽即可使用,或為最便利的方案,但這也還得綜合考量手機廠、電信營運商及銀行業者成本、金流及客戶流掌握的考量。 不過,銀行業者認為,台灣在發展行動式支付不算全無經驗,如越來越普及的Pay Wave及行動悠遊聯名卡等,對未來手機信用卡帶動的新世代,樂觀期待,但得增加非接觸式信用卡機台的布建。 無論如何,在全球行動支付的大趨勢下,台灣後勢發展指日可待,對銀行業來說,如果可以透過手機的新載具,擴大信用卡簽單的市場規模,全力搶攻相對還屬低度開發的非實體消費市場,或有開創新藍海的機會。 資料來源: 中央社/記者田裕斌 2013/1/26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