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代表王晶:物聯網二維碼技術孕育巨大商機
2012/03/06 11:14:02瀏覽113|回應0|推薦0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5日訊全國人大代表、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在北京駐地接受中國經濟網與和訊網聯合訪談時表示,我們的戰略新興產業正處在國際化的競爭平台中,因此知識產權的問題就越來越凸顯,物聯網的RFID技術比較好,但核心技術卻在外國人手上,因此從長遠來看,我們最容易突破的還是二維碼技術,并且其中孕育著巨大的機會。

以下是訪談實錄:

記者:去年您提到了關於支持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建議,現在看來已經基本實現了,越來越多的利好政策開始向物聯網產業傾斜,那么您今年又帶來哪些建議?

王晶:第一,是建議政府能夠加大力度來支持戰略型新興產業、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因為這類產業最重要的是在於創新,沒有創新就根本和立足之地,一是核心技術的創新,二是應用的創新。所以我今年提出了關於支持這類企業創新的財稅政策的建議。

第二,希望政府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只有實體經濟才是整個社會發展的根本。以前大家有點誤區,很多人都卷入了虛擬經濟或者是地產領域,去賺快錢,而對於實體經濟的興趣并不是很大,因為做實體經濟就必須實打實的投入、創新、研發,過的是“苦行僧”的日子。由於來自虛擬的各種各樣的“誘惑”,大家不是很愿意潛下心來去做實體經濟,但如果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其實所有的虛擬那就真成了虛的東西,所有虛擬經濟應該是建立在實體經濟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我們的資本才會發揮效應,價值才會成倍的增長。如果脫離了實體經濟,那么這個經濟只能是泡沫或是炒作,因此這是我今年比較關注的問題。

第三,我們戰略新興產業正處在國際化的競爭平台中,而且高端的技術和產品都是與全球最強的企業一起競爭,所以我們現在的知識產權問題就越來越凸顯,而且這已經成為了我們在下一輪競爭中最關鍵的點。所以我們希望國家在這方面也要有突圍,不能用傳統的方式來看待這個領域的發展,我們希望對知識產權的支持是更高質量的,更快速度的,以便使得企業能夠應對發展,應對整個外部競爭的需要。

對物聯網產業來說,其實大家都同在一個起跑線上,它是我們信息革命的又一次浪潮,從PC時代再到互聯網,現在又到了物聯網時代,應該說在前兩個時代,我們基本上在應用別人的技術,那時我們基本上充當了IT民工的角色,都在依靠別人的核心技術,而且我們不斷地在交學費。

在互聯網時代時,我也在各種場合呼吁,我們應該有頂層設計,國家應該在最高層面上真正的分析未來物聯網領域中最核心、最關鍵的技術在哪里?哪些是我們可以做的,那些是不能做的。比如RFID,這個技術是將來應用的關鍵,但幾乎都被外國人申請了專利,甚至在應用的空中協議上也全部被外國人申請了,所以我們想在這方面突圍比較困難,很容易踩著他們的“地雷”。我想在這方面國家應該要去分析,哪些我們是有可能搶先的,而且比別人更先一步,所以說從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角度考慮,我也希望國家給予更充分的重視。

我覺得在這方面不能人云亦云,因為一旦我們沒有抓住最關鍵的核心點,等我們將來恍然大悟了以后就會失去機會,所以我覺得這一次的信息革命對我們來說是機會,但一定要抓住!

記者:工信部預測到2015年,物聯網產業可能會突破5000億規模,年均增長率會超過11%,您認為在物聯網中哪個子行業會在這場盛宴中最受益?

王晶:我們先分析物聯網到底是什么?其實用非常通俗的話講,就是把我們地球上的“物”都跟網連起來,物的信息全部進入網絡,所以這個機會當然是非常大的,因為它涉及到了所有行業;第二,我們分析物聯網產業,它的基礎平臺是什么?其實最重要的,首先要有對物的識別,就是把物體的信息轉換成計算機的信息,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覺得識別、感知技術是物聯網的基礎點,如果沒有識別、感知技術,物聯網就不成立。

其次是識別和感知技術當中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比如說傳感技術,它是一種感應,因此這里邊的識別非常重要。目前識別就是兩塊,一是二維碼,二是RFID。RFID技術是比較好,因為它比較方便,遠距離也可以進行讀取,但這個核心技術卻在外國人手上。目前我們國家也在組織攻關,但難度是很大的,關係到了知識產權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未來我們最容易突破的還是二維碼。

從物聯網應用到更高的層面的就是移動物聯網,除了對物的識別之外,未來我們物的交易和支付就會變成核心的東西,而物的交易和支付很重要的是你要有一個信息的載體,所以二維條碼本身就很容易變成這種載體,而其它包括RFID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從長遠來說,我覺得識別產業,特別是二維碼產業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因為它應用的空間和潛力都非常大。

與識別產業相關的硬件技術也存在大的機會,包括傳感和RFID,雖然我們沒有核心技術,但可以應用,到將來應用面大了以后,還有很重要的一塊就是“云”,“云”本身就是對信息的分類處理。信息也可分為兩塊:一是公眾的,我們現在電腦上的各種數據,比如iPad、iPhone,這種數據云就是公眾的云;二是專業平臺的,就是我們政府監管的,比如說食品安全、車聯網這類的是專業的云。在這兩個層面上,未來對於數據的分析、處理、應用存在一個很大的空間。我們國家其實在行業的監管當中最終就是對行業的信息進行智能的管理,所以這個云的平臺技術是非常有潛力的。

記者:《物聯網“十二五”規劃》制定了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要實現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攻克一批物聯網關鍵技術,那么新大陸作為二維碼技術的領跑者,未來還有哪些更長遠的想法或者在核心技術上會有什么更大的突破呢?

王晶:我們在二維碼的核心技術上率先做了二維碼的解碼芯片,“十二五”規劃當中已經多次提到這點,這項技術我們已經相對領先了,而且我們的這款芯片還申請了120項專利,如果外國的企業來做這項工作也是可以的,但畢竟我們領先了,并且也有一定的行業保護。

我們新大陸目前正在做的就是繼續開發系列芯片,并且是高端芯片。在PC時代,我們應用的是Intel芯片,使PC的普及成為了可能,因此未來在物聯網的應用中,其最核心的問題也是解碼芯片。而我們的二維碼解碼芯片出來以后,不僅對二維碼的識讀效率、性能、價格等各方面取得了領先,并且可以擺脫對國外公司的依賴,那么就增強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將來任何一個行業,只要你用到二維碼就可以使用我們的芯片,就像當時Intel一樣,做PC就得用他的芯片,我們已經把它變成了一個通用的產品,這正是新大陸在這個行業要立足,要做的!并且我們會借助技術的領先優勢,做好行業的研究。

還有支付領域,將來我們的手機可以作為小額支付的載體,這方面我們會進行超前的應用研究,而且會針對這個開發出相關的產品。同時在食品安全、票據防偽、車聯網等各個行業,我們可能也會開發出應用的產品。

總而言之我們要以技術創新來引領這個行業,保持我們在這個行業的領先地位!

記者:《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也明確指出,物聯網要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廣泛應用,也明確了九個重點的領域,要完成一批應用的示范工程,目前公司已經開始涉及到哪些領域了?未來有沒有想重點突破的領域?

王晶:目前我們已經涉及到物聯網里的很多領域,包括食品安全,商務部的“放心菜”工程,我們都已經在做了。我們也想借這個機會,通過項目,能在食品溯源方面對國家監管部門提出一些比較有效和有意義的建議。

還有就是移動支付領域,將來的智能終端會是一個支付的設備。我剛才講的二維條碼的應用,它是一種支付的重要憑證,傳統的商業模式是到商店買東西,現在還有網上支付。但我們現在有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比如說移動支付,就是我們怎么能把網上的東西放到網下來支付,我們對於這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也正在做一些應用。

此外,各種文件、稅票的防偽,這個應用面也是非常廣的,包括藥品、物流等各行各業,現在這些領域我們也在介入,還有車聯網。

我覺得在物聯網方面,不單單是在核心技術上,在應用方面我們也是創新的引領者,在很多行業我們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而且都是做國家層面的,而不是一個區域。而且我們還有很多應用的創新在全球也是首創的,所以,很多應用我們未來還會Copy到國外去推動,因此我認為,在物聯網領域,新大陸的前景是無限的,非常廣闊,我們要抓住這些機會,不能錯過這些機會。

資料來源: 鉅亨網新聞中心(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經濟網) 2012/3/5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618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