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NFC手機成為未來短距離無線通訊主流裝置 生活應用服務系統支援度成為普及化關鍵
2012/02/22 10:05:00瀏覽93|回應0|推薦0

捷運站的悠遊卡、高速公路的ETC收費系統,這種無線射頻識別(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通信技術,早已融入大眾的生活之中,在資料傳輸的過程中不需要與裝置直接接觸。而在不久後的將來,手機將可以包辦這些快速方便的電子付費功能。

近距離無線通訊(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與RFID的概念十分類似,NFC在和RFID相同的13.56MHz段頻下運作,設定10cm範圍作為傳輸距離限制,為短距離「非接觸式」資料傳輸技術。是由品牌大廠飛利浦(Philips)和索尼(Sony)所共同研發的技術,自感應式識別與互聯技術演變而來,包含了感應式讀卡器、感應式卡片及點對點傳輸的功能。

NFC手機之所以採用短距離感應,優勢在於NFC操作時感應距離相當短,一般不會超過10公分,感應器與讀取機之間多半僅距離2~5公分,以避免只要有適當的裝置,就能夠在未經使用者授權情況下,隨意讀取晶片裡的帳戶資訊,造成資訊安全方面的疑慮。

近距離無線通訊日漸成熟,NFC的技術將被廣泛應用,除了電子錢包的功能外,也包括電子票務、優惠券、身分辨識、資料交換及倉儲管理等應用。行動市場分析業者Juniper Research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預測未來3年內擁有NFC功能的手機,會有暴發性的成長,2014年將衝上3億支的驚人數量,智慧型手機內建NFC的比例達到25%。

NFC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挾帶龐大的潛在市場商機,各手機、電信業者摩拳擦掌,分別成立相關的合作組織,就是想在這場戰爭中佔有一席之地,紛紛推出NFC智慧型手機的生產計畫及整合方案。

其實NFC在多年前已開發出來,並非新技術,要實際運用於商家服務模式則是相當繁瑣。當大家把目光皆聚焦在業者推出的NFC手機,且樂觀其成時,此項技術執行的最大挑戰卻是在於手機、電信、軟體、金融各行業者及商家間的服務串連與整合,目前的情況即像是有了NFC手機,卻沒有商家提供服務裝置的情況。商家如何收取費用或是消費者如何付費?還有開發出讓商家受惠的NFC應用,來鼓勵商家安裝NFC結帳系統,將是推動NFC發展的關鍵。

要將NFC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必須有對應的系統支援。美國在某些大城市中建置NFC的支援性公共設施和系統,日本、南韓和一些實驗城市裡,NFC的感應裝置也已發展成熟。但截至目前為止,支援這項服務系統的地方仍然是少數。

舉例來說,搭載NFC系統的諾基亞(Nokia)手機,與計程車業者合作的叫車服務,只要在指定合作店家的據點,把NFC手機接近感應器進行資料傳輸的動作,系統會自動對使用者及計程車業者發出叫車訊息,不用撥打電話業者即可掌握乘客所在位置,省下人力與時間成本。

從NFC的應用發現,推動緩慢的癥結並非行動裝置不夠普及,而是服務供應商尚未發展出適合大眾市場需求的策略,由於牽涉到網路傳輸、資訊安全、資料處理等各層面的機制,這個部分不是手機硬體製造廠或一般商店可以獨自完成的,同時也考驗著業者整合金流、物流、系統的能力。

資料來源: DIGITIMES科技商情/張琬亭 2012/2/22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NFC手機成為未來短距離無線通訊主流裝置生活應用服務系統支援度成為普及化關鍵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3&cat=15&id=0000272041_2P01TYSW33NIEM20PA2RJ&ct=1#ixzz1n4XPLkGK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614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