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智能標簽RFID革命助力物聯網的構建
2011/06/22 12:01:35瀏覽176|回應0|推薦0

  物聯網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如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各種裝置與技術,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采集其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需要的信息,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其目的是實現物與物、物與人,所有的物品與網絡的連接,方便識別、管理和控制。物聯網可分為三層: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感知層由各種傳感器以及傳感器網關構成,包括二氧化碳濃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二維碼標簽、RFID 標簽和讀寫器、攝像頭、GPS等感知終端。感知層的作用相當於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膚等神經末梢,它是物聯網獲識別物體,采集信息的來源,其主要功能是識別物體,采集信息。

  物聯網將無處不在的末端設備和設施,包括具備“內在智能”的傳感器、移動終端、工業系統、樓控系統、家庭智能設施、視頻監控系統等、和“外在使能”的,如貼上RFID的各種資產、攜帶無線終端的個人與車輛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動物”或“智能塵埃”,通過各種無線和/或有線的長距離和/或短距離通訊網絡實現互聯互通、應用大集成、以及基於雲計算的SaaS營運等模式,在內網、專網、和/或互聯網環境下,采用適當的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個性化的實時在線監測、定位追溯、報警聯動、調度指揮、預案管理、遠程控制、安全防範、遠程維保、在線升級、統計報表、決策支持、領導桌面等管理和服務功能,實現對“萬物”的“高效、節能、安全、環保”的“管、控、營”一體化。

  與傳統的互聯網相比,物聯網有其鮮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種感知技術的廣泛應用。物聯網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種類型傳感器,每個傳感器都是一個信息源,不同類別的傳感器所捕獲的信息內容和信息格式不同。傳感器獲得的數據具有實時性,按一定的頻率周期性的采集環境信息,不斷更新數據。其次,它是一種建立在互聯網上的泛在網絡。物聯網技術的重要基礎和核心仍舊是互聯網,通過各種有線和無線網絡與互聯網融合,將物體的信息實時準確地傳遞出去。在物聯網上的傳感器定時采集的信息需要通過網絡傳輸,由於其數量極其龐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為了保障數據的正確性和及時性,必須適應各種異構網絡和協議。還有,物聯網不僅僅提供了傳感器的連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處理的能力,能夠對物體實施智能控制。物聯網將傳感器和智能處理相結合,利用雲計算、模式識別等各種智能技術,擴充其應用領域。從傳感器獲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處理出有意義的數據,以適應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發現新的應用領域和應用模式。

  作為物聯網發展的排頭兵,射頻識別技術(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簡稱 RFID)成為了市場最為關註的技術。RFID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是目前比較先進的一種非接觸識別技術。以簡單RFID系統為基礎,結合已有的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中間件技術等,構築一個由大量聯網的閱讀器和無數移動的標簽組成的,比Internet更為龐大的物聯網成為RFID技術發展的趨勢。RFID是能夠讓物品“開口說話”的一種技術。在“物聯網”的構想中,RFID標簽中存儲著規範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過無線數據通信網絡把它們自動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統,實現物品(商品)的識別,進而通過開放性的計算機網絡實現信息交換和共享,實現對物品的“透明”管理。數據顯示,全球RFID市場覆蓋包括標簽、閱讀器、其他基礎設施、軟件和服務等的方方面面,來自金融、安防行業的應用將推動RFID卡類市場的增長。

  射頻識別RFID標簽的尺寸掩飾了它們的潛力。大約有針頭那麽大,由一個天線和包含一個電子產品代碼(EPC)的一塊芯片組成。與條形碼相比,這些標簽可以存儲更多有關產品的信息,如不僅僅有貨物名稱,還有生產時間和地點,其組件來自何處以及產品可能的壽命。與需要瞄準線接觸讀取的條形碼不同,RFID還可以作為被動式跟蹤裝置,在幾碼距離內通過一個專用掃描儀時,通過無線電射頻發射可以顯示它們存在的信號。

  這種標簽已在諸如自動化公路收費系統和安全ID胸牌這類高成本應用中使用了很長時間。這項新出現的跟蹤技術正在被零售和消費品企業追捧為下一次革命,然而,它現在還不具備進入黃金時代的條件。現實中的應用還沒那麽快。目前,RFID可以為某些情況下的投資提供確實的回報。然而,對該技術目前收益和成本的分析顯示,對大多數企業來說,現在對其進行大量投資將是不成熟的。

  當然,最近的創新已經使這種標簽的價格大幅下降並使它們的性能得到改進。低成本標簽的前景使零售商激動萬分。以服裝零售商為例,如果每件商品都用上這種標簽,零售商就既可以改進客戶服務又可以減少營業額損失,營業額損失通常占銷售額的5%~15%。RFID技術可以用於查找放錯位置的產品,防止偷盜行為,甚至可以通過安裝在試衣間的顯示器向客戶提供個性化的銷售服務。最終,這種標簽和讀取器將把條形碼和人工收銀臺一起取代。低成本RFID標簽對物聯網也意義重大:由於所有電子產品代碼(EPC)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在工廠裝了標簽的產品沿著供應鏈運輸時,可以對它們進行跟蹤。由此導致的庫存水平和原料流的可視性可以帶來巨大的節省。

  第2頁:RFID的主要價值

  使用RFID的零售商和消費品生產商可以將倉儲勞動力總成本削減將近3%,主要是通過效率更高的收貨、發貨和異常處理。前景更佳的是RFID對供應商管理庫存系統的潛在影響。通過在互聯網上交換RFID讀取器收集的信息,消費品生產商可以更高效地管理自己關鍵客戶的庫存補充,在庫存和缺貨成本方面為雙方節省20%~40%,甚至更多。然而,像零售商和供應商一類的企業應敏銳地關註該技術的目前狀態。

  RFID的主要價值是它不再需要分別處理商品,如使分發中心能夠自動接收混合的貨物托盤。但是,如果標簽本身不堅固、不可靠和耐不住不當操作,那麽,節省也就告吹了。很明顯,一項由自動ID中心在此前做的實驗發現,即使在安裝兩個標簽的情況下,裝有RFID標簽的托盤仍有可能失敗;只有七至八成裝有不同標簽的托盤能夠被準確地讀取。

  企業應避免只關註一個標簽的價格,而忽略RFID技術所要求的昂貴的企業資源計劃(ERP)軟件的升級。對於相對簡單的工作如測量庫存水平,簡單的附加軟件可能就足夠了。但是,要應對復雜的應用,包括在整個供應鏈中跟蹤個別的商品,那就需要對ERP進行升級,這種升級對於大型企業可能要耗資數千萬或數億美元。服務器和網絡基礎設施也會需要加強,以便處理每個產品數千個附加的數據處理。因此,對於零售商和消費品生產商來說,口號就是:謹慎!對大多數零售商來說,在RFID技術上的長期投資仍然是有風險的。只有少數在行業內占支配地位的企業才能這樣做,因為它們有影響供應商的能力和應對使用一項初期的技術所導致的跌宕起伏的財力。

  對於消費品供應商來說,認真地分析現有供應鏈的特性將發現,成本姑且不管,即使是現在,RFID投資產生積極的回報是可能的。那些經常因為零售商無存貨導致收入損失的企業可以通過使用標簽來消除問題的根源。另外,那些其產品通過若幹渠道到達消費者(如汽車輪胎和藥品)的企業應使用RFID標簽通過向第三方提供快速獲得產品信息的途徑來幫助抵消稀有事件(如產品召回)造成的高成本。在繼續前進的過程中,企業應把它們對RFID的潛力的興奮就像對待任何技術一樣轉化為堅實的商業案例。

  2011年3月,“2010 RFID世界年度評選”活動正式揭曉!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下,共有100家優秀RFID企業、30個成功應用案例、21件年度事件和46個年度創新產品正式參選。經過“網友投票”、“讀者投票”、“企業投票”、“媒體投票”和“專家打分”等五輪的方式評選出了“2010中國RFID行業年度最有影響力企業” 、“2010中國RFID行業十大最有影響力國際品牌”、“2010中國RFID行業年度最有影響力新銳企業” 、“2010中國RFID行業十大最有影響力成應用”、“2010中國RFID行業十大最有影響力事件” 、“2010中國RFID行業十大最有影響力創新產品”等獎項。這項活動既是對2010年RFID業界的一個總結,樹立中國RFID行業的優秀企業榜樣和擴大中國RFID行業的影響,也是對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宣傳和普及,預示著智能標簽革命的到來,並將極大地助力物聯網的迅猛發展。

資料來源: 中關村在線 2011/6/22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535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