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建立生產履歷 杜絕黑心食品
2011/06/16 23:29:39瀏覽181|回應0|推薦1

 近來台灣因食品、飲品內添加「塑化劑」事件,造成人心惶惶,最近甚至連部份藥品也查出添加「塑化劑」,這些添加在食品、飲品、藥品中的「塑化劑」,嚴重影響民眾的身體健康,尤其是對正在發育中的兒童與青少年,健康危害更大。

 面對「塑化劑」事件,馬總統及政府相關單位的危機處理相當明快,除了表彰發現「塑化劑」的有功人員外,也建立D-Day制度,也就是要求所有廠商,在特定日子之後,所有未經「塑化劑」檢驗合格之產品不准上架。此外政府相關單位也迅速查找「塑化劑」源頭並追查流向、並且立即銷毀含「塑化劑」的產品,使「塑化劑」事件的危害降至最低。

 針對此類食品安全問題,我們建議政府可以仿效美國的食品藥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要求所有的飲食、飲品、藥品要在產品包裝說明上詳列所有添加成份,同時也立法規定,一個新的食品與藥品一定要通過FDA的檢驗才可以上市。

 此外,我們也建議政府建立食品、飲品、藥品的「生產履歷」,完善管理飲食與用藥,如此才可以杜絕黑心食品,保護、促進和提高人民的健康。

 有關食品、飲品、藥品的「生產履歷」,就是在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有使用的成份與程序都記載在產品的電腦資料裏,例如,大陸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舉行期間,對於選手所吃的食品加以嚴格控管,任何進入奧運村及其他相關設施的食品,都會貼上有一個特殊的「食品安全條碼」,透過「食品安全條碼」,相關單位可以追蹤食品從生產、運送、到運入奧運村給選手食用的整個過程,而且所有運輸車輛都會被衛星定位和追蹤。

 這一套食品安全的管理機制相當嚴格,對於食品安全的增進、以及消費者對食品的信心提升有極大助益。然而,這一套結合現代電腦資訊科技與農產品生產運銷的「生產履歷」模式,目前卻因為所費不訾,所以一直遲遲未具體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在成本考量下,目前台灣的作法,是對外銷的農漁產品編制「國際商品條碼」(Bar Codes),作為農產品進行國內外交易時之認證要件,在「國際商品條碼」編制過程中,會依據輸入國政府要法令要求而建立農產品不同程度的詳細資料,這也就是建立農產品的「生產履歷」,有了農產品的生產履歷,消費者會比較安心食用。

 由於當前資訊軟硬體科技成熟,「國際商品條碼」編制已經進步到使用「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根據使用RFID作為產品管理的Wal-Mart內部評估,當RFID產銷鏈被建立後,Wal-Mart在一年內省下的成本將高達83億5千萬美元。

 因此,雖然使用RFID需要投入成本,但是其效果卻相當大,一方面可以建立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另一方面亦可以節省管理費用,故用RFID建立產品生產履歷資料庫是可以實踐的目標。產品生產履歷建立後,一旦產品發生任何問題,可以立即找出來源,作最有效之危機處理。

 據報載台灣食品、飲品、藥品中添加「塑化劑」已存在多年,直到最近才被政府檢驗人員查出,我們一方面要感謝這位契而不捨、為人民健康把關的政府檢驗人員,另一方面也建議政府徹底檢討我國的食品安全機制,立法建立完善的制度,完善管理食品、飲品、藥品等產品,為人民飲食與用藥安全嚴格把關。

 誠摯建議政府,未來台灣所有上市的食品、飲品與藥品,一定要通過相關機構的檢驗合格才可以上市,同時要求所有產品要詳細標出所有添加成份,並且建立完善的「生產履歷」,如此才可以杜絕黑心食品、飲品與藥品,徹底保護人民的身體健康。

資料來源: 中央日報網路報 2011/6/15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533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