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拓墣:中國「十二五」大商機大餅 台ICT產業有機會吃得到
2010/10/26 12:53:13瀏覽403|回應0|推薦0

中國「十二五計畫」即將於2011年展開,拓墣產業研究所ITIS計畫副所長楊勝帆指出,中國大陸「十二五計畫」將以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為 3 大發展主軸,政策重點在擴大消費內需,可稱中國大陸生產力第 2 次大解放,他強調,中國十二五將聚焦在物聯網與雲端商機為主,而台灣ICT產業在雲端與物聯網皆具上下游硬體整合發展優勢,將很有機會搶搭這股熱潮。

拓墣認為,中國十二五計劃將以 7 大戰略新興產業為中國下一步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來元,其中將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支撐產業發展,進而應用在節能環保與新能源汽車中,並以新一代訊息技術作為產業發展平台,聚焦在物聯網與雲端等領域,以建立中國大陸自主的軟實力,進一步「以軟帶硬」,整合軟硬價值鏈,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楊勝帆預估,10年後7 大戰略新興產業產值將占中國GDP比重從 1 %一舉躍升為15%,產值上看10兆人民幣(約新台幣47.4兆元);其中,拓墣認為,最受中國政府寄與厚望的當屬物聯網展業,目前包括北京、無錫、上海、武漢、重慶、成都、廣州等省份皆積極投入。

楊勝帆認為,目前中國物聯網發展仍屬萌芽階段,營運模式尚需時間磨合,初期企業供應鏈垂直整合與製造及服務整合延伸領域都很有機會,例如醫療資材管理、智慧行車系統與智慧停車管理等,由於中國在標準制定方面具主導權,終端設備製造方面將具規模優勢,應用服務方面更有龐大用戶試驗基礎,台灣在晶片製造領域則具有優勢,若兩岸能密切結合,應可創造具大中華自主規格特色之物聯網應用。

楊勝帆表示,台灣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高端裝備製造等基礎產業皆擁有較高素質人力,可結合對岸豐富的能源、材料、生物及中草藥等資源,開發相關技術與市場,並透過下游製造優勢,垂直整合投入高端裝備製造研發工作;而在應用層面方面,台灣也具節能環保之技術優勢,在新能源汽車零組件也有實力,並已有自主品牌計畫打入中國大陸市場,在對岸擁有龐大市場與豐沛資源下,兩岸可在研發、標準、零組件、示範運行等方面進行合作。

拓墣認為,台灣ICT產業軟硬體開發及生產實力在全球居領先地位,雲端運算更是台灣 4 大新興智慧型產業,硬體發展是優勢所在,雖然台灣物聯網發展未盡理想,但台廠在IC晶片、RFID、感測器、設備及系統方面皆有優勢,是未來台廠能切入的市場方向。

此外,拓墣認為,中國為達產業升級效果,已規劃在2020年前將投入3.8兆元人民幣建立完整之的聯網產業鏈,現階段物聯網產業發展也從中央層級提升至國家戰略等級,台廠在這股風潮下,能憑藉技術優勢搶進市場,不論是RFID或IC設計領域,皆具研發優勢。

同時,拓墣也強調,台廠能把握中國未來建立標準的機會,包含自有RFID協定開發及電子標籤國家標準,藉中國市場及參與建立標準,進而擴充至全球市場。

資料來源: 華視新聞 2010/10/25 (http://news.cts.com.tw/cnyes/money/201010/201010250593606.html)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4536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