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家競爭力》領導力 決定物聯網產業發展
2010/10/21 01:04:13瀏覽421|回應0|推薦0

借鏡新加坡、斯德哥爾摩應用物聯網建構智慧生態系統,台灣有IT產業為基礎更可以在這個新產業扮演積極角色。

  塞車是現代人通勤的痛苦指數首選,如果有一套交通預測模組,能在特定路段收取壅塞費,或預測各路段接下來60分鐘內的交通情況,協助駕駛人進行路線選擇的判斷,該是多麼振奮人心!

  這個情境已真實在新加坡上演。新加坡政府導入一套智慧交通系統,可以預測交通速度,準確度達90%,除了監視交通狀況,還能建議駕駛人行走路線,是近來熱門的物聯網最佳應用。

  台灣與其他地區相同,正遭逢前所未有的環境挑戰: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能源危機、人口過度集中、交通擁擠、疾病困擾,這些攸關生存的挑戰促使物聯網的新觀念及新產業崛起,台灣挾著雄厚IT產業為基礎,應積極掌握此新趨勢,在全球物聯網的新浪潮裡成為贏家,並持續經濟發展的競爭力。

  物聯網可被視為克服生態挑戰的新趨勢,愈來愈多國家著手運用資訊科技,建構感知生態環境的智慧系統,並使之互聯結合,形成可以迅速蒐集環境資訊、投入運算分析、再整合診斷的超級智慧網絡,用以規劃並控制生態與經濟的平衡發展,或解決以前克服不了的大問題,比如城鄉建設中的交通堵塞,使人力與時間浪費或碳排放量擴增,即是一個普遍卻難以解決的問題。

  物聯網在這方面的運用愈來愈普遍,透過前端無線射頻辨識技術( RFID)等感測器所蒐集的資訊,經過互聯結合,可以運算、分析、優化,作出改善交通堵塞情況的解決方案。

  在IBM調查過的400個城市已有不同程度的運用,平均每個城市每年可以減少堵塞時間70萬小時,當地民眾開車前就可以預知上路後30、 40分鐘內可能的交通狀況。斯德哥爾摩贏得「歐洲綠色首都」的美譽,碳排放量平均下降14%,便是將物聯網跟傳感技術結合,使不同資訊源經過分析、提煉作出智慧決策,解決社會發展問題的實例。

  IBM也曾在經濟部工業局的「寬頻暨無線通訊產業發展與推動計畫」基礎上,與奈訊科技合作「RFID校園安全先導專案」,以對資訊科技接受度高、且師生規模適中的國小為試行對象,開發出台灣第一套主動式校園RFID解決方案。內容是深入研究學童行為模式,瞭解校園學童安全需求,自前端RFID標籤、讀取器選擇到後端各個應用系統等,形成高度整合的智慧安全網絡。

  物聯網的觀念與運用,可落實在3大類型的應用領域:

  1.智慧城市應用
  城市管理和人們對生活品質的期待,形成了巨大挑戰,包括城市規劃、食品安全、普遍高效的醫療服務等,都需要智慧型解決方案。

  2.公共設施服務
  包括水、電、油、汽等關係民生服務,如何讓這些重要的公共設施更好地服務社會,同時實現低碳經濟的目標,需要有更智慧的方法。

  3.物流
  台灣企業與經濟體系正面臨轉型,智慧的物流供應鏈能有效地降低營運成本,減少碳排放。

  現今物聯網愈顯重要,是因為可以解決很多以前解決不了的大問題,本身是大挑戰也是大機會。然而,物聯網觀念的推動,與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居關鍵性的因素又是領導力,需要以下因素支撐:

  1.需要新的思維以克服文化、制度、組織等多方面障礙,實現跨領域、跨產業、跨機構、跨流程的整合。

  2.要迅速行動,贏得先發優勢。

  3.要廣泛合作,攜手共進。智慧體系是一個複雜的體系,任何一方都無法獨立完成,必須結合各方優勢廣泛合作。

  4.實現開放創新。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創新,還應體現在業務模式創新、管理創新、思維模式創新、文化創新等方面。

  台灣有雄厚的IT產業基礎,足以在物聯網的新浪潮裡成為贏家。在現今環境出現越來越多的隱患與災難之際,台灣企業與政府都須運用所有可能的科技與智慧去解決問題,並以全新而系統的思維,創造能保護生態環境的21世紀重點產業。

工商時報/經營知識 于弘鼎(台灣IBM公司總經理) 2010/10/19

( 興趣嗜好電腦3C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4518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