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海世博會:解析門票背後的科技創新
2010/06/23 18:03:27瀏覽442|回應0|推薦0
  上海世博園開園一個多月以來,已累計接待遊客1600多萬人次。遊客要順利入園,門票必不可少。但如何保證遊客能夠快速、準確入園而又大大降低假票率呢?這就不得不提這張小小門票背後的科技創新了。今天,我們就來和您一起探究一下這世博門票背後到底隱含著什麼樣的科技創新。

  早上一開園,在世博園的出入口,遊客們將世博門票輕輕插入檢票閘機,不到1秒鐘,閘機吐出的門票兩側出現了條狀的“2010EXPO”壓痕,閘機隨即打開,遊客們順利入園。

  如此普通和重復的場景,背後卻是世博門票內“世博芯”所含的高科技。“世博芯”又稱之為“內嵌射頻識別技術晶片”,是由上海華虹集團設計和製造。該公司副總裁項翔先生介紹說,此前公司設計製造的此類型晶片已經廣泛運用於上海的軌道交通卡、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等領域。此次與世博門票“牽手”,是這一技術在全球範圍內門票領域最大規模地應用。

  項翔說:“對本屆世博會來說,採用了內嵌射頻識別技術的晶片,不僅能夠極大提高門票的防偽水準,而且在此基礎上開發了穩定的制票、售票、入園檢票等相關資訊系統,能夠實現世博票務管理和服務的數字化,為參觀者和園區運行管理提供資訊化支撐。”

  正如項先生所說,高度防偽是這種晶片最大的特點。防偽的關鍵在於每張門票內的 “世博芯”都有唯一一組編碼,驗票閘機通過識別編碼來驗證門票和開啟閘機。同時,每張門票的編碼加密方式也不一樣,這樣不僅能保證了門票的獨一無二,更能有效防止惡意破解和篡改。而也正是依靠這種編碼的雙重防偽措施,上海世博會迄今為止沒有出現過真正意義上的假票。

  在上海世博會召開期間,每天不論在家中、公交車內還是地鐵上,公眾都能通過電視、廣播獲取上海世博園的實時入園人數及各大出入口情況。但在園區出入口,卻從沒見過安檢人員清點人數。這些數據究竟是怎麼得到的呢?上海華虹計通智慧卡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范恒先生告訴記者,這同樣也是“世博芯”的功勞。原來,“世博芯”的另一個功能是統計,它可以將入園資訊即時傳遞到園區指揮部,然後發佈給公眾。 

  范恒說:“使用RFID(內嵌射頻識別技術)的門票可以對入園參觀者人數進行實時監控,這是在機器自動識別以後,所產生的效果。產生的客流資訊、數據可以快速通過網路傳送到世博局相關的管理機構,最高可以到世博運營指揮平臺,5分鐘左右客流資訊就會及時更新,便於管理部門根據入園客流及時調整運營措施和方案。”

  范恒舉例說,如果一個大型的旅行團安檢入園時,指揮中心會收到團隊票內‘世博芯’從入園閘機傳回的數據;如果此時同一齣口的散客較多,指揮部就會立刻安排巴士將遊客運往較為清閒的入口。

  除了統計客流資訊外,范恒說,門票晶片從生產完成開始,到後續加工裏的每一道環節也都可以通過晶片追朔。例如,晶片在何時何地生產,在何時何地進行的門票發行及銷售,公眾在何時何地持票入園等等,都可以通過門票晶片查出,以便於對整套門票的流通和使用進行完全的數字化管理。

  世博門票背後的高科技不僅為世博會管理部門帶來便利,也深受遊客歡迎。一位來自雲南的遊客陳女士表示,世博門票為遊客帶來的最大方便就是檢票快速。

  陳女士說:“來世博會看的人很多,如果檢票慢的話,可能會造成擁堵,也浪費我們的時間。但這個票檢起來很快,而且檢過後沒有打洞,而是有個世博會的壓痕,很有紀念意義。”

  和陳女士一樣,許多遊客都表示在檢票過程中留下壓痕比在票面上直接打洞更加美觀。但在設計者的眼裏,壓痕的意義不僅如此,它還代表著綠色環保技術在票證上的使用。范恒說:“打洞帶來的問題是打下來的紙屑一個現場也很難處理,因為紙削要留在我們的機器裏,對我機器的維護也是比較麻煩的事情,第二,紙屑等於是廢棄在現場的,我們採用壓痕的方式一個不會產生廢棄的東西。”

  此外,由於“世博芯”的大小只有1平方毫米,厚度與普通紙張差不多,因此,與往屆世博會不同,本屆世博會門票選擇了硬紙作為封裝材料。設計者認為,紙制門票契合本屆世博會綠色環保的理念,必將成為未來各種卡票的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 CRI online國際在線 2010/6/21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7824/2010/06/21/5187s2892196.htm)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4152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