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創業板第一高價股國民技術真相:機構深圳最後接盅
2010/06/07 09:03:29瀏覽433|回應0|推薦0

   一張RF-sim卡里要植入三張芯片,而國民技術只能提供其中安全芯片一塊,其他都靠進口,導致成本過高

   上周五下午,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家機構齊聚深圳,所為非他,而是一個驚人擔憂:國民技術的移動支付芯片項目是否會突然夭折?

   一位私募基金研究人士說,“國民技術有可能是創業板走下神壇中倒掉的第一塊牌。”

   已經很難用語言去描述資本界對國民技術的詠贊──

   A股第一高價股,“創業板最有可能漲到200元的股票”,“創業板之星”,“最有可能成為微軟的公司”……

   也不用列舉主流機構在上市以來的熱烈追捧,一切都順理成章。但是夢總會醒的。國民技術(300077.SZ)神話的真相甚至令業內券商研究人士都不甚了了。

   到底發生了什麼?

   理財周報獨家調查發現,國民技術的支柱:移動支付芯片,隱藏著極大風險,事情遠比人們想像的嚴重。

   “移動支付正面臨多重風險”

   國民技術最為人看好的增長點,是移動支付芯片及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國民技術已經取得中國移動手機支付獨家RFID-SIM技術供應商資格。

   未來RFID-SIM市場的前景,有了中國移動這棵大樹可以倚靠,一切看上去很美。但據多方言論,中國移動的手機移動支付業務正在發生劇烈的晃動,“甚至在原則上已經停止了2.4G頻段模式”。

   “移動內部現在確實有很大爭議。”一家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移動手機支付業務上游供貨商高管對理財周報說。

   大爭議的原因,在於中國移動的移動支付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多重壓力。知情機構人士稱,“中國移動目前有兩重風險──法規風險和成本風險。”

   眾所周知,在移動支付領域,中國移動的2.4G模式相對中國聯通的SIMPASS模式和中國電信的最為成熟。並行存在的三種移動支付方案為:13.56M 的NFC方案和SIMPASS方案,2.4G的RF-SIM方案。其中NFC方案和SIMPASS方案是國際上早已存在並應用的標準,而RF-SIM方案是國內自主研發的新技術。

   這一自主創新的技術標準被移動奉為圭臬,但是卻遭到了產業鏈上下游伙伴及競爭對手的強烈反對。

   據悉中國移動內部在反思另一種自我風險,即運營成本壓力。“RFID-SIM技術本身的成本並不高,但一旦移動撇開聯通和電信自己單幹,沒有既成的網絡可以利用,那也沒有誰來做配套,比如下游的POS機,全都要自己白手起家,卻沒有聯盟。此外,RFID-SIM技術本身成本很低,但是移動的維護成本和持有成本非常高。未來盈利如何,依然是未知數。”一位不願具名的移動支付領域耕耘很久、目前其成果已得到央行認可的專家對理財周報說。

   而上述機構人士還介紹說,實際上一張RF-sim卡里要植入三張芯片,而國民技術只能提供其中安全芯片一塊,其他都是依靠國外進口,這就導致了一張卡成本高達80元。

   國民技術何去何從

   “我們也聽說了這方面消息,但沒有收到移動方面的通知,交付仍然正常。”理財周報以投資者身份詢問國民技術證券部時,對方稱。

   而實際上,據理財周報在一個月前的調查,就已經顯示,中國移動內部的踟躕已經傳導到了產業鏈上下游。

   理財周報從中國移動芯片封裝配套商長電科技(600584.SH)方面獲悉,事態已發生非常明顯變化。

   長電科技董秘朱正義談到,之前中國移動每個月都有幾十萬片RFID-SIM卡的訂單,但是最近已經淡下來,相反,中國銀聯主導的13.56MHZ模式的芯片訂單開始發力。

   其時,已有業界資深人士向理財周報透露,中國移動基本已明確,主體走線上交易路線,正在抓緊研究銀聯主導的13.56MHz模式。

   “面對中國移動一直引以為傲的自身充值便利性的優勢,也是勢如破竹。銀聯完全可以把U盾和NFC結合在一起做,那麼銀行卡充值也就變得很方便了,在家裡和辦公室就能實現輕鬆充值,手機充值的優勢不再體現。”上述專家說。

   當時,理財周報數次聯繫中國移動新聞發言人趙憶,但始終未能得到答覆。

   在此期間,大量機構仍然堅持認為,由於2.4G技術在穿透和操作上的優勢,而難以被取代。當理財周報將上述信息告知部分分析人士時,他們普遍感覺吃驚。

   消息的擴散迅速加劇了機構的擔憂。據理財周報了解,此前國民技術一度拒絕了機構的調研,但最後放開。6月4日,數十家機構緊急齊聚深圳,對話國民技術高管。

   而據一位近期前往調研的券商透露,國民技術在交流時證實,中國移動確實在推13.56M的NFC方案,但是並沒有叫停2.4G方案,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兩者並行推廣,發展到一定規模取其優。而中國移動王建宙近期的職務調整,也被部分分析人士解讀為,戰略博弈和調整的一個信號。

   “這實際上意味著,中國移動已經妥協,只是在尋找台階。國民技術也是在尋求一個台階。”上海一家機構分析師說。

   誰在製造神話?

   是誰製造了國民技術的神話?

   “國民技術上市之前,圈子中誰都無法想像,一個公司可以取這麼牛的一個名字,既然能這麼叫,當然也不是白叫。但是國民技術這個事情說明中國好公司還是太少了,你怎麼能奢望一家依附在一家運營商身上的公司成為創業板的靈魂呢?”上述私募人士說。

   據理財周報了解,在國民技術在上海路演期間,其高管對其最大想像移動支付芯片的介紹仍然較為保守,但是詢價機構的表現卻超乎預期的狂熱。

   “現場很熱鬧,券商那邊都還趕不上基金的趟,你比如說,國泰君安給出的詢價區間才70塊錢多,但是現場有基金開出了接近130元的價格。”上述私募人士說,甚至不少機構在該股詢價後即稱,國民技術上市“衝二”(衝上兩百元)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那麼,是什麼給予機構如此不理智的底氣?

   “機構給這麼高的估值你說憑什麼?說白了還不知一紙招股說明書,你看券商的評估報告,無一例外,都是引用招股書的數據和結論,完全沒有一點自己的調研。”他說。

   據招股說明書,給國民技術做項目保薦人為安信證券。

資料來源: 新浪新聞 2010/6/7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607/3235919.html)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410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