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移動手機支付方案夭折 相關企業很受傷
2010/06/03 12:54:30瀏覽395|回應0|推薦0

  昨日有消息稱,中國移動正在叫停2009年主推的手機支付業務方式RF-SIM,替代方案將為由銀聯主導的手機支付方式。三個月前,中國移動入股浦發銀行,合作意向中就包括打通手機支付障礙。那麼,中國移動此舉,是否意味著中國移動與浦發銀行的合作將發生變化?業內人士表示,兩家企業的“聯姻”目的並不單純在於發展手機支付業務,因此即使生變,影響也不會很大。但對處於RF-SIM領域產業鏈中的製造企業來說,打擊較大。

  中國移動手機支付方式將更改?

  據報道,中國移動正叫停2009年主推的手機支付業務方式RF-SIM,其替代方案為銀聯主導的13.56MHz的手機支付方式。有分析人士表示,此前中國移動力推2.4G標準,根本原因在於標準為中國移動首家提出,其他電信運營商和銀聯都不具備這個技術能力。中移動從而希望借助其高達數億的移動手機用戶主導這個產業。但RF-SIM面臨成熟度不高、標準不公開、安全性欠缺等問題曾在中移動內部多次被探討。另外一個導致中移動叫停RF-SIM的重要原因是成本問題,包括RF-SIM卡的採購以及相應POS機的採購,高達數億金額。

  此外,中國移動倡導的是2.4G技術(即RF-SIM),而目前銀行、金融等機構布點的POS機等終端大都基於13.56MHz(即NFC)技術,和RFID-SIM卡無法實現相容,這或許也是中國移動更換方案的主要原因。

  記者就此事致電中國移動,相關人員表示,目前確實正在洽談與中國銀聯的合作。浦發銀行方面,聯繫人電話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分析人士認為無實質影響

  三個月前,中國移動就入股浦發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移動金融和移動電子商務上展開緊密合作,包括移動支付業務、移動銀行卡業務、移動轉賬業務等。那麼,中國移動此舉是否意味著入股策略失敗?

  東方證券研究員表示,雖然中國移動將選擇中國銀聯作為合作對象,但並不妨礙兩家企業在其他移動金融領域進行合作,手機支付只是業務之一,佔比並不大。但對於負責該業務晶片設計、封裝、程式開發的國民技術、東信和平、恒寶股份等企業,將帶來較大損失。

  “從中國移動公告將注資浦發銀行起,業內一直對兩家企業合作的目的有所懷疑。”某行業分析師表示。他告訴記者,浦發銀行的2009年凈利潤只有150多億元,以中國移動取得的20%股權計算,每年收益在25億元左右,佔中國移動盈利總額不足3%,也不參與該行的經營。中國移動為何要主動降低身價與浦發銀行進行合作?拓展手機支付業務可能僅僅是一個“幌子”。

  他認為,在與中國移動合作前,浦發銀行已經進行了一次融資,但仍然面臨資本金不足的問題,短期內也不可能進行第二次融資。因此,浦發銀行找到了中國移動,進行了再融資。浦發銀行將由此提高核心資本充足率約4個百分點,增發後核心資本充足率將超過10%,資本充足率近14%,足以支援公司未來3年業務穩健快速發展。因此,拓展手機支付業務只是中國移動入股的由頭,並不是真正目的,即使改為採用中國銀聯方案,也不會造成任何實質性影響。

資料來源: 中國經濟網 2010/6/2 (http://big5.ce.cn/cysc/communications/yjdt/201006/02/t20100602_20403705.shtml)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409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