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綠色能源查證 台中產品碳足跡認證機構 推薦碳足跡輔導取得的檢驗公司
2022/03/17 07:51:21瀏覽46|回應0|推薦0

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本公司為專業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與碳足跡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我們擁有在電子電器、家用電器類產品、電池類產品與機械設備類產品等認證經驗,亦熟悉各國法規要求及驗證標誌申請作業流程,與各國官方驗證單位直接配合,幫您快速取得各種驗證標誌。

碳足跡是什麼?

產品的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量(或稱產品碳足跡)的計算,需要有一套一致性的方法來引導與規範計算的過程。自2008年英國標準協會公布第一個針對產品碳足跡計算的規範—PAS 2050後,國際間目前已發展與發展中之產品碳足跡相關標準/規範。

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內排放多少溫室氣體?過去幾年間,這個問題變得愈發重要。“產品碳足跡”可以給出答案。

產品碳足跡統計了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從資源開採、前體製造、成品製造,到成品離開公司大門過程產生的碳排放。

產品碳足跡使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變得透明。

同時,博翔科技們採用環境、經濟和社會標準對產品進行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評估。

英國碳足跡計算準則—BSI PAS 2050
BSI PAS 2050「產品與服務溫室氣體排放生命週期評估規範」為英國標準協會(BSI)制定並集合碳信託(Carbon Trust)與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Defra)之力發展而成,2008年版於2008年10月29日正式公布,為第一份針對產品與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而制定之規範,亦成為國際標準組織(ISO)發展碳足跡準則之參考文件,同時也是目前我國計算產品碳足跡時,最多也最常被採用的標準。目前已修訂為2011年版。

國際標準組織(ISO)的碳足跡計算標準—ISO 14067系列
ISO 14067標準由國際標準組織負責制定環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系列標準的第207技術委員會(ISO/TC 207)下第7子委員會(SC 7)負責制定。ISO 14067的發展目的是為提供產品溫室氣體於量化與溝通方面之要求事項。
ISO產品碳足跡標準歷經多次的委員會議討論,終於定案,於2013年5月21日以 “技術規範” 方式正式公布為 ISO/TS 14067:2013。而近年在2018年8月20日又發佈了ISO 14067:2018國際標準正式取代了技術規範 ISO/TS 4067:2013。
Note: ISO/TS被歸類為ISO的技術性文件,即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術規範)的縮寫,其與「Specification(國際標準)」在本質上仍有一些差異。

碳足跡盤查認證流程:

博翔科技獲得許多機構認證標章,專業度值得信賴

而博翔科技輔導產品眾多,CNC、包裝機、塑膠機械、壓出機、滾輪機以及PCR檢測儀器,皆可以透過博翔科技的輔導,取得相關認證。

我們的六大服務

全球權威認證機構
可協助取得全球相關認證標章,讓您的產品可以出口全球各地取得當地銷售資格

擬定認證方案與組合
爭取一次測試,取得多個或多國認證;把握認證過程環節,及時反饋進度,縮短認證週期,提高效率

CB轉證服務
協助獲得處理電氣電子產品和元件的安全、電磁相容性和能效的相關認證,並可以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器產品合格測試

防爆認證專區
針對使用在礦區或潛在爆炸危險環境的電子設備及非電氣設備,舉例:石化業、加油站、印刷廠、塗料廠及麵粉加工業等存有易燃易爆類氣體、蒸氣或粉塵的場所,我們提供產品認證需求。 有此類需求請撥打分機104

協助準備各式技術文件
總裝圖、爆炸圖、電路原理圖、材料清單、標籤、說明書等;協助客戶準備測試樣品,提供預檢、預測試服務

檢測領域廣
涉及電子電器,無線通訊,醫療設備,汽車類檢測,能最大程度滿足到客戶需求

成為博翔科技的服務客戶,不只是博翔科技永續的客戶,更是擁有博翔科技專業的國內外證書團隊服務。

不論是在海內外入關問題方面、買家對認證問題釋義方面以及相關各國法令的專業知識,博翔科技服務眾多不同產品類型客戶

皆能一一替您解答。博翔科技不只是為客戶解決認證問題,更致力於提供客戶在取得認證之後更多產品行銷全世界的多元服務。

立即與我們聯絡:
網址:https://protect-safe.com
電話:04-23598008#106(國際轉證)
住址: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771號7樓

加入LINE立即諮詢

加入好友

GREEN715ER15E

《二丫,倔倔的二丫》(小小說) 作者/張鷗 熟悉二丫的人說她,“人不類”。 親朋好友說二丫,“脾氣夠嘎咕的,臭嘴子”。 人嘴兩層皮,舌頭不是東西,既然上嘴唇碰下嘴唇,想怎么評說是人家的事兒。好賴自心知,管不住人家的嘴,摸著兜兜自己掂量著辦唄。二丫自個兒常定語,“我就這倔了,改不了,也沒打算改,不虧良心就行”。 二丫倔,從小就倔。整條街的人都知道,當初給她接生的婆婆背著人說過,沒見過這么“倔出花兒”的,倒提溜腿兒一聲不哭,裹吧好了擱炕上,哭好大一陣子,似乎帶著多少委屈降生的。(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藏貓貓的游戲在大人們扯著嗓子喊“鐵蛋兒”“二寶”“林頭”回家吃飯聲中,終止。孩子們一哄而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二丫才贏了一局,輪到自己貓起來,認為是智力的比拼。她貓在苞米垛里死等著來人繼續逮人游戲。后來,她睡著了。 已然過晌,急壞家人,招呼著東鄰西舍,嘴里“二丫,二丫”的瘋狂尋找。生怕溝坎河堰有個啥。二丫迷迷瞪瞪鉆出來,羊角辮沾的磨磨唧唧的,抓住頭晌一塊兒玩的孩子,“找我呀。該你找我了”,死拽著不撒手。不玩不行,她哭。 二丫哭起來夠得上震天動地,沒完又沒了。她能不吃不喝的挪著地方哭,墻根哭,石臺階上哭,再沒人理騎梯子上哭。邊哭嘴還不時閑,叨咕著“沖啥?憑啥”? 大人們被她哭的膩腦心煩,許這許那,都不行。她爹來了脾氣,提溜她脖領子到井臺邊嚇唬她,“再哭,扔井里,不撈”,照哭不誤。沒奈何,又提溜回家,扔屋地,二丫緩過勁兒般接著哭,嗓子都沙啞了,她娘摟摟她,她淚眼汪汪推開,他爹真的動了肝火,菜刀背比劃著要“剁了喂豬”,誰也不能天天聽哭聲過日子,二丫有點膽怯,“嚶嚶”的隱下聲調。 以無與倫比的哭功出名掛號了,二丫落下一個沒伴兒玩的下場。她追著那群孩子的影子,總挨甩。其中一個小丫頭告訴她,“我媽嫌你泥腿,不讓和你玩兒”。二丫不追了,卻也沒有哭,蔫蔫的折回自家院子。那時她大約五、六歲。(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爹媽下地干活,哥哥上了中學,二丫背著哥哥打發下來的舊書包進了校門。周末寫完作業,二丫院里青石板上逗貓玩兒。為了借作業,以前不帶她玩兒的小鐵蛋兒捧著苞米爆花來找二丫,倔勁兒上來,“老師說,不許抄,要不然全縣統考你還不會”。揚起小臟臉兒,抻著鐵蛋兒的手,趴炕沿上,攤開課本,一道題一道題給他講。鐵蛋兒憨憨的笑了,倆小人兒一人一個的吃爆花,抽冷子往貓嘴里塞,吃不吃無所謂,好玩兒。 二丫晃悠晃悠中學畢業了,爹娘供哥哥讀書兼奉養老人,有些吃力。二丫的成績不上不下的,主動張羅著務農幫襯家里。不落忍的奶奶抹著老淚,出來進去磨叨“還得接著念”,二丫犯倔,“我爹娘都累成羅鍋子了,啥人都活著”。 女大十八變,二丫出落的水靈靈俊樣的。趕集路上遇見原先同級不同班的男孩兒,情竇初開,一來二去談起戀愛。等到家人發現,木已成舟。領給大人看看審查,擼一輩子鋤杠的爹搖頭反對。“站沒站相,坐沒坐相”,“說話不著天兒不著地兒的”“連聲叔嬸都沒叫”,爹理由充分。 二丫陷的深愛的癡。舉把菜刀威脅爹娘“豁出死,也得嫁”。 怕啥來啥,兒子會走了,二丫被丈夫傷透透的。除了喝酒就是耍錢,橫草不摸豎草不拿。孩子肺炎住院,二丫硬著頭皮回娘家求援。夜間她累極瞇著了,丈夫躡手躡腳掏她衣服口袋,二丫驚醒。抄起桌上的半個西瓜砸向丈夫,汁水,瓜籽摔的稀爛稀爛。憤怒的二丫哭喊著,“離婚,非離不可。怨我不聽爹娘的話啊,看皮兒看不透瓤”…… 沖孩子面兒,老人攔擋著,寬慰著。二丫一字一頓的,“必須離”。跪地上磕頭,血印了,爹娘無奈答應。 說到孩子,考慮以后輕松單身好再成家,爹娘讓二丫放棄。二丫一臉堅毅,“帶著,走哪帶哪,我是他媽媽”。 二丫,倔倔的二丫帶著兒子重新開始生活。夜晚,兒子問二丫,“媽媽,人家說我是你的贅的街,啥意思啊”?二丫戳戳小小的腦門兒,“寶貝兒,那是夸你呢,你是媽媽甜蜜的綴子。有你有奔頭”…… 窗外下起蒙蒙細雨,嘀嗒嘀嗒復嘀嗒,兒子枕著二丫的臂彎,母子入夢。 +10我喜歡

作者/張玉庭       每當提起打假,總會想起一首歌,這就是那英主唱過的《霧里看花》,其中有句歌詞格外發人深省:“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是的,這個世界太像一個千奇百怪的萬花筒了,要想真切地把握它,的確需要一雙極富穿透力的“慧眼”。   那么,這首歌的創作初衷究竟是什么呢?細查有關資料才知道,原來是要配合打假的。那還是上個世紀的1983年,中央電視臺經濟部要舉辦一次專題文藝晚會,需要一首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歌,就把做詞的任務交給了著名的詞作家閻肅老師。那么,這首歌該怎么寫呢?如果先羅列種種假冒再來個“口誅筆伐”,作為藝術品的歌曲將會立刻變成“一覽無余、平淡乏味”的口號,好在閻肅老師深諳藝術之道,他別開蹊徑,換了一個雖然含蓄卻更加深刻的角度,寫下了這首意味深長的歌。     請聽它的歌詞:“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辯這變幻莫測的世界?濤走云飛花開花謝,你能把握這搖曳多姿的季節?煩惱最是無情夜,笑語歡顏,難道說那就是親熱?溫存未必就是體貼,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哪一句是情絲凝結?”是的,這一連串的發問的確有助于善良的人們往深里頭想,這就是:在這個世界上,并非“笑語歡顏”的廣告語就意味著“負責”,并非“搖曳多姿”的美麗包裝就意味著“可靠”,消費者為了增強自已的自我保護意識,的確太需要一雙洞察一切的“眼睛”了,于是,也正是在這 +10我喜歡

北京|徐有三         人是向光動物,如花木。   一朋友很不情愿地跟我分享了她最近一次尷尬經歷。一天深夜,和老公吵架,老公叫她滾,她賭氣摔門而出,可是一出門就茫然了,她找不到一位可隨意打擾的人,沒有一盞燈光可以為她不問緣由地亮起。   朋友說這事的時候,面色凝重,苦笑,而后絮絮叨叨:“作為生命的個體,我們是只只散落人間的螻蟻,很多時候都孤獨無助。”   我很納悶,老公讓滾就滾,這不是自輕自賤嗎?縱使我們微如塵埃,也要立起偉岸的氣場,有尊嚴地活著。你不匍匐在地,誰也不能碾壓你。       當你累著的時候,不必向外乞求有一雙肩膀可以倚靠一下;   當心塞的時候,別期待有誰能為我們撫一曲淡琴,讓我們的氣脈溫潤地流淌;當淚流出來的時候,你首先要做的是擦干淚,抱抱自己;   當感覺你的世界一片黑暗的時候,請相信黎明就要到來!   誰也做不了你的救世主,向外求只會讓生命之精氣匱乏,向內求才能發現自己的光。有人心房總是溢滿春風,因為他是為春天而生;有人總是笑容燦爛,因為他心中有個小太陽。   世界再大,也沒有一個現成的容器可供你時不時傾訴情緒垃圾;你的舞臺再小,腳下也有足夠的土壤,播種四季芬芳。   不抱怨。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蟬,生命何其短暫,然而卻用全部的力量歌唱,沸騰整個夏天。   小時候,誰不會哭?扯著響亮的喉嚨,哭個昏天黑地。那是有所求,父親寬厚的胸膛,母親暖暖的臂彎,躲進去享受被寵的安好。   長大了,誰不會笑?當父母再也不能為我們遮擋風雨的時候,我們學會獨自捂住傷口,笑著說這點痛算什么。我們武裝得像個好漢,笑著說讓暴風雨來得猛烈些吧。   笑著笑著,我們就皮實了,堅韌了。   生命是用來歷練的,生活是用來熱愛的。       想起我的同學芳。   芳的成績一直很好,她從小的夢想就是長大當一名老師,可是天不遂人愿,初二那年的春天父親突然病故,家里沒有了頂梁柱,作為家里長女的她于情于理都要回家。   那一天,春耕剛開始,她來學校收拾書本的時候,哭紅了眼。有什么辦法呢?她要幫媽媽種田刨地,安撫老老小小一家子。老天給了她一幅濫牌,無所遁逃,咬牙也要打下去。   過早品嘗過生活之艱辛的芳特別能吃苦,有她的奮力托舉,弟弟妹妹都順利地讀到了高中,各自都找到心儀的工作,芳很欣慰。   令芳更為欣慰的是一雙兒女,大學畢業都選擇做了鄉村中學的老師,時隔三十年,她的夢還是開花結果了。   如今的芳很知足,她說一切的苦累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人生圓滿,感謝命運的眷顧。“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芳就是這樣達觀的人,也是幸福的人。   我朋友的表妹,談了七年戀愛,可就在結束愛情長跑踏進婚姻的第三年,被離婚了,因為查出不孕不育。這位姑娘當然想不明白,婚前那男人的海誓山盟怎么就抵不過一紙體檢報告書?認命吧,世俗人眼中好女人的標準就是“桃之灼灼,宜室宜家”,不能生育,你或許已經失去做人妻的資格。   人間煙火處,大底沒有多少像焦仲卿對劉蘭芝演繹的那樣執著與忠誠。在周圍人異樣的眼光里,在傳宗接代的傳統觀念前,感情靠邊去。   這位姑娘認命了又沒認命。離婚后,她從原單位辭職出來,考了營養師證,去了上海一家幼兒園就職。新的工作環境,她感受到來自同事、家長、孩子們的尊重和欣賞,生命的價值以全新的方式得以升華,她很快樂。   能生育的也未必就能守得住婚姻,萬一生錯了呢?   我認識的一對夫妻,大學同學,畢業后一同回老家入職同一所高中,郎才女貌,出雙入對,夫唱婦隨,同事沒人不羨慕他們的。可是當他們的女兒出生后不久,他們出乎意料地分手了,因為獨生子女時代,男方父母不接受兒媳不能給他們家添個孫子的事實。   他家幾代單傳,不能斷了香火,于是男人向現實妥協了,休妻再娶。有人罵他薄情寡義、封建思想作祟,我寧愿理解他是懦弱、愚孝、身不由己。那位看似柔弱的女人沒有苦苦挽留,也沒有宣泄憤怒,她帶著女兒即刻搬離了夫家。   孤兒寡母,日子雖然艱難,但這位女人不遺余力培養女兒,以苦為樂。女兒特別優秀,會鋼琴,善舞蹈,數學奧賽入圍省級選手,十六歲那年考進科大少年班;更讓人羨慕的是女兒從小就心疼她,懂感恩,竟然幾次為她張羅相親,上大學后就不再讓她拿錢交學費。   男人有沒有后悔不知道,但女人至少活得硬氣神氣,吞下了委屈喂大了格局,婚姻失敗,但人生不失敗,做母親不失敗。   女人,你的名字不是弱者,攥起拳頭,貼緊胸膛位置,“世界吻我以痛,我卻報之以歌。”只要自己不頹喪,陰霾終會散去,陽光普照。       小區清理垃圾的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老人頭發花白,在高大笨重的拖車面前,他顯得矮小單薄羸弱。   這么大年紀為何還要出來做工,缺錢?他告訴我他不缺錢,除了政府每年發的幾千塊的養老金外,還有土地流轉承包費;但能動的時候不閑著,算是鍛煉身體,不給下一代添麻煩。   老人家打開了話匣子,興致勃勃地說起他兒子一家:兒子是九十年代大學生,在省城工作;兒媳,做點小買賣;倆孫子,一個十三歲,一個八歲,圍棋、英語、畫畫,樣樣學。“倆小家伙,真聰明。”老人說這話時,眉心上湊,嘴角外撇,   “可不少花錢的。我目前也能貼著點,幫他們松松勁。”說完,憨憨地笑著。生活就是這樣,一邊負重,一邊謳歌,累并快樂著。這位老人活著的最大幸福莫過于被需要,用殘存的體力證明自己的價值。   哲學家歐文說過,人類的一切目的在于獲得幸福。幸福無須仰望,無須祈禱,無須爭搶。幸福,或許一伸手就能握住,一奔跑就能趕上;也或許得用一輩子去經營去謀求。   生活,無論光鮮亮麗還是一地雞毛甚至苦不堪言,用心過,幸福終會追逐你而來。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新聞女編輯、《大公報》主筆呂碧城女士有句名言:靠自己。   她出身名門望族,可十四歲那年,做教育廳廳長的父親突然離世,不久族人趕走了她們一家,母親帶著四姐妹流離失所;禍不單行,她的夫家又單方面解除婚約。   飽受貧困與羞辱,她只身來到天津,最初在小旅館里幫工謀生,后來憑借一己之力成為無數民國名媛崇拜的人。   物質可以貧窮,但精神不能倒下;道路可以坎坷,現實可以冷酷,但心中一定有光,有遠方,有力量。   夸父追日、普羅米修斯盜火等古老神話無不昭示著不屈服是人類永恒狀態,生命的初始體驗是痛苦,終極目標是自由。   一位愛好寫作的朋友說他的寫作過程就是熬,熬過孤獨、寂寞、清苦后就是快樂的生命體驗,就像行軍打仗的攻克一個山頭又拿下一個城池那樣有價值感。       用惜福的態度對待生活的饋贈,無論悲歡,它都厚重了光陰。   柏拉圖說,當你能愛的時候,就不要放棄去愛。換句話說,你生命中出現的一切,都關乎恩遇。不為瑣碎怨不為傷害恨不為名利憂不為得失懼,打開真心去擁抱屬于自己的日子,讓一切變得可愛、可親、可暖、可念想。   種得滿園花,春光自怡人。   山河遼闊,生命短暫,告別螻蟻人生。   心向光明,歲月自若。 +10我喜歡


桃園ISO 14067碳足跡查證台北碳權規範認證台中碳足跡環境資訊管理新竹企業碳足跡查證
台北碳標籤規範認證 台中減碳標籤盤查 推薦碳足跡服務及核發CE證書單位新竹碳足跡服務 新竹企業碳足跡管理 推薦碳足跡快速檢驗的公司新竹產品碳足跡認證 台北碳足跡環境資訊驗證 推薦碳足跡認證顧問公司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60dcqjc35900&aid=17204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