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22 21:21:16瀏覽411|回應0|推薦0 | |
文/高希均 克魯曼教授旋風式的來去,帶給我一些聯想: 當一位才思敏捷、文筆犀利、常有獨特見解的經濟學者,所寫的專欄,出現在影響力強大的《紐約時報》上,就是一個雙贏的結合。諾貝爾經濟獎的桂冠(自1969年起已有62位得主),使克魯曼的聲譽如虎添翼。在台北二次金融海嘯與經濟衰退的專業演講中,他知道他的角色是經濟學者,而非專欄作家,因此演講內容具有驗證性、平衡性及普及性;而非曲高和寡或語出驚人。 他指出美國金融海嘯三大主因是:(a)不周延的金融法規、(b)長期的低利率政策、(c)社會上普遍擁有的「自滿」(complacence)心態。值得注意的是:一位大學者竟然把「非經濟」的心理因素與難以捉摸的社會觀察歸納成一個重要原因。對一個當今「超強」的美國,民心難免充滿自信、自負、自傲,這正是布希擔任八年總統所投射的身影。因此去夏金融海嘯發生之前,也就是仍在布希任內,不是沒有人預警過:「非理性的過分繁榮」,及「金融產品需要新的規範」。正如克魯曼說:「自滿」使美國消費者相信:「這些金融問題,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都可處理。」 克魯曼給我們最真切的提醒是:非經濟因素可以影響經濟活動,進而造成經濟衰退。把「非經濟因素」的影響力投射到當前台灣,那就是1960年代經濟起飛時全民打拚的苦幹精神,已被當前社會上對立與抗爭所取代。對立與抗爭的社會成本—有形的與無形的—實在太大。 早先來台訪問過的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萊恩(L. Klein)、海克曼(J. Heckman)以及前美國總統柯林頓都公開指出:兩岸經濟活動的增加,是使雙方受益。克魯曼這次說:「除非政治阻礙,沒理由不搞好兩岸經貿。」可惜過去八年的兩岸僵持,使台灣人民對經濟前景失去信心。美國消費者太「自滿」而犯錯,台灣消費者與投資者則太「悲觀」,而使經濟停滯。 馬總統執政一年以來,終於扭轉了兩岸間一些僵局,打破了兩岸之間一些禁忌。直航、觀光、金融、投資、陸生入學等各方面的鬆綁與交流,是振興當前台灣經濟最直接有效(當然不是唯一)的方法。 克魯曼告訴台灣年輕人:「創造機會愈多,經濟復甦愈快。」與他交談過的馬總統,心中一定有強烈共鳴:他與劉內閣的振興經濟計畫與改善兩岸關係,正就是在「創造機會」,使這些工作(與投資)機會出現在台灣不同地區、不同產業,更可以延伸到大陸。我們曾經「仇共」、「反共」,現在也不需要「恐共」、「親共」。以平常心與中華情不亢不卑相互交流。改寫大陸的一則廣告詞:直航以後,二個小時,使台北多了一個西湖,杭州多了一個日月潭。 歷史會記載:在2009年—自大陸撤退60年之後,兩岸出現了新境界(New Frontier,借甘迺迪語):鬆綁者是馬英九,落實者是產業界,鼓吹者是學術界。 這真是台灣產官學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新整合。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