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24 19:46:06瀏覽523|回應0|推薦10 | |
往事回味-91《沒有『火』的日子如何過》 記得日本侵略中國大陸時,我不到六歲,家鄉江蘇淮陰開始沒有電,八年過去了,沒有火的日子如何過。 火的來源日人是管制的,一戶一個月一盒火柴,俗稱洋火,新式的火柴,可在石頭上、鐵器上磨擦取火。遇雨季火柴就失效了。 鄉村人不煩惱,他們把玉米的鬚鬚捻成繩,點著了,掛在樑上,終年不熄,隨取隨用,很方便。 日常生活取火為了煮飯,晚上要點燈,都需要火。 每家都有【紙煤子】,平時要插在竹筒內,自家沒有取火工具,可向鄰居借火。【紙煤子】是用宣紙點著了,再吹熄,用時點燃再一吹,火起了,會吹的人,一吹就起火,不會的一吹煤子會死掉。老人吃長菸袋,這有一手,十拿九穩。 取火不是鑽木取火,而是撃石取火,材料分刀與石,可買到,使用又要有技巧,後來我向媽媽說,石不用買,可用破碗片代替,效果很好。這種技術我會,如今用不著了。 晚上問題來了,燈如何點?店家用【汽燈】,很難點;住家點【油燈】;走路用【燈籠】或【馬燈】,這些燈用的是【食油】和【煤油→臭油】;晚上流行小販用【火石燈】(石頭加水);玩雀城的用【洋燭】。 為了省油,多數鄰居,晚上是在天井聊天,小孩子去聽故事。 人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強,現在的人如遇一天沒有電,苦不堪言。 ……………………………………………………………………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