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國風雲:敵人、朋友?(10)
2015/01/14 06:56:48瀏覽294|回應0|推薦7

三國風雲:敵人、朋友?(10)

杜預拜將


晉王司馬炎在悲傷之餘採納了羊祜的遺言,拜杜預為鎮南大將軍,掌管荊州諸城的軍事大權。

杜預一上任就開始利用羊祜所建立的軍事據點加強士兵的訓練,不時向東吳顯耀晉國武力的強盛。為了測試敵人的實力,他趁對方防禦鬆懈的一天派出輕裝的精銳部隊突襲西陵,結果大破都督張政的守軍,贏得了第一回合的勝利。

張政,這位吳國的名將據守在要害之地,對晉軍始終都是威脅,卻因為一時的疏忽吃了敗戰,內心感到非常羞愧,所以沒有把喪師的實情向吳王孫皓報告。

杜預知道張政是一個不好對付的將領,即使贏得一場小小的勝利,也算不了什麼。他覺得要擊敗張政,光靠軍事力量相當困難,必須要利用政治策略來輔助。為此,杜預想了一個挑撥離間之計:收買一批被捕獲的敵軍,暗中將他們送回去見孫皓,散佈不利於張政的謠言,說他不盡忠職守、有通敵之嫌。

這些謠言很快就傳遍了東吳,孫皓聽到了謠言後,不疑有詐,決定召回張政,另外從武昌調派比較懦弱的劉憲代替。

杜預這一步棋等於幫助晉國達成了兩個軍事目標:

)臨陣換將,搗亂吳營的部署;
)劉憲不熟悉晉軍的底細和當地的環境,由他督軍相當於削弱吳兵的力量,對未來進軍是一大助益。

為了打一場必勝的戰爭,杜預日夜不停地在荊州操練士兵和研習戰略,經過一段時間後他認為時機已經成熟,即派人到京城請求司馬炎擇日伐吳。

晉武帝本來希望明後年才興師,看到杜預的奏表剛到,隨即拆開來仔細研讀。內容是這樣:

「自閏月以來,賊兵的命令雖然日趨嚴厲,但是下游的軍隊沒有向上游移動的跡象。從邏輯和局勢的角度推測,賊兵可能已經計窮,主力不足以同時防衛兩處,企圖先保護夏口以東的地區,不得以用拖延戰術暫時休養以補其不足,因此沒有把兵力西調,避免國都的防衛變的空虛。陛下您可能聽了不當的言論,草率地做決定,準備放棄進攻的機會。如果是這樣,豈不是給敵人一個喘息生聚的機會嗎!

統一中國乃是晉國長期的計劃,如果我們知道進攻必敗,大可不必出兵。然而事在人為,要成功就必須要有周詳牢靠的計劃。假如一戰成功,等於為全中國開啟了一個太平盛世的機會;萬一不成,不過是耗費少許時日,頂多再籌劃一次而已,對我們不會有太大的損害。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去一試呢?

假如等到明後年才行動,天時人事也許不再有利於我方,到時統一的工作就會變的更困難。但願陛下三思,馬上派兵分路攻打,東西齊頭並進,我方已經有萬全的準備,絕對不會有打敗的顧慮。臣下誠心以告,沒有必要用曖昧的主張,導致未來自取其辱,希望陛下慎重考慮考慮!」

看完奏表,司馬炎馬上召集身邊的大臣商量,可是還是有人認為時機尚未成熟,進攻的計劃只好又再暫時擱置。

在東吳這邊,自從兩位主將丁奉、陸抗相繼去死後,軍事力量大不如前。而此時孫皓的殘暴更是變本加厲,每次宴請群臣,都強迫他們喝醉。他還特別選了黃門郎十人做為糾彈官,專門在宴席結束後逼迫官員們互相揭發短處,互相指責過失。被認為以下犯上或有罪的人,就剝其面皮,或挖其眼珠,弄的全國上下大為恐懼。

益州刺史王濬看到孫皓這樣殘酷敗壞,也上書懇請晉王伐吳。他在奏書上這麼陳述:

「孫皓的殘暴荒淫已經到了極點,我們應該盡早出兵討伐他。為什麼?

(一)臣下年屆七十,隨時都可能離世,無法再為國效命;

(二)若孫皓早死,吳國更立賢主,到時我們可能再面臨強敵;

(三)臣下所監造的戰船已經儲置了七年,部份已經開始腐朽,再不用就得報廢。

這三者只要其中有一項發生,則消滅東吳的行動將變的極度困難,但願陛下千萬不要錯過這個良機!」

晉主讀完奏表,遂與群臣商議說:「王公的觀點,跟羊都督和杜預的看法一致,因此我決定進兵!」

侍中王渾出奏說:「臣下聽說孫皓正欲揮兵北上,軍馬糧草已經準備完善,此時敵人的聲勢正盛,可能難以跟他們爭鋒。不如再延一年,趁吳軍疲憊,我們的軍事行動才能一舉成功!」

司馬炎思考了一下,勉強地接納他的建議,乃降詔停止出兵,退入後宮與秘書丞張華下圍棋消遣。

棋下到一半,忽然近臣走過來報告:「邊疆有奏章到。」

司馬炎接過來馬上拆開,原來是杜預的親筆信。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person2&aid=20167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