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您來我的部落格看我的文章,我的態度一向一致,總是認為培養閱讀習慣比填鴨教育或者明星學校來得重要。我的閱讀習慣的養成,不是父母逼起來的,是因為環境。在家中,有一個書房以及書櫃,我經常翻閱那些書,而且我的親人經常送書給我;在學校,因為母親任教以及就近照顧方便,就把我帶到偏遠學校念書,學校的圖書館可以讓學生自由進入,以前我常常趁著下午半天時間在學校圖書館看書,我什麼類型的書都看,偉人傳記也好、歷史書也好、百科全書也好、教育宣導的書、環保教育的書、靈異鬼故事、民間故事、外國童話、漫畫...等,所以閱讀習慣就這樣培育起來了。
後來當我進入國中,進入那種所謂的明星、升學學校,我第一天上暑假輔導課的時候,就去找學校的圖書館,沒想到這3~4000人的學校居然沒有圖書館!我喜歡閱讀的習慣被打斷,然後開始進入黑暗的3年。升學、前途,我很討厭為了這些目的,然後花很多時間在教科書上,因為教科書的東西我認為懂就好了,縱使忘掉,再回去翻一翻就好,而且教科書很多東西在日常生活中用不到,縱使真正用到的,大概也只有基本數學、國文中的應用文、基本地理、歷史常識、基礎英文...等,然後等到我高中的時候,這些科目的難度又增,然後又是為了升學和前途在念這些科目,讓我更厭惡念書,然後我大學沒有考得很好。
但是到了大學,我發現我的作法才是正確的,很多一路升學上來的同學,根本就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教授在上課問題目或者是問一些基礎常識,同學根本一問三不知,但我很清楚答案是什麼,因為很多答案,來自於我過去的閱讀以及經驗。另外,大學教授常常在課堂上要學生發問或是表達意見,台下的學生根本就是呆若木雞,縱使在課後也很少去找老師討論,快到了下課時間,學生就已經收拾好東西等打鈴離開教室,可見學生根本就沒有花心思在課堂上。這些現象看了會很令人心痛,我經常納悶,為什麼我們的高等教育資源要浪費在這些不適合念大學的人身上,這些人縱使出了大學,也沒有辦法把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用之於社會,所以才有所謂現在的台灣的大學畢業生沒有競爭力的現象。
真正的作法應該是沒有所謂的升學考試,大學應該是自由申請,每個科系讓那些想要讀該科系的人進來,然後校方在打成績的時候公正嚴謹,這樣才是一個教育體系正確培育人才的作法。
我在我部落格有講,越早讓孩子培養閱讀習慣,就會更早讓孩子確定志向以及未來人生方向,當他確定好方向之後,他就會花很多時間大量閱讀他有興趣的領域的知識,然後他之後就可以把這些知識帶進相關大學的科系,然後大學的教授在課程中可以跟學生教學相長,培育出前瞻性的人才。
只要每個人 都為別人著想
世界就會變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