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釋迦牟尼‧佛史﹝下﹞演奏‧二胡 ●
2010/01/23 05:35:54瀏覽537|回應0|推薦1

‧ 釋迦牟尼佛史 ‧

﹝幾點摘要﹞

五、 

如來的降生、明道、圓寂 都和「樹」結下不解之緣...生於「無憂樹」下、成於「菩提樹」下、寂於「婆羅雙樹」下 此正和「從何處如來,由何處如去」經此生死之門戶 才可以達到究竟之涅槃 其內意是相同的 人人均有個無形的「雙林樹」這正是通往涅槃的秘徑 若不知自身身上的雙林樹 而徒向外找尋時 則就枉費工夫了

六、

研究金剛經時 其正體的觀念本在悟道悟法上 旨在「借文明理」至於文字言語上之小節適否?實無須過於著重 故此 我們只要知道 佛‧的身世背景與為什麼要出家?出家的經過情形怎樣?以及怎麼明道?明道後之大概情況如何?做為我們的參考 能從文字中悟其文外之意 取借往聖的言行 觀察諸佛的實智 補我們的真修 無需徒執佛之經歷而談吐風生 自持飽學多聞 以作學佛之眩耀 這些都無濟於自身 而且「識多反成理障」「見性當棄言說」所以當致力效法佛之言行 這才是學佛的正禮

七、

按今日之道勢 將進修大道的過程 分析成「求道」「修道」「立德」「成道」四個階段 那麼 佛‧十六年之修行可視為「修道」。三十五歲之徹悟 雖有別書多言曰「成道」;竊 ( 吳靜宇 ) 以為此應為「求道」只不過古時多為先修後得 不同於今日之先得後修 故別書作三十五歲「成道」者 本書則改曰「明道」( 明大道之體 ) 實際就是「求道」。 三十五歲後的講經說法可作「立德」解 。八十歲圓寂時才是萬德圓滿 真正「成道」之


八、

或有人問 佛‧本為天人之師 歷劫修行而成 自應覺行圓滿 不該娶妻生子為是 事實上 佛‧在未出家之前 尚納瞿夷、耶輸陀羅二妃 ( 一說 三夫人為鹿野 ) 身處王宮極受五欲之樂 生育羅睺羅佛子 不是違反修行之理嗎?

殊不知 此正是示範「在家」之模範 據佛教說:「欲天亦有妻子」業果不空、未至修道、必有塵緣;既有塵緣、必當了盡 於是方可解縛出纏。何況 夫人與佛子亦皆受感化而出家得果 此又示「出家」之模範 故太子初受五欲 卒能離五欲 有妻子卒能令妻子得道 此即太子之覺行圓滿處


九、

佛‧之出家修道思想 不單是靈修的問題 更與時代背景有關 當時天竺人民 正受婆羅門教之階級劃分 把社會嚴苛的建立成不合理的封建制度 居上者不是利用神權來剝奪人權 便是耽溺於聲色之娛削蝕本性 身為下位之農奴階層 整日為生活作掙扎 作牛作馬任人役使 在此逸樂與痛苦的雙重交織下 佛‧毅然捨棄太子的尊榮 專心思索人生之真理 以覓求解脫之法 這便是以「見性成佛」之道 與「慈悲」「平等」兩大真理


十、

有人說佛教是不立「世間法」? 這一點應與 佛‧當時的環境並論 太子是在養尊處優的環境下成長 盡是歡樂、何來憂患? 故不注重世間的整風扶危 而是經緯人生的大法 佛‧看到了生老病死之「無常」和人生之不平等 深知五蘊本空、六塵非有 然而 眾生為了「本空」與「非有」的妄境 麻痺得顛倒錯亂 故才以人生之究竟真理之道 ( 涅槃 ) 來解脫現世與未來之一切苦

悟達之士 雖不離紅塵亦可見性往生;壅塞頑昧之人 即便遁跡空門、逃避塵緣 亦不啻搏沙作飯、越即而越遠矣 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 猶如求兔角」實為佛教中之金石誡言也

學佛者若不參修「萬法唯心」之真旨 妄想在深山叢裡、白雲深處去修禪 試問這樣要如何?了苦 不了苦又如何能?出苦 慈悲該對誰施?平等要對誰講? 獨不思 佛‧之以是道來救人 深入群眾說法渡眾 並未脫離塵緣 這才是大乘佛教之真精神 今日之學佛者 卻寄身於世外 對變亂下的世道人心 毫不負起挽救的責任 就是犯了「脫離現實、妄想成佛」的毛病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ja6699&aid=371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