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情和投資都需要等待 v.s 散戶的 2 大通病 ~ 追高殺低 & 短線獲利
2014/11/13 19:49:16瀏覽749|回應1|推薦3

這是我在儂儂11月號的專欄,跟大家分享。等待有時是充滿祝福的功課

不是嗎?

邱沁宜

=================================

愛情和投資都需要等待

女明星隋棠單身快三年後,終於有了他。三年前,她在鏡頭前哽咽說:「我的心像被美工刀一筆筆的割著」,三年後,她開心甜笑說:「我找到一個我想讓他快樂的人」,粉絲朋友都為她開心獻上祝福。

她的大方認愛和真情告白,也讓我很感動,漂亮女神一定很多人追求,但她單身將近三年,我相信是因為她相信自己值得等待最好的。真愛,是需要等待的。

等待,有時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在愛情市場上永遠保持忙碌狀態,身邊從沒有斷過他/她,總以為掌握最多機會就是贏家,但事實上,一直愛一直愛的結果,身邊沒有空出位子來,反而可能和真愛擦身而過。

投資,其實和愛情一樣,都需要等待,但往往人們對越在意的事情,越容易焦慮,越害怕錯過,所以一不小心愛錯了人,買錯了商品,傷心傷荷苞。

股神巴菲特說過:「如果每天或每周都在買賣股票,是賺不到錢的。」為什麼這麼認真交易還賺不到錢呢?我認識很多固定會去號子報到的婆婆媽媽們,天天心情跟著大盤高低起伏,投資殺進殺出,真正賺到錢的比率並不高,變成是花錢交朋友,還不是開心花錢吃喝閒聊,而是痛苦繳交股票學費。

所以巴菲特說,他不知道明天或下周或明年股市會怎麼走,他看的是趨勢方向,然後等待一個比較對的時機和價位再進場。

很多人投資耐不住等待,多半是犯了兩個錯誤,一是受不了明牌的誘惑,聽到神祕好消息馬上換股操作,二是買進後又立刻賣出。

關於第一點,我要告訴大家殘酷的真相,從我作財經節目多年,聽了上千檔明牌的經驗來看,明牌的準確率比你以為的還低很多。我曾私下作過實驗,紀錄各路明牌且持續追蹤三個月,結果勝率不到三成,而且通常同一個人不會只報一檔明牌,說也神奇,往往對的那檔你沒買,第二次決定砸重金大買時就會槓龜了。說穿了,買明牌就像在賭博,你要讓辛苦賺來錢冒這麼大的風險嗎?

關於第二點,常見是投資人情緒很容易受盤勢影響,只要一有波動就會嚇壞賣出,如果你正是如此,代表不太適合操作波動大的股票或面對高波動的市場。

最近全球市場起伏非常大,投資人格外焦慮緊張,我要提醒大家,未來一年市場將考驗投資人等待的智慧。明年美國聯準會將升息,以過去歷史來看,升息前市場通常會波動加劇,突然大漲或大跌,操作十分不易。

國際貨幣基金(IMF)也警告,有些市場已現泡沬危機,至於是那些沒有明說,建議一個簡單的判斷原則,目前股價處於高檔,漲多的,要特別提高警覺,適度獲利出場,也不要一看到市場下跌又立刻進場,那你可會懊惱怎麼這麼快就被套牢了;但如果股票在相對低檔,業績也不錯,可不要輕易殺出,繼續分批投資,等待復甦獲利時刻吧。

 

 

﹝癥結 ﹞.... 散戶的確是有此 2 大通病

1. 追高殺低 ~

這一環 可以從「價量關係」切入 ... 散戶不懂得 窒息量 攻擊量 換手量 出貨量 四種 量的循環架構 只知道 ~ 見量就追 因為 書本 與 第 4 台 只教他們「有量就有價」並沒有教他們 「什麼樣的量必須出現在什麼樣的走勢架構下 才叫做標準模式」 所以 永遠改不了 見量就追 不套他 套誰 ?

2 .短線獲利 ~

這一環 稍稍複雜一點 必須先從「趨勢」建立一個觀念 再 導入 K 線理論 行情只有三種 :「漲、跌、盤」。漲時隨你追 跌時隨你賣 只要妳不是買到最大量 或 賣到最小量 一定都還賺得到錢 ( 時空換量 則例外 網路說不清 有待說明會再詳述 ) .... 問題出在

2-1 「盤整區間內 的長紅 跟 大漲的長紅 長的一模一樣」
2-2 「盤整區間內 的長黑 跟 大跌的長黑 也是長的一模一樣」

但是 散戶 不懂什麼區間 更不懂型態 因為 書本 與 第 4 台只教他們 「長紅的後勢看漲 & 長黑的後勢看跌」.... 這種 作者 叫 ~ 誤人子弟 投資人被騙怕了 所以 「有賺就跑 套牢就擺著」 才會有這麼一句 漂亮的散戶修飾辭 ~ 我都是短線獲利 長線投資的 哇哩勒 ( 死不認錯 ) 套牢就套牢 還硬說成 長線投資 那就 慢慢解套吧

關鍵在於 ~ 盤整區間「內」不是書本上說的 買紅 賣黑 反而剛好顛倒 應該是 ~ 「買黑 賣紅」 .... 等到行情 脫離盤整區間「後」才能還原於「買紅 賣黑」 這是 網路精簡的說法 希望妳們聽懂 實戰操作時 還是得還原到 型態學 ( 略 )

2-3 單論 K 線理論 是怎麼說也說不清 日本 K 線鼻祖 本間宗久翁 有一小冊子 ~ 酒田卦線 內述 24 種卦線 後來有人出書 增訂成 2 本書 ( 上下冊 ) 變成 100 多種 ( 2 本書寫的還算比一般好 卻缺少三個科目 ~ 型態 價量 資券 )

沒錯 這三環 可以說是全省分析師的弱項 這就是 20 多年來 老頑童一直強調的 ~ 降龍一八掌 第 4 台分析師 還沒有人 每一掌都專 .... 有一次 ( 921 大地震 那一年 ) 學生拿這 2 本書 ( 上下冊 ) 給我看 我笑笑說 「還好妳夠懶 擺著沒看 至少還沒被誤導」她竟然叫老師幫她劃重點 嘿 妳見過這種學生嗎 ? 偏偏她是 20 多年來 悟性最高的學生 ( 因為 她夠 賊 ) 後來 我只回答她一句 ......

記住一句「技術線型」的竅門 ~「 將 K 線 結合 切線 融入 型態內」搞通這一句 那 2 本寫得還不錯的上下冊 就可以燒掉 「精髓都在切線」 可補 K 線的不足 也可勾勒出型態的基本架構 ( 日前 道瓊的日線圖 它的擴散三角形 就是 2 條切線 ) 但 不是 所有的走勢 都會有型態出現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ja6699&aid=1892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