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莫放心上 路竹會刊出版印度菩提迦耶行
台灣路竹會編輯的「荒地之愛」會刊五月號出版,以藏
傳佛教噶舉派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邀請路竹會前往印度菩
提迦耶義診為主題。台北醫學大學生徐志雲表示,「義
診最困難的地方,不是舟車勞頓,藥物缺乏,環境簡陋
,而是說服自己,真的有幫上些什麼忙」。會刊網址為:
http://www.taiwanroot.org/htm/India-2007-HomePage.htm
出版的路竹會刊,帶領讀者前往號稱金磚四國的印
度,瞭解台灣的醫療團跨國人道醫療援助,一路上風塵
僕僕、有笑有淚的故事。大寶法王在為信眾行藥師佛灌
頂禮時,法會邀請路竹會駐地義診,服務當地貧苦與善
男信女。
徐志雲表示,「在視線以下,塵土瀰漫的路邊,倒
臥、乞食,他們黝黑、瘦弱、也許殘缺,欠缺食物、欠
缺被褥、欠缺尊嚴,甚至欠缺完整的過去與未來。」
那麼多人,叫人無法視若無睹,也因此讓人不知所
措。義診團每天必須從這些人身旁穿梭而過,一個個小
孩伸出手追在團員身邊。徐志雲表示,「和這個環境相
較,我們顯得太過清潔無垢,這種乾淨的感覺讓我渾身
不自在。」面對教人不忍卒睹的赤貧,他只能遠離正統
醫學,給他們妥協的醫療。
當一位志願服務的義工,是施素帆送自己的生日禮
物,但她發現印度街道上的人和牛都消瘦,只有火車站
內流竄的鼠輩肥胖壯碩,能幹的她和幾位義工在簡陋的
廚房張羅飲食,讓大伙在異國有家鄉口味溫暖腸胃。
路竹會編輯部專員黃珍吾表示,會刊還包括印度義
診的精彩照片以及國內原住民部落義診的影像紀錄。路
竹會今年獲得社會資源協助病歷系統數位化,其間的轉
折與機緣,是作者陳美娟在華航的飛機上,和Eclaire
創辦人徐建國讀到了一篇商業週刊關於路竹會的報導。
當時除了被一群無名醫生為台灣部落義診十二年的
義行感動之外,文章中一句話「每次義診都必須帶著一
疊厚厚發黃的病歷上山」,在整趟行程中,都跟著他們
。徐建國非常爽快的答應讓Eclaire協助路竹會病歷表
e 化的計畫,可見即使一句話,也會觸動人心的善念。
眼見各色人等,知識豐富的喇嘛、肥滋滋的印度大
爺、瘦小的乞丐、因小兒麻痺而蟹行的孩子,已經兩次
前往印度義診的台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助理教授鄧乃
嘉,不禁心酸地思考人的命運與使命。
五十一名醫師、牙醫、實習醫師、藥師、醫檢師、
護理師與義工組成的醫療團,是在去年底由印度德里機
場,搭了將近十七個小時的火車到菩提迦耶。在菩提迦
耶正覺寺、鄉下、廟宇義診八天,一共看診五千六百人
次。
即使大家無私的奉獻,不過,行善的人不必每天把
善行放在嘴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醫院臨床病理科
主任陳重光指出,外交替代役男羅一鈞的母親在某次受
訪時,說出富含人生智慧的話:「希望愛子回來後,能
把在馬拉威的那一頁畫上句點,從零開始,不必再將再
將馬拉威掛在嘴上。」陳重光主任說,「我當如是。」
大愛不言謝,但路竹會長劉啟群還是要感謝靳蓉、
卲琪兩位小姐,當地喇嘛義工、佛光會十七位比丘尼、
中華民國駐印度大使夏立言等人的協助與翻譯,看到醫
護人員及義工共同為貧病的人們貢獻心力,不分地域、
不問目的,劉啟群受到一種「四海一家」的情懷,如此
情操體現在這一群凡人身上,非常動人。
(夸父 2008-05-14)
http://www.taiwanroot.org/htm/India-2007-Home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