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海內縱有千里馬,天涯豈有伯樂識?
2012/09/04 02:25:10瀏覽253|回應0|推薦3

教育問題又在一次的被翻上檯面,從產業界到學術界,教育界一陣撻伐

奇怪的是業界抱怨沒有人才,可用的人力資源不多,另一方面,國內卻有將近三萬多名碩士博士失業或待業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國內的研究所師資多係畢業自國外知名大學,何以教出來的學生如此不受用?

既然國內生產的碩士博士不受用,那麼一堆公私立大學設立這麼多的研究所,接受國家補助,卻教不出堪用的學生,浪費國家資源究竟要怪誰? 

我不禁要問:既然這麼多的碩博士生,在國家准許招生,核定名額,通過評鑑的教育機構進修,都教不出像樣的學生,那麼要那麼多的碩博士做甚麼,花了這麼多時間念書,失業的碩博士是不是該請領國家賠償?

再來,連國外回來的老師都教不出好學生,那麼,究竟人才在哪裡?

以我所見,我們的問題不在於留學人數日少,也不在於高科技人才短缺,而在於狹隘的"人才"眼光,

目前所謂的人才不外乎是喝過洋墨水,待過洋企業的,或者是國內台清交成的畢業生,凡不在以上列表者都不得算是"頂尖"人才

所以所有私立學校的碩博士必須注意:在中華民國政府體制下,只有上述條件者才可為人才,要進入國立大學教書或者進入高考二級以上,都要符合以上標準

凡是私立大學畢業者,要進入大學教書或者進入公職,門檻相對比較高,因為你雖然是說是博士但是你不算是個"咖"

持國外學歷者工作機會大於國內學歷者

持公立大學學歷者工作機會大於私立大學畢業者

但公立大學是不是真的就在各領域獨領風騷呢?

我們不禁緬懷當年錢穆接受胡適之邀任教北大,卻又受排擠終身進不去中央研究院

殷海光,徐復觀,牟宗三終身不見容於史語所,中央研究院

我們不禁感佩,小學學歷的吳寶春,沒有留過學也能跨國合作做出頂級的麵包

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沒有"人才,還是狹隘的人才偏見,限制了我們這群土博士的發展空間?

我要說:台灣不缺人才,缺的是公平競爭的環境,土博士跟洋博士競爭(現在所有大學都要國外學歷或者公立學校台清交成),如果這種偏狹的"人才觀"不改變

台灣永遠沒"人才",因為環境本身就不公平

國外學歷回國的,其實也不怎麼樣,不少人的論文只是翻譯而已,不然怎麼教不出好學生

國內優秀的土博士,在競爭環境不公平的情況下,要有所作為也難

所以與其大嘆沒有"人才'

不如改變狹隘的"人才"觀,讓國內博士有機會一較長短吧!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act.udn.com/ACT/U2U/u2uh_b2b.jsp?cid=8001&uid=sungth001&style=uh_white></SCRIPT>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gth001&aid=6799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