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有所不同,所以修法不同。同樣的道理,每位得證果位的成就者,面對該度化的眾生也有不同的「因緣」。
有些人在過去和自己因緣深重密切,早已生生世世同修共證,這樣的眾生,無論如何也希望他能在當世有所成就。甚至,度化如是一眾生能否成就,也會成了成就菩薩果位者這一生是否圓滿。
所謂「體相一如」是很廣大的法義,不僅僅是理法上而已,而是包含了「菩薩與眾生」、「法身與肉身」.....能否圓滿!
老祖師顯化在這個娑婆世界,就找了我一個。如果在那幾十年前我不學佛,那這個娑婆世界就沒有上品華嚴流傳、沒有佛乘大法可修,更沒有失傳了百年的證道法門可以賡續。
佛教不是宿命論而是因果論。如果六十年前我不學佛,是可能的選擇之一,當然,老祖師也會認為娑婆世界因緣不具足,而不傳下八大加行‧九段行功。
以後你在弘法時當然會遇到因緣根器非常好的行者,但是,就有那極上善根器者、累世因緣深重者,會被自己的執著所遮障、被無始無明在最後的覊絆。這個時候----你是佛乘宗的宗師,要用智慧做出最後的「決斷」-----度不度?如何度?苦心說法是一種度,擯默不言是一種度,此生放棄也是一種度。
經典中有太多度化的方法和故事,大半的學佛者都忽略了,都只認定佛菩薩度化眾生似乎只有此生當世不斷努力幫助我們?!錯!你看看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有些高根器的行者,甚至被佛菩薩一放就是「十萬須彌山微塵數大刼」------那是無量千百億兆年,永‧不‧見‧面‧啊~!
如果~六十年前我沒答應老祖師要學佛,那麼,我和老祖師能再見面的因緣,可能真的不是算數譬喻所能形容萬一吧?
~特別紀念我的恩師 緣道菩薩,法授「宗師賦」-----如何成為佛教佛乘一代宗師。
西元2006年8月13日/第二代祖師圓寂十三年又二日/心深思念‧正如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