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04/29 21:16:10瀏覽2275|回應18|推薦0 | |
這個蘿蔔是之前在後院種的. 因為後院石頭太多,怎麼也撿不完,我們也沒施肥,所以紅色跟白色的蘿蔔全變成人蔘蘿蔔的長相,長成這怪德性. 紅蘿蔔這張,甚至有人說像蝦子呢,連鬚鬚都有. 這張像不像人的屁股? 而白蘿蔔這張簡直像一個人的下半身啊,像是一個人的坐姿. 那你們覺得像什麼呢? 我們田附近的農地都是大面積的種白蘿蔔. 原來根莖類的作物比較受歡迎,而我跟木頭卻傻傻的種葉菜類. 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大家都嫌葉菜類的麻煩辛苦,沒人要種,所以台東的葉菜類都從西部來的,所以台東的菜都比較貴,大城市一把10元,台東一把要20元. 我跟木頭只是簡單的想為什麼台東人不能吃便宜的菜? 我們以為只要我們肯種,自然而然可以不用再叫西部的菜. 我們太天真了,西部的菜是幾十甲在種的,種類多又機械化,台東的果菜市場愛叫西部的菜,而我們這傻傻的菜反而被西部的菜給擠掉. 好無奈啊. 台東政府沒法照顧台東農民,木頭跟我,我們不怕辛苦肯種,可是我們卻沒有保障,西部的菜都是好幾台卡車在進出,農民都得自生自滅. 小蝦米如何對抗大鯨魚? 當初想要加入產銷班,讓作物可以取得吉園圃的標章,可是我們這區竟沒有產銷班,可見得種菜的人的確很少,台東的農夫都愛種荖葉或釋迦,因為它是高經濟作物,其它各地的農夫都是一小區一小區的種,產銷班要十甲十戶的資格,我們隔壁種洋蔥的,他有六甲的地,可是他只算一戶,這樣也不能. 不透過政府,想另外取得認證就只有透過有機. 可是有機是另一個奢侈的夢.因為要做有機一定要做設施(網室).做設施好歹都得準備個幾百萬的成本. 不然就得像花蓮志學農場這樣,不做設施,使用有機種植,但收成率只有一半,而且必需有前三年都沒有利潤的心裡準備. 我們沒有幾百萬可以做設施,我們也沒法連續三年沒收入,而且重點是我們租的這塊田,左右隔壁都是種荖葉(包檳榔的葉子),荖葉的農藥下的很重,所以我們這裡的土和水多少會受影響,有機的認證很嚴格,我們的土質和水質肯定也不會過關的. * 題外話:所以千萬不要吃檳榔啊,它不只檳榔本身會造成口腔癌,連荖葉都是農藥下的很重的毒葉啊. 說了一堆,反正現在只好乖乖的改種根莖類的作物去. 其實根莖類的作物在種植與收成上都較簡單,比成葉菜類真的輕鬆很多. 而我跟木頭就是傻,堅持要種別人不種的,只是希望台東人可以吃到便宜的菜. 可是,要讓台東人吃到便宜的菜,除非我們自種自銷. 不過兩個人管理四分地己經累到從天亮做到天黑了,根本就不可能有時間自銷. 再者,就算我們真的要自銷,人家也說我們破壞台東的菜價行情. 唉,我們只是想,只要我們做一份正當的工作,又不怕辛苦,其它的交於上帝祝福了. 事情剛開始,總是一邊學習一邊磨合,不可能一次成功. 我想,我跟木頭要學的還有很多. 到底種什麼好?也是需要經驗與學習的. 唉,目前凱撒萵苣、毛豆、大陸妹、小白菜、芥藍菜、秋葵都同步在長,就只能求神不只祝福我們的田豐收,也祝福我們能順利賣出菜菜了。 2007.4.29 胃痛熙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