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欠管教不等於欠打
2006/03/18 09:15:58瀏覽2370|回應13|推薦0

 

  昨晚,孩子們的學校有懇親會。

  園長們希望家長們對學校有任何意見,都可以提出。

  

  我在時間最後問了一個問題:

  請問你們對小孩的指導原則是什麼?是用打的方式嗎?因為我的小孩反應,中老師很會打人。

  當場,家長們發出一陣嗯的聲音顯然,大家的小孩回家也是這麼反應的。

  園長當場愣住,她說她的原則是不用打的,她說可能是我誤會了,可是老師在遊戲中或是上課時的動作,讓小孩誤會了。

  我知道那不是誤會。

  因為蕊蕊跟我分享她在學校的生活時是很仔細清楚的。

  

  當然,我問這問題,不是說我的小孩不能被打,我只是想確認老師在管教或責打學生時,用的態度是理智的還是情緒上的。

  因為蕊蕊分享她或其它小朋友被打時,確實是她們做錯事。

  

  而會這麼擔心,是因為我觀察過女兒的老師,其中一個,就是女兒說常打人的那位老師。我發現她是性子很急的,我曾看過放學時間,老師因為忙和趕時間所以對小朋友有粗魯的拉扯動作。

  按那動作分析,我發現老師跟我一樣也是急性子的人,所以我才想確定,當她用責打的方式管教孩子時,是因為出於必需,還是只是因為便宜教育,懶得多講或是拐彎,直接用打的比較快。

  園長希望我可以當面跟老師溝通。

  可是,我覺得這話似乎不方便當面說。

  因為當面說了,好像是我不準她管教我的小孩一樣。可我不是那個意思,畢竟把小孩送到學校,就等於授權讓老師有管教的權利和義務。

  於是,我後來私下找了主任,希望她側面了解這事。

  這樣也比較不傷到老師的心。

  那主任一下子就明白我的意思,因為她自己的孩子六歲了,她從來就沒有打過她,因為她用眼神或溝通,小孩就能明白她的意思了,所以當她的小孩之前在學校也被老師打時,小孩很受傷的告訴她說,他不明白他有犯到什麼嚴重的大錯,需要被老師打。

  所以,因為主任有這經驗,她一下就明白我的意思。

  我說,其實我自己也會打小孩,只不過那都是因為我性子急,通常我在打完小孩後,總是又跟小孩說對不起,因為我發現我那是情緒上的管教而不是理智的管教。後來我就盡量控制自己不打小孩,因為我發現我的小孩反而更怕罰站,所以罰他們罰站不只可以讓他們明白他們的錯,他們罰站的時間更可以沉澱我的怒氣,一舉兩得。

  不過在跟主任溝通時,一旁有位家長聽到,她卻很不以為然的過來跟我說:她是教大學生的,她每天看到那些大學生,被他們氣的半死,她就覺得這些小孩真的是欠揍到了極點,她認為那些大學生都是小時候父母打的不夠,所以現在才會這麼欠揍,所以她贊成體罰。

  那位家長說這話是,臉上的表情是極其的不屑。

  她說完就走了。

  

  然後,我心裡開始替她教的小孩和她自己的小孩感到可憐。不可否認的,現在生的少的環境下,父母個個都拿小孩當寶。老師確實為難。不過,欠管教不等於欠打。一位大學老師怎麼會把這兩個給劃上等號呢?

  

  如果打,可以解決一切的事情,那這個世界不會是這個樣子。

  我不是不贊成打,而是,在打小孩的同時,是不是已經有使用過其它方法了。如果父母或家長不肯用長時間的引導,直接用打了事,那被打習慣的孩子就等於是習慣吃重口味了,除了打之外,已經沒有後路或別步路了,那如果打久了仍然無效,那小孩還能怎麼管呢?小孩麻木,家長也麻木,這樣的管教真的有實質的意義嗎?

  打小孩不是不可以,可是打的時候,真的是出於理智的管教嗎?還是情緒的發洩呢。

  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是很不一樣的。

  

  每個小孩都有各自不同的個性與問題,我不相信一打天下無難事。

  如果那位家長,她有心當一位大學老師,我想,她需要的是更多的愛心和耐心。否則,她就該離開老師的崗位。

  

  不能否認的,現在的小孩真的難教,在少子化的環境裡,父母寵溺真的是壞了孩子,也累了老師,師長真的是難為。有很多真的很有心的老師,真的在教育小孩的事上得費更多的心思,他們真的很辛苦。

  可正因為教育是一條難走也必需走的路,父母老師都一樣得擔起這艱難的任務啊。

  以我的立場,我贊老師打,可是我必需清楚了解她下手時的必需性與合理性。

 

  小孩是無辜的,他們今天任何偏差的行為正因為沒有合理的管教產生的,如果父母也不給適當管教,老師也不給適當管教,那小孩不是太可憐了。

  

  

  2006/3/18 很努力學習理智的管教而不是便宜教育的熙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fsuf&aid=207847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筱棻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__^
2006/03/18 15:53
想法與妳相同
*媽媽的守護者*

浮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同學
2006/03/18 12:01

說他以後的孩子  要教到  光眼神就可讓他發抖

我們都笑他  神經 

只是   人一打就會失控    一失控更會做出讓人後悔的事

所以  父母也不是隨便當的  是要多看多學


心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理智的教導
2006/03/18 10:26

我有一個很快樂的童年

印象中,父親的身教,遠超過棒打,給兒女豎立榜樣

上孝下慈,用眼神、用愛,教育我們長大,現在,我能如此有幸,在這塊版地習,

妳說:體罰、理智?

以同理心教育自己的孩子,我─贊成用愛、用心、用理智。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