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白馬非馬論!--哲學的基本就是要引發我們思考!
2010/02/07 21:57:57瀏覽7772|回應1|推薦6

交大榮譽講座教授許炳堅,現於台積電擔任處長,據說是連續七年應邀出席交大高中教師研習營隊的演講,充滿自信又幽默風趣的講演方式,對我們而言真是一場活化腦筋的饗宴。

我喜歡這種互相激盪的課程,一個小時顯然意猶未盡。

引用白馬非馬的故事讓大家試著動動腦。

看似很熟,但其實可以更深沉的思考。

why為何?why為何?why為何?

白馬非馬的故事, 出自《公孫龍 白馬論》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戰國時一城有令,馬匹不得出城。

有一天,趙國平原君的食客公孫龍帶著一匹白馬正要出城。守門的士兵對他說:「馬匹一概不得出城。」

公孫龍心生一計,企圖歪曲白馬是馬的事實,希望說服士兵。

公孫龍說:「白馬並不是馬。因為白馬有兩個特徵,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馬的外形,但馬只有一個特徵,就是具有馬的外形。具有兩個特徵的白馬怎會是只具有一個特徵的馬呢?所以白馬根本就不是馬。」

愚魯的士兵因無法應對,唯有放行。

看完上面的簡單敘述,先不要陷入強詞奪理的憤愾中。

其實這公孫龍強調的關鍵應該在於「部分不等於全部」

邏輯上,「白馬不等於馬」大家是知道的,正如「蘋果不等於水果」及「你爸爸不等於男人」,都是容易明白及合符邏輯的。

但是「白馬不是馬」、「蘋果不是水果」及「你爸爸不是男人」就說不通了。

這兩組句子之間的差異很容易就可以發現,就是「等於」和「是」並不相等。

當然,「不等於」絕對不代表就是「不是(或者非)」。

公孫龍就是巧妙地將「不等於」的概念說成「不是(或者非)」。
他將「白馬不等於馬」偷換成「白馬不是馬」了。

若套用數學的模式,則是

設白馬為集合A,馬為集合B,那麼ABAB

公孫龍利用他的辯才愚弄了士兵,數千年後的我們可不能被同樣愚弄。盲目遵從權威和古人的說話,不懂批判思考是不行的,如果你是士兵,你能想出更好的回應,解決這個謬論嗎?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2juxxuux&aid=3757790

 回應文章

開會就坐在窗戶
2024/04/24 10:25
看來看去進行朝野協商(走走喔日子日子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