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反對中正紀念堂改名
2007/12/01 22:45:24瀏覽318|回應0|推薦5

根據報載政府有意把中正念堂更名,本人持反對的意見,因為中正紀念堂是給國內外觀光客看的不是給政府官員看的,如果是拼觀光更不應該把中正紀念堂更名,衛兵交接是給觀光客看的不是給政府官員看的,這樣有什麼理由更名呢?中正本是官名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有一個官名叫做九品中正制,也就是中正是官名也就是中正是當官的代表沒事把自己的官位去除做什麼,這樣有點奇怪而且大中至正也是出自書裡面大中至正原來是取自理學的
概念。周敦頤《太極圖說》說﹕「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 (自
註﹕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而主靜(自注﹕無欲故靜
), 立人極焉。」張載《正蒙‧中正篇》說﹕「中正然後貫
天下之道,此君子之所以大居正也。蓋得正則得所止,得所
止則可以弘而至於大。」又說﹕「學者中道而立,則有仁以
弘之。」邵雍《皇極經世書》﹕「至大之謂皇,至中之謂極
,至正之謂經,至變之謂世。」參有關解釋。「大中至正」
和「中正之道」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道德標準和理念。「
中」、「中正」即儒家提倡的「中庸」、「中道」,有時也
稱之為「中和」,意為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宋儒以「理」
、「天理」為中正或中庸之道(見朱熹《中庸章句》),實際
以儒家的綱常倫理作為道德修養的最高目標。圭堂所說的「
中正之道」除含有理學的理解外,還有他贊賞的像維摩詰那
樣把入世和出世、居家和修道相結合的符合大乘「中道」、
「不二法門」的做法,稱之為「居士大中至正之道」。
即是大中至正,不偏,不偏不倚,不過之也無不及之心。如心者,即是不變不遷,始終如一,不隨外界之變而變,心不隨境轉。故忠恕便是不變之平等心。

有一句話XX近似中正也, 忘記前說什麼了記得在書上看過,那前面知道的人可以說明一下,如果查不到也可以說明一下,所以說明中正這個不是不好的,可以不要想到蔣中正總統想到觀光景點就好了問題就可以解決了,大中至正是從書上引述的不是紀念蔣中正總統而是教人做人處事的道理,所以改成自由廣場是有問題政府官員要去查書會比較好一點,所以依此反對中正紀念堂的更名,這只是個人觀感如有得罪到人敬請原諒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velin79&aid=1419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