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5/30 23:10:30瀏覽975|回應4|推薦21 | |
●看她怎樣畫好人生句號● 1994年,錢鐘書住進醫院,纏綿病榻,全靠楊絳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兒錢瑗也病重住院,與錢鐘書相隔大半個北京城,當時八十多歲的楊絳來回奔波,非常辛苦。錢鐘書已病到不能進食,只能靠鼻飼,醫院提供的勻漿不適宜吃,楊絳就親自來做,做各種雞魚蔬菜泥,燉各種湯,雞胸肉要剔得一根筋沒有,魚肉一根小刺都不能有。 “鐘書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顧人,男不如女。我盡力保養自己,爭求‘夫在先,妻在後’,錯了次序就糟糕了。” 而時隔4年,96歲高齡的楊絳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探討人生的價值和靈魂的去向,被評論家稱讚:“九十六歲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嬰兒的純真和美麗。” 錢鐘書留下的幾麻袋天書般的手稿與中外文筆記,多達7萬余頁,也被楊絳接手過來,陸續整理得井井有條:2003年出版了3卷《容安館劄記》,178冊外文筆記,20卷的《錢鐘書手稿集·中文筆記》也於2011年面世! 楊絳的親戚講述,她嚴格控制飲食,少吃油膩,喜歡買了大棒骨敲碎煮湯,再將湯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以保持骨骼硬朗。她還習慣每日早上散步、做大雁功,時常徘徊樹下,低吟淺詠,呼吸新鮮空氣。高齡後,改為每天在家裡慢走7000步,直到現在還能彎腰手碰到地面,腿腳也很靈活。當然更多的秘訣來自內心的安寧與淡泊。 楊絳有篇散文名為《隱身衣》,文中直抒她和錢鐘書最想要的“仙家法寶”莫過於“隱身衣”,隱於世事喧嘩之外,陶陶然專心治學。生活中的她的確幾近“隱身”,低調至極,幾乎婉拒一切媒體的來訪。 2004年《楊絳文集》出版,出版社準備大張旗鼓籌畫其作品研討會,楊絳打了個比方風趣回絕:“稿子交出去了,賣書就不是我該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錢鐘書去世後,楊絳以全家三人的名義,將高達八百多萬元的稿費和版稅全部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了“好讀書”獎學金。九十歲壽辰時,她專門躲進清華大學招待所住了幾日“避壽”。 她早就借翻譯英國詩人蘭德那首著名的詩,寫下自己無聲的心語:“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
退休新鮮人DonDon : 仰之彌高, 肅然起敬, 值得學習。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