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化煩惱為菩提
2008/06/15 19:40:22瀏覽121|回應0|推薦2

化煩惱為菩提



是佛陀所發現的一種清妙生活方式,它的本質就是靜慮。



靜表示自己安定下來,平靜下來,心裡沒有任何障礙;慮是指自己張開了法眼,能看清自己,看清生活的本質就是生命的實現,是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如如實現,一切具足。



所謂如如是指自在的生活方式,這就像一個泳者躍入江河一樣,很悠遊的泅水渡河,沒有帶走水,也沒有執取水。生命從起點到終點,所表現的生活過程就像渡河,它不在於攀緣執著,而在於自由地泅水,一切水中的景物都是過眼雲煙,拿得起放得下,就像游泳時一伸一划一樣,使自己向前游去,那就是如如自由的生活。



自由的生活表示自己能做得了主,不會成為物慾的奴隸。禪家說:物從屬於人是覺,人從屬於物是迷。無論自己的地位是尊是卑,財富是多是寡,生活是否顯得喜悅自在,完全決定於自己的心靈是否自由。



影響人類心靈自由的因素有五:即貪、嗔、癡、慢、疑五種毒害 禪家認為那是五種障礙,因為貪婪可以障礙一個人未來的生活空間,使他短視,氣度狹小;嗔怒會障礙現在的生活空間,使自己恚礙而失去理智;愚癡則障礙過去的 空間,使人執著留連於過去,變得愚笨壅滯,傲慢則障礙自我的生活空間,使自己驕矜自大,愚昧無知;疑心則障礙性情的活動空間,使自己孤寂無依,焦慮不安。 這五種障礙構成無量的痛苦與煩惱,以致喪失生活的悅樂。為了追求心靈的自由,展露生命的光華,就必須從以下幾點做起。



化貪婪為恬淡



向外追求和佔有,把生活當做追逐的手段。貪婪者最明顯的行為特質是囤積,他不停地盤算追求貪是一種饑渴心態,它的本質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貪婪的人,永遠不知道滿足是什麼。它不停地更多的東西好據為己有,所以他的潛意識裡有著嚴重的匱乏感。



在佛教的教理中,餓鬼是指一個人生活在強烈的渴求動機之下,以致他的生活變成一種掙扎和病態。餓鬼一詞的梵語是Preta,它是指一種爬蟲類動物,生性很像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饕餮。它的食量很大,吃了東西以後,肚子就變得更大而食量隨之大增。於是,它吃得愈多,也就愈感到飢餓,永遠吃不飽。佛家用這種動物的名稱來表示貪婪,確實非常生動。



現代人太強調比較,看重佔有和囤積,以致許多人在心理生活上一直處於匱乏的狀態,貪婪是一種生活意識型態,貧窮者未必貪婪,富裕者未必知足;貪婪是一種性格特質,有了這種性格,就注定一輩子要過匱乏的日子。



貪婪的人,他們像是緊緊的握著雙手,捨不得放下他追逐得來的東西。正因如此,他們顯得非常吝嗇,生活態度上也就變得拘泥,沒有創意。



貪婪並不一定是貪圖名利財富,有時也表現在對事務過分追求完美上。十全十美的標準,使他們變得批評挑剔,對別人和自己顯得異常苛刻。於是看不慣的事情太多,心理壓力增加,生活得一點快樂也沒有。他們會把生活變為負擔,在輕視別人的草率中,更凸顯了自己無法容忍的狹隘氣度。



貪婪也表現在渴求別人的重視與讚美上,這就是所謂的「大頭病」。他不停地追逐別人的掌聲、羨慕和肯定。活在別人聲中的人,總是害怕別人的批評。它們乞討別人 說他好,讚美他能幹。最後,他被迫不斷向外追求,放棄自我肯定,而變得疲憊不堪。



貪婪的人,他的價值觀念是往外追求,凡事貪多務得,做起事來也就不踏實。



禪家認為貪婪是一種惡習,必須予以割除。禪宗有一則故事說,有一位弟子在無德禪師那裡學了幾年,自以為夠了,想要到別處參學,請求禪師准他遊學他方。老禪師問他說:



「你自己以為學得夠透徹,你知道什麼叫夠了嗎?好,在你走之前,先去裝一盆石子來給我。」



 生依照無德禪師的吩咐,裝滿了一盆石子放在禪師跟前。無德禪師說:「這盆石子滿了嗎?」學生說滿了。於是無德禪師抓了好幾把砂子摻進盆子裡,砂子全部滲進 去,一點也沒溢出來。裝滿了之後,無德又問說:「滿了嗎?」學生回答滿了。無德又倒了一盅水,水仍然沒有溢出來。無德又問:「滿了嗎?」



這時學生恍然有所悟。無德禪師深知一個貪多務得的人,往往只注意外表,而不懂得深耕易耨,這樣求學、做事和修行都不能徹底。



佛陀在他的經教裡,非常重視放下執著。貪婪就是最嚴重的執著,因為它使我們的六根對著六塵,產生無窮盡的煩惱和苦悶。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叫黑指的婆羅門教徒,運用神通力,拿著兩個花瓶去獻佛。佛陀告訴他說「放下」,他便把左手拿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說「放下」,他又把右手拿的花瓶放下。佛陀又說「放下」,黑指婆羅門說:



「我已經兩手空空,沒有什麼再可以放下了,請問你要我放下什麼呢?」



佛陀說:「我不是要你放下花瓶,而是要你放下你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和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把這些放下來,就能解脫一切煩惱和桎梏了。」



貪婪引發了六根、六塵和六識的執著和煩惱。只有放下貪婪,才可能從許多桎梏中解脫出來。



什麼叫做放下?是否百物不思就是放下呢?禪家告訴我們,真正的放下是恬淡,是「於相而離相」。當我們得知足時,一切貪婪和苦悶自然消退;當我們知道布施和跟別人分享時,自己也覺得豐足;當我們不與別人比較的時候,高下競爭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放下貪婪化為恬淡,是解脫煩惱和苦悶的第一法門。



 



化嗔怒為寬容



嗔怒 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通常在自尊或我相受到威脅或損害時最容易出現。大部份的人在受到別人侮辱、冷落、毀謗和攻訐時,會即刻嗔怒,遇事挫折、失敗或不如己 意時也會嗔怒。嗔怒是一種攻擊行為。它具有爆發性的緊張、心跳加快、情緒衝動,一時失去冷靜思考和自我控制。所發出的攻擊行為包括語言、姿態、表情和直接 的暴力行動。



嗔怒的人有緊張的醜態,且好爭好鬥,所以很容易墮入阿修羅道。嗔怒者常因小事老羞成怒,爭執不休,以致干擾或破壞了平靜的心情,造成生活上嚴重的苦惱,唐朝的拾得說:



無嗔即是戒,心淨即出家



 嗔確實是生活上很重要的格律,只有把嗔毒放下,才能讓自心淨化,清醒地待人接物。有一位很負責的父親,跟他的孩子解釋功課上的難題之後,便心平氣和地安慰 孩子說:「你不笨」孩子便說:「我覺得我笨。」父子兩人一個說「你不笨」,一個說「我笨」。最後,父親悖然大怒的說:「你不笨!笨蛋!



嗔怒確實使人失去冷靜思考,不能自我控制。因此,禪家非常重視治嗔毒。古代有兩位禪師,一個叫坦山,一個叫雲昇。坦山放浪不拘小節,煙酒不戒;雲昇為人莊重,不苟言笑。有一天,坦山正在喝酒,雲昇從坦山的房門經過。坦山便邀雲昇一起喝酒,被婉拒了。



山說:「連酒都不喝,真不像人!」



雲昇聽後大怒反問說:「你敢罵人!」



山疑惑地說:「我並沒有罵你!」



雲昇說:「你說不會喝酒就不像人,這不是明明在罵我嗎?」



這時山緩慢的說:「你的確不像人。」



雲昇更生氣的說:「好!你罵我,我不像人像什麼?你說!你說!」



山說:「你像佛。」



雲昇聽後,啞然不知如何。這個故事很明顯地道盡了嗔怒發生和消失的原因。禪者相信,真正避免發生嗔怒的方法是寬容,當一個人能忍受別人的批評和攻訐時,他就會免除嗔怒。另一方面,要避免傷害到別人,就必須注意維護別人的自尊(布施)、善巧的語言(愛語)、給別人一些方便(利行)和為別人設身處地想一想(同事)。如果能注意四攝事,就不容易引發別人的嗔怒。



 你嗔怒時,提醒自己,給自己三分鐘時間不說話(禁語),然後想著:「嗔怒的結果使情況更糟,要忍一下,忍過去我就多了一分忍功,這是成佛的資糧。」其次, 與人相處貴在了解,彼此相互溝通,增進了解,也可以化除嗔怒。一個懂得欣賞別人優點、能一眼看出別人優點的人,就不容易犯嗔怒。反之,老是挑剔別人的人, 處處看不慣別人,自然容易犯嗔怒。



 



 



化愚癡為醒覺



愚癡可以說是自我迷失,它顯然是被過去的經驗所束縛,不能從過去的情感、知識和情緒經驗中解脫出來,而障礙了自己充分的醒覺。



任何過去的經驗都會產生現在的感情,對不切實際的情感執著便是情癡。許多年輕的戀人,他們為了如癡如夢的感情,執著到以死相許。感情是生活所產生的火光,醒覺的生活可以孕育更美的感情,但是癡情的結果反而否定了生活。這是許多苦難的根源,也是愚昧的表現。有一首小詩寫者:



天上的星星千萬顆,地上的人兒比心多,



傻人兒,為什麼自殺只為他一個。



癡情是一種心理障礙,它堵死了心理活動的空間,一時像窒息一樣,慧命也就不能存續了。知識也與感情一樣,執著在某一個刻板的觀念或理論,而不能打開智慧的活水源頭,便失去光明睿智的察覺能力。唐朝的李 翱有一天向南泉禪師問道:



「有一個人在瓶子裡養了一隻小鵝。後來鵝長大了出不來,這個人又不願把瓶子打破,同時也不想害到鵝,究竟要怎麼辦才好?」



這個問題顯然具有象徵性的意義,是說如果一個人被過去的經驗、知識和習慣所約制,該怎麼辦呢?南泉對他的答覆卻妙得發人深`省。南泉沉默了一下,突然叫道:



「李翱!」



李翱很自然地回答道:



「在!」



南泉微笑的說:



「出來了。」



一個覺醒的人,他從許多經驗中成長,經驗沃長了他的智慧,而不是自己被經驗所束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為現在最好的意見,可能是下一次解決問題的障礙。我們認為最珍貴的情感,也可能是破壞下一次會心的障礙,唐朝佛光禪師說:



一片白雲橫谷中,



幾多歸鳥盡迷巢。



一片白雲也許很美,但能障蔽視線,使鳥兒迷失自己的歸路。



 



化傲慢為謙卑



對我相的強烈執著,使人變得自大,在待人處事上顯得傲慢和自我中心。自大的人聽不到別人的意見,更得不到別人的諫言,最後自己走上剛愎自用的愚昧。傲慢就像為了自己築了一個柵欄,把別人排除於自己之外,他永遠瞧不起別人,不尊重別人。



帶著輕視的傲慢者,總是頤指氣使的對別人講話。他往往低估別人,不尊重別人,所以在人際關係上不免有些孤立。另一方面,傲慢只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不相信別人的意見,於是,更顯得孤立無援,尢其是在大難來臨時,他們還是執迷不悟,步向失敗與死亡。



禪宗有一則故事,以非常精緻的寓居,說明傲慢者的墮落與無援。有一個人出門事,跋山涉水,經過一個險峻的懸崖。一不小心,掉落懸崖。在千鈞一髮之際,他抓住崖上的樹枝,懸盪在半空中。這時他求佛陀解救他:「佛陀!求你慈悲救救我。」



佛陀告訴他說:「我可以救你,但你必須先鬆開你的手!」



這個人一聽,心想著自己只要一鬆手就要掉下山谷,跌得粉身碎骨,怎能保得住自己的性命呢?於是他始終抓緊樹枝不放,而佛陀也救不了他。這個寓言故事是說,當一個人老以為「自己」才是最好最可靠的時候,就會跌落在災難的深谷,連佛陀想營救他也沒有辦法。



 慢的人總是卑視別人,老是看到別人的缺點,批評別人的過失,自己也就失去喜悅和氣的性情。禪者認為人最重要的就是謙卑,要放下自己比別人強的觀念。人如果 生活在自我成長和超越上,便能不斷的精進,福慧增長;反之,如果生活在「我必須比別人強」的意識觀念裡,便會陷在自大和傲慢的煉獄之中。



傲慢者經不起挫折,更經不起別人的批評和責怪。他們很容易憤怒攻擊別人,以求自衛。攻擊有時是語言的,有時是暴力的,但他的情緒總是憤怒激昴,痛苦異常,禪家稱之為地獄。



從前有一位縣太爺去拜訪白隱禪師,請問地獄和天堂是否真實,並希望他能帶他去參觀地獄和極樂。白隱禪師立刻用最刻薄的話 辱罵他。這位縣太爺被罵得大怒,手裡拿起木棍罵著追打白隱禪師。白隱跑到大殿木柱後面,對著面露凶相、從後追趕來的縣太爺說:



「你不是要我帶你參觀地獄嗎?你看,這就是地獄!」



這位縣太爺剎時恢復了覺性,察覺到自己的過失,急忙向白隱禪師道歉,流露出謙卑之情。這時白隱禪師又說:



「你看,這就是極樂世界。」



人若執著自己的我相,就變得傲慢,那麼距離地獄也不遠;反之,能以謙卑平直之心待人,天堂就在眼前。



化疑心為信心



疑心是指心理的不安全感,它使一個人習慣性地往壞處想,往消極面想,最後使自己陷入緊張與焦慮之中。「疑」本來是禪宗入道悟法的出發點:疑是懷疑,當我們對人生的究竟產生懷疑時,便為悟奠下基礎;當我們對事物發生懷疑時,便為發現事物的真相做了開端。這是禪宗的重視懷疑的基本立場。但是,如果疑的對象是人,是自己的能力,對未來缺乏信心,心裡便開始不安。為了使疑成為一種建設性的能力,必須對人有信心,必須對自己有信心,必須對引導正等正覺的佛、法、僧三寶有信心。因此,透過懷疑而求真的求知歷程,必須建立在良好的信仰、信念和自信上。



 個缺乏自信、信人和信仰的人,在這裡我們稱為疑心,以別於參禪所謂的「疑」。疑心的人,通常自我強度較差。自我強度由三個因素所決定:第一是解決問題的能 力。人如果平常能多學多做,有較多的生活經驗與磨練,見識閱歷多,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相對的提高,對自己比較有信心。目前許多孩子,只在書本中學習成長, 缺乏多方面生活經驗,即使功課很好,將來成人生活上的適應,仍不免有困難。



自我強度高的人,通常比較樂觀積極,不容易被問題的複雜性和高難度所擊敗,所以表現得有耐力、有擔當和韌性。反之,自我強度差,就會變得脆弱,凡是也就優柔寡斷,焦慮不安。



克服自我強度不足的方法是信仰,有了正確的信仰,就能產生力量。佛教徒信仰佛,就可以得到佛的護祐;實踐佛法,從戒、定、慧三學中,培養好的學識和工作習慣,從規律生活中,歷練沉穩和冷靜細密的思考,



在多方面的學習過程中,孕育真正的工作能力和信心。禪者認為生活的最根本理則就是「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禪宗和淨土宗的行者,一樣重視信、願、行三個生活妙訣。信心要建立在虔誠的信仰上,佛教所傳的「信」是正信,由正信培養積極向上的精進力量,努力去過實現的人生。



以上我們闡述了化煩惱為菩提的方法。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ecialme1009&aid=196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