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金融業民併公 林全:台灣沒有機會
2016/06/14 20:33:21瀏覽265|回應1|推薦0

金融業民併公 林全:台灣沒有機會

2016-06-14 03:34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安妮、吳馥馨、邱金蘭/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林全昨(13)日表示,公公併沒有綜效,至於公民併,民營銀行必須先去家族化,但現在來看「機率是沒有的」,公民併目前在台灣走不下去。

林全表示,除了五大產業,金融產業也是很重要的產業;對於政府會否推動金融整併、提升金融產業競爭力,林全說,金融業是應該要整併,不過二次金改被汙名化後,大概沒有什麼整併的機會了。

林全表示,銀行拿社會大眾的錢,公司治理比別的產業標準要更高,而且要做到去家族化,但今天台灣的銀行離這項標準有段距離,在這種情況下,要做任何「公民併」,都會落到被批評的下場;社會大眾對有家族色彩的銀行來併公股銀行,即使有很大的溢價,還是會被質疑,這是政治現實。

對於若有民間銀行想併公股銀行,原則為何?林全說,「去家族化」。至於去家族化如何認定?他強調,大股東不介入經營階層,做純粹的股東,所有權跟經營權要分離。他以花旗銀行為例說,花旗董事會沒有大股東,但花旗做不好,董事會一定改組。他表示,假設某一家族在一個公司有實質影響力,如何談公民合併?經過二次金改後,「這種事情機率是沒有的,做得再好也是沒有的」。

至於公公併是否可行,林全反問,有什麼綜效?他說,公併公工會會抗議,兩家同質性,合併結果就是分行裁掉,就業問題馬上出來,會造成困境。所以要有綜效,如台銀當初跟中信局合併,性質不同的合併才有綜效,競爭力才能提升。但現在公公併能有的綜效,都在二次金改做了;他認為,不能為裁員而合併,這沒有道理。

此外,對於台新金想合併彰銀的案子,林全表示,現在彰銀案由財政部處理,他不能代財政部發言,「我指揮他們做任何事,可能都會受到批評」。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ark37&aid=61683196

 回應文章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6/14 20:42

林全:分級管理 商銀當工銀用
分享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6-06-14 03:34 經濟日報 記者林安妮、吳馥馨、邱金蘭/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林全表示,國內已經沒有工業銀行,為協助創新業發展,可以採分級管理方式,讓體質好的商業銀行扮演部分工業銀行角色,辦理夾層融資業務。

林全表示,台灣不是沒有新創產業,過去台灣創投一度很活躍,但後來就越來越不行。20年前,台灣資訊科技起來,早期創投不太帶有技術,看好產業就去投資,那時工業銀行引領台灣產業發展,有很多創投跟進。

但現在的創投,本身懂技術,有一點資金,找別人資金一起來,也可幫助某些產業把技術帶起來。這種創投在矽谷很多,但在台灣不多,所以要弄一個亞洲矽谷園區,跟矽谷連結起來。

如何讓年輕人有機會把構想「商業化」,需要人才,也要金融體系幫忙。過去是靠工業銀行,但台灣現在沒有工業銀行,本來希望能恢復,不過原有工業銀行都已經繳回執照,不容易恢復。

林全說,金管會主委丁克華提出的夾層融資,就是把美國矽谷作法拿過來,商業銀行扮演部分工業銀行角色;但這要分級監理,不是所有銀行都可以做,做得不錯、好的銀行,監理才能寬鬆,允許在好幾種放款中多一種選擇,這對銀行是好事。

夾層融資類似可轉債概念,讓某一些創業型或新創型產業,在取得資金上多一些管道;除此還有很多要做的,網路募資也是可以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