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失常,正常,反常
2008/08/30 14:18:26瀏覽563|回應0|推薦7

京奧曲終人散,國人原本不抱什麼期望的女子舉重,由陳葦綾和盧映
錡兩位「舉」人奪下銅牌,讓人驚喜萬分。反倒是賽前被寄予厚望的
網球和射箭選手,空手而回。

運動場上情勢瞬息萬變,身經百戰的老將失手,初出茅廬的菜鳥一舉
攻頂,歷歷可見。早年國內報導選手出國比賽,成績不盡理想時,最
常用的理由是「三不」:水土不服、狀況不佳、裁判不公。幾十年下
來,說多了聽久了,最好當笑話。

奧運競賽項目中,大概除了足球和棒球以外,其他項目的競賽水準應
該都是全球最高。所謂「沒有三兩三,豈敢上梁山」?取得奧運參賽
資格的選手及團隊,均為一時之選。想拿牌甚至奪金,套句國內常用
的說法「坐三望二搶第一」,不僅要有高人一等的實力,還得看臨場
表現。如果這些條件都難分軒輊,最後或許得再加上幾分運氣。

奧運四年舉辦一次,選手無法調整到最佳狀況,怨不得人。職業女子
網壇的威廉絲姐妹,以前每次輸球都用失常當藉口,絕對不承認對手
表現比自己好,似乎兩姐妹只要不「失常」,拿冠軍就跟扮家家酒一
樣,其他選手永遠略遜一籌,這種酸葡萄的論調非常刺耳。

心理因素也會導致失常,例如抗壓性不夠。問題是哪個奧運選手沒有
為國爭光的壓力?南韓射箭隊在賽前就放話要囊括四面金牌,這壓力
還不夠大到讓他們「失常」嗎?揚言挑戰八金的美國游泳天王費爾普
斯,難道沒有壓力嗎?

奧運獎牌得主絕無僥倖。拿個人最佳成績預測,自我安慰成分居多,
因為臨場表現往往會打些折扣。要拿金牌,不但不允許失常,還得超
越自我(正常),甚至得打破奧運紀錄,甚至世界紀錄。奧運男子四
百公尺自由式接力項目,前五名都打破世界紀錄,就是最佳典範。

如果用滿分十分為比喻,一般選手臨場恐怕只能發揮七、八分的實力
。要奪金,有時必須要有十二分的表現,可稱為「反常」。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amlover&aid=2175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