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30709 精進契入無為法 Awakening to the Truth of Suffering and Seizing Time to Give
2013/07/24 14:52:30瀏覽70|回應0|推薦0

 

有求皆苦難如意
苦集滅道悟真理
是日已過命隨滅
精進契入無為法

    證嚴上人開示:

(2013.6.29 菲律賓馬尼拉,志工在貧民區天主教堂發放大米,嘉惠五百戶家庭)

在我們的志業體裡,慈善工作滿天下不同的國度,都有不同的付出環境,盡心力如何表達出來

(2013.6.13 瓜地馬拉,慈濟志工下鄉訪視關懷,伸入佩樂西亞市村莊發放黑豆予四百一十四戶家庭)

兩千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心靈世界的菩薩,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的人間菩薩人,要求的輕鬆、快樂、享受,這都是人間的疾苦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要求的享受、要求的輕鬆、要求的財富、名利等等,能滿足嗎?從來沒有人滿足過的!有求,必有苦!何況,人世間很現實的生活。這種的,生、老、病、死,活在人間裡,在不知不覺的生命的消磨掉!生命的每一天天,每一時時刻刻、分分秒秒,我們的生命都跟著時間的消失;這種的不知覺的,從生到長大、從長大到中年而老年!沒有一秒鐘,停歇下來。

所以,時間長河悠悠!這樣的無聲無息的,就這樣的如水流過去。

人間道路長長,很長!但是,是長、是短,那也都是離不開了苦。不也說嗎?佛陀說:「苦諦」。「苦」,是有形象的、能感受得到的、可以看到的,了解這樣人生苦難人;但是「諦」,就是道理。

(2013.6.29-7.5 緬甸仰光,扶養六個小孩的單親媽媽,住家遭豪大雨沖毀,慈濟志工協助重建)

佛陀講道理,「苦、集、滅、道」這一些道理,看不到、摸不著!但是我們在人世間,就可以看到了,真實人生的物資苦,人生的貧、病、殘、疾,很現實的、生活的苦;還有,無形的心靈,求無止境的苦。再加上了人與人之間,有「愛別離苦」;你愛的人求不來,無法長期相處;要離開了,這也是苦!不愛的人,偏偏要在一個地方相處著,「怨憎會苦」;我不要的,但是,冤家路窄,還是常常碰在一起,常常,都非生活在一起不可,真的也是苦!

愛別離!怨憎會!這都是苦。再加上了,「求不得苦」!的確,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真的也是苦。

但是,我們更有一種苦,是非常無奈的;萬般帶不去的、製造業力的「五蘊熾盛苦」。這種的日常的生活,人我是非所結的因、緣!就這樣地,引起了我們心靈的瞋怒、怨恨

所以才說,我們人間情緣糾結!這種的糾結重重。實在是,一輩子有多久?光是人與人之間,在那裡糾結不清!這種心靈的煩惱重重,真正的能聞法,簡單嗎?的確不簡單!

一直一直在強調著,「真理很難逢!聞法更難!」孔夫子也這麼說:「朝聞道,夕死可矣。」

真正的真理,要聞到、聽到,入心來,讓我們心開意解,實在是真有困難

(台北慈院啟業八年至今,一群平均年齡六十歲的志工,每周來一願照顧室外花園;七十八歲的紀金玉則是啟業後,每天都來照顧花園)

可見,要聞法、得法,真是不簡單。不過,我們一定要把握任何一個時間我們在人世間中,每一個人身上,都是我們的一部經;每一部經,我們都要用清淨的心去閱讀,任何一個人的這一部經,這才真能增長智慧

這種的天天時間,都在分秒中的溜逝過去,其實,真快啊!「是日已過,命亦隨減」。我們人生,有什麼好快樂的呢?像,魚與水;魚缸漏水了,一點一滴的水,都漏失掉。

就如我們的生命,在有限的壽命中,過一天,的確也都是少了一天的生命有限的生命,我們可以這樣地讓它,無聲無息地消逝過嗎?

(2013.5 高雄鼓山,人醫會葉添浩醫師得知關懷戶狀況不佳,主動登門關懷義診)

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地把握時間但願我們,人人成就志業,增長慧命人人的志業,打從發心立願;沒有願力,就成不了志業。所以一定要有願、有力,我們的志業方向,才會正確;一步步地,從我們生命鋪出來的道路,順順利利地走過

(2013.6.30 北加州苗必達市連續十七年舉辦夏季義診,提供健康諮詢與治療,共兩百七十九位民眾受惠)

所以我們,在人間的生活,總是要把握及時,選擇得對,百年、千年、萬年,都會綿綿流長,那是適應真理。「真理」,永遠永恆地存在,那是「無為法」;無為法、真理,這種的真理,不生不滅,原來就存在的道理,我們要好好地遵循著佛陀的教育

自古以來,這麼美好的道理,還有我們每一個人與生俱來本具的佛性;這都是我們人人本來都擁有的,這都是永遠存在。假如,一直為了人世間的貪欲!或者是瞋怒!或者是愚癡!就這樣的,一直為了人世間物而計較,實在是很慚愧!因為,永遠都是無常,永遠都是幻境一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phialai75&aid=800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