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 http://www.wretch.cc/blog/bonddealer/14375275
貨幣恆等式請參考書「空手的勇氣」或這篇文章:
http://www.wretch.cc/blog/bonddealer/14366577
奧地利學派貨幣恆等式 M×V=P×Q
M:貨幣數量 V:貨幣流通速度 P:物價 Q:生產總額
沒錯!全世界的央行包括台灣,目前都拼著老命的釋出貨幣,也就是要提高M這個變數的數量。在我的新書裡面有提到問題的關鍵點在V這個變數。
的確!貨幣流通速度這個數據並非正式的政府統計數字,它只出現在經濟研究所的眾多論文當中,如果認真翻閱論文,其實是可以找到這些數據,然而,那些數字既然只是研究的數字,當然時效上不可能讓投資人滿意。
然而就此放棄運用這個恆等式的概念去思索總體貨幣市場與投資之間的關係嗎?不!有些數據可以用來推估貨幣流通速度的快慢與變化的趨勢。
先把事務的本質作一點簡化吧!貨幣到底是誰印的?答案你知我知是央行,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貨幣都是用紙鈔(含硬幣)的方式來呈現,央行往往只是運用電腦鍵了一個金額給她的客戶,在她的客戶的存簿裡面匯進一個數字,就是這樣,鈔票就誕生了,而央行的客戶就是銀行,對!就是你我都熟悉的台銀土銀合庫中信銀兆豐銀等等。
貨幣政策的目的就是央行透過種種政策去誘使引導甚至於強迫這些銀行把資金透過放款或投資釋放出去,這個釋放過程的速度就是V:貨幣流通速度,如果銀行的放款與投資的媒介功能減弱,或者銀行因為擔心呆帳造成巨大虧損時,銀行不一定會配合央行,反正刺激景氣可不是這些商業銀行的目的吧,更何況萬一整個銀行奄奄一息時,喪失功能的銀行恐怕也是力不從心。
眼尖的聰明的讀者應該連想到美國FED了吧,FED直接到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斥資買進公債與部份公司債的用意與苦衷就在這裡,因為FED已經認定美國商業銀行的放款與投資的媒介功能已經相當薄弱或緩不濟急,只好自己來,把資金透過目前唯一還具效率的債券市場溢注出去,然而這是屬於積極救市還是屬於亡羊補牢?就得讓時間去慢慢證明,所以看到美國FED這樣的大動作,其實不要一頭熱地認為這一定是景氣的特效藥,如果用一種悲觀的角度來看,這不也坐實美國金融業已經喪失金融功能的推論了。
FED這招在美國比較少見,但在亞洲國家特別是台灣,央行直接購買債券可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台灣這個叫做「公開市場操作」,早已行之多年,只是到了這幾年市場資金寬鬆下就很少實施了。
回到V這個議題,FED這個買進債券的大動作就是要直接刺激貨幣的流通速度,然而會不會只造成債券市場的資金氾濫,無法經由債券市場將強力貨幣釋放出去呢?我認為這種效果會比透過商業銀行還要緩慢。
回到台灣的貨幣流通速度吧!
再把一些你日常都會做的事情拿出來思考一下,如果你的活期存款為100萬,你每個月收入3萬,每個月支出2萬,所以你每個月都會增加存款1萬。
首先銀行必需按照存款準備率將你的存款之一部份轉存央行,例如現在活期存款是10%,所以你的銀行必需存10萬到央行,而你的銀行可以將你的存款中的其它90萬拿去放款給他的客戶。由於你每個月會增加一萬元的存款,所以銀行過去每個月都因此可以增加1萬的90%,就是9000元的新增放款。
好景不長,你的收入因為美國訂單減少,所以只剩2萬,也就是說你無法替銀行增加每個月9000元的新增放款,所以銀行的放款速度就會趨緩,而由於景氣不好,你不需要再有生意週轉或者你不想再做任何投資,於是你會把這筆活期存款轉為定期存款,一來利息總是高一點、二來沒有資金的支出需要。
而定期存款的準備率比活期存款還低,譬如5%好了,你將存款轉為定存以後,對於銀行的總存款不變都是100萬,但是她所需轉存央行當作準備金的金額就只需要5萬元,而原本就存在央行就有10萬的準備金,於是銀行多了5萬的「超額準備金」,央行是允許銀行將多出來的5萬領回去,然而,如果銀行沒有任何新增的放款或投資的話,通常也只能任由這些超額準備金存在央行裡面,就像我們會把暫時用不到的錢存在活期存款內,即始利息低到趨近於零,你也是會存進銀行,對吧!
好了!上述例子有了兩個數字與一個故事,故事就是這個存款戶與現在的你我一樣遭受到一些不景氣的衝擊而在理財上採取保守的態度,兩個數字是,銀行放款的速度變慢了,以及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增加了。
所以我大膽的提出一個看法,貨幣流通速度可以經由銀行放款年增率與銀行超額準備金的高低多寡,而探測出一個同方向的結論,也就是說銀行放款的年增率如果趨緩甚至於轉為負數,就是貨幣流通速度變慢的徵兆,同樣的,如果銀行的超額準備金越來越多,也可以證明出貨幣流通速度在遞減當中,如果貨幣恆等式的V不斷地降低,那麼央行的大量的增加貨幣供給(M)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以目前台灣銀行存放在央行的超額準備就高達兩千多億,以及數以千計的央行存單餘額來看,銀行業的放款與投資相當的保守。
另外,根據金管會內部資料,09年2月台灣全體金融機構總放款餘額減少近2,000億元,不僅連續第三個月縮水,近三個月來放款更遽減4,533億元。2月金融機構總放款餘額比1月少了近2,000億元,是這波全球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單月減少最大的金額,對一般企業、中小企業放款雙雙萎縮。
獵豹的部落格就有詳盡的數據與說明,請參閱:
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14014533
所以在龐大的超額準備與銀行購買央行存單餘額尚未改變消長的態勢之前,以及銀行的放款餘額沒有止跌回升之前,貨幣寬鬆的效果將會被變慢的貨幣流通速度給抵消掉,也就是說貨幣流通速度沒有回復正常的話,所謂的資金行情將只是短線的炒作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