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有沒有文化?廢話! (一 信用文化)
2008/02/03 07:39:27瀏覽3301|回應0|推薦4
(1) 信用制度文化
有中華文化背景又不太了解美國的人通常喜歡說美國人沒有禮義廉恥誠信那一套,這可真是大錯特錯,美國的信用制度是誠信的最高現實化,在台灣這個詐騙多多和卡奴多多的地方,反而鮮少看到誠與信。
只要在美國住過一段時間的外國人都一定知道美國那難搞的信用制度,當然學生圈最瞭解他的麻煩之處,這點又得重頭說來。
拿我個人為例,我是外國學生,純正的外國人,好險在我剛來時美國的法令還未改,讓我順利地拿到了美國的Social Security Card,這卡就像身份證一樣,和美國稅制系統有關,但上面信用號碼最重要的功能,還是用來調查個人存於美國三大信用機構中的信用歷史。
每個人一輩子就只能有一個信用號碼,所有與此號碼相關的借款記錄都會被美國三大信用機構的其中一個所記錄,為什麼他有三個?這連我也不知道,總之不同借款單位(信用卡、房貸…等等)每月會向其中一個機構提供資料,如果你準時交錢,那就給你加分,如果遲交或不交,就扣分,所以在美國,每個人都有一個「信用成績」,每年我們可以向這三大機構免費索取一份「信用成績單」,這個成績將決定你是否可以申請手機、租不租得到房子、能不能向銀行借錢、甚至找不找得到工作,所以比學校成績重要得多。
我當初毫無信用歷史,所以怎麼樣都申請不到信用卡,但沒有信用卡就不會有信用歷史,所以是個超級惡性循環,沒有信用歷史的後果就是:我連手機都沒辦法買,要買得買超貴的預付卡,或交五百美金的保證金。
在美國,信用深入所有角落,沒信用幾乎什麼事都不能做,單是線上購物就有夠麻煩,美國幾乎沒車就不能活,買東西十分不方便,所以我都是靠網路購物,但美國網路商店不收外國的信用卡,所以沒有美國信用卡我簡直活不下去。
那時我在網路上到處申請,起碼申請了30家,但幾乎被所有信用卡公司拒絕,因為我沒有信用歷史,我還上過當,聽信某家公司說能先付錢,讓你用預付卡,然後幫助信用歷史,最後一點用都沒有,卡片也不能用,可惜了我那幾千元台幣。
最後,救了我的,是American Express Student Card。
事實上,只有這家公司願意給我卡片,而且信用額非常可憐,是最最最低的五百美元。
我靠著這張卡生活了一年半,慢慢建立信用,絕不遲交錢,也絕不借太多錢 (信用成績的算法主要是以你有沒有欠錢不還、有沒有能借多少就借多少的惡習,以及借錢歷史來算) 現在我的信用非常良好。
這幾天為了一出過去怨氣,到處申請信用卡,看著自己卡片一張一張通過,只有一個爽字可以形容,雖然此舉拖低了我的平均卡片年齡,拉低了我的信用成績,但為了將來的成績著想 (借款額與信用額比例也算分,最好只借最高額的25%以下,越多卡,最高額就越高),當然是卡片越多越好。

我這樣到處申請完全不用錢。
美國的信用卡通常都不需要年費,除非是特別的白金卡或里程卡,所以如果你只是申請普通卡卻不使用,是完全免費的,和台灣那有事沒事就要多剝一層皮的文化完全不一樣(台灣大都要一兩千元的年費),也絕對沒有滿街推銷信用卡的活動,信用卡公司的主要收入來自於顧客使用信用卡時商店必須要付給信用卡公司的手續費。
台灣不重視信用歷史,沒有良好制度,因為台灣有所謂的討債公司,美國則沒有,在台灣繳不出錢會有討債公司的大哥上門,逼迫還錢,所以借款人遲早得還,還不出就全家燒炭,而銀行則是顧客借越多越好,管你還不還得出來,總之最後一定會逼你還錢,但在美國還不出錢就申請破產,而欠的錢則由銀行自行消化。破產的後遺症非常大,直接毀了信用成績,所有財產會被凍結,因此一般人不會借一堆錢然後故意申請破產。
信用成績好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申請任何大筆貸款,像房屋貸款時,會有特別的利息優惠,成績越好,要付的利息越少,所以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甚至還能省大錢。
由於信用成績非常重要,大家都不得不小心亦亦地保護自己的SSC,以免號碼被人拿去盜用,亂申請貸款信用卡,然後借錢不還,到最後受害者不但信用成績全毀,還得幫別人還錢。
盜用手法非常簡單,只要使用信用卡時信用卡被他人在另一個機器上多刷一次,盜取資料,馬上就成了冤大頭,所以在餐館不能隨便把信用卡交給服務生,讓信用卡離開視線,不然他盜取資料一筆約能賣出美金25元以上的價錢 (台幣九百元左右)。
美國的信用制度,完全深入人民生活,是完全不可缺少的一環,每人準時還錢不只是怕利息或罰金,而是怕信用成績受損,這是誠與信最大的實踐,所以別再告訴我美國沒有文化,人家才沒幾歲,當然沒有太多傳統文化,但傳統文化要來何用?中國女人傳統是要裹小腳的,但現在誰要裹?因此培養出現代良好生活文化才是王道,美國的現代信用制度文化絕對值得我們學習。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keptical&aid=159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