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4/17 10:53:12瀏覽2246|回應11|推薦103 | |
走在安平老街總會拐進劍獅埕
劉姥姥逛大觀園 觀光客如我鐵定喜歡與景合影
以前,總以為「劍獅」是宗廟的屬物
直到........
直到....這一次,被鮮亮的「海頭」大字吸引 「海頭」即海頭里,隸屬安平區 設置有「海頭社區」
刊版屏牆上掛滿了劍獅陶塑 是由社區居民與孩童共同創造的彩繪作品 除這一面劍獅屏 社區巷弄也隨處可見劍獅相關字樣 如 劍獅門牌、劍獅巷....等 引發我對劍獅一詞的興趣 (請參閱底下附註)
這個新景點有個美麗的稱號「獅堤畫意」
走上堤岸 鳥瞰鹽水溪 午後有夕陽餘暉 或漫步、或單車 迎著徐徐海風 春天的氣候很是宜心宜人
欄柱上貼有俚語 一柱一俚語 台灣俚語有其深涵的語言藝術 社區人士希冀這台灣獨有的特色得以留傳
20幾年前 身為台南媳婦的初始 與夫婿回到老家 跟著婆家姊妹一起遊安平
第一次在同記吃鍋燒意麵配豆花~~~
如今想帶著朋友同享意麵配豆花 怎奈店家回應說,已經不賣意麵了.... 時光.....啊!!
對安平 我有一回來一回新的鮮奇感
觀光指數不停攀升 景點越闢越多 觀夕平台、林默娘公園、夕遊出張所...等等都是陸陸續續開發出的景點 還有許多...許多....我等不及想認識的安平
老街上,除了老店家屹立傳承著 新置入的現代餐飲攤商也是不時更替中
先生說婆婆在世時候喜歡用椪餅煮麻油+糖+蛋 這是屬於他們小時候的味道
煮椪糖這古早玩意兒 我見識過,也在夫家玩過 但就是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看似簡單 卻也需要真功夫才椪得成功
話說時光、環境,有形、無形的變遷 連這「茉莉巷」的木牌、牆面也都默默地改變著
去年的主角"茉莉"當道 今年多了許多盆花來相襯
或許下回再來 待我端詳又將會是怎樣的改變?!
從估狗大師得知關於安平區內的洋行事蹟 所謂「洋行」是指外商在中國各地所開設的商業辦事處 十九世紀末,台灣有五大洋行 英國德記洋行、怡記洋行、和記洋行、德國東興洋行及美國唻記洋行 主要經營海外貿易,包括糖和樟腦
「英商德記洋行」為二層樓的洋行式建築 屋頂為灰黑色的歇山式,鋪有瓦片,分成左右二邊屋頂,均為四坡排水。 建築主體東、西、南三面為雪白的雙層拱圈走廊 二樓欄杆為綠釉瓶造型 整體外觀簡潔明朗、氣勢不凡
台南市政府在民國68年 將德記洋行整修,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建物正面及兩側立面各有七個半圓拱門柱 二樓為德記洋行的辦事處,一樓為行員宿舍 . 後面的倉庫建築群 因被榕樹根盤據包覆 形成建物與榕樹共生的景況 稱為『安平樹屋』 (還沒親眼瀏覽過,留待下次機會)
雖不曾親眼看樹屋 但看這一片傾圮磚牆遭樹根盤據擠壓 老樹的神力可見一斑
美商唻記洋行舊址已成為咖啡店
英商怡記洋行舊址已成為停車場
位於安平樹屋旁的「朱玖瑩故居」 朱玖瑩,湖南省長沙市人 在台擔任『鹽務總局局長』長達 17 年之久 於公,推展台灣鹽務有其功績 於私,其書法之才華頗受當代推崇
夕陽漸西
觀夕平台的沙丘上人影幢幢
安平港邊人聲鼎沸
林默娘公園內 老老少少、大大小小 笑聲不斷
紙鳶迎風 揚起心底的童年 簡單而純真的時光.....
日昇日落 日復一日 歷史、人文薈萃的安平 為台南府城持續寫著古都新頁
附註: 根據「安平文化資產巡禮」一書的記載 由於安平以前為清朝水師駐紮之地 在戰場上為威嚇敵人遂將威猛的獅子模樣塑在盾牌上 操練結束時會將劍插進盾面上的獅口 看似獅子咬著一把劍 返家時把盾牌懸掛於門口 宵小望之,知道此處為官兵的住所,便不敢造次,令家宅得以平安 於是安平居民紛紛仿效之 . 久之演變成地方在興建住宅時 即將獅子咬劍(簡稱劍獅)的模樣塑在屋前以祈福避凶 蔚為風尚 形成習俗 早期的安平幾乎家家戶戶門前都安置劍獅,作為屋宅居家辟邪之物 . 海頭社區整理出廢棄的空地 設置屏牆 邀請陶土老師,指導社區民眾製作屬於自己的「劍獅」 海頭有了自己的特色 劍獅屏也成了安平的新亮點
simma 106.04.02 在安平認識劍獅
風箏 水岸公園 文創園區 公園綠地 文化園區 運河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