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31 22:16:31瀏覽364|回應0|推薦1 | |
「查某人不識(不懂),恬恬(安靜)!」是我小時候印象非常深的一句話。 走廊邊、大樹下聚集了一群人,大家七嘴八舌,說得興奮又熱烈,「我聽人說......」「我看到城裡的人是這樣做的……」「應該可以怎樣怎樣……」逐漸有一個女人的聲音浮現出來,吸引大家的聆聽。沒多久,一個男人出聲喝止:「查某人不識,恬恬!」她馬上閉嘴,其他人繼續講,我注意到她並沒有生氣或不服氣的表情,好像被「罵」是應該的-這是我常看到的情形。 家裡請客,大家都很高興,期待有好玩、新鮮的事情到來,「女孩子到廚房幫忙。」我理所當然跟在媽媽旁邊幫忙。 客人來了,大家寒喧問好之後,來客之中的女人也都到廚房來幫忙兼聊天:「阿草生的孫飼甲肥肥勇勇,真好......」「炎輝尪某擱冤家了,這遍出手相打…..」「香瓜的蒂頭要大大凸凸的像這個樣子的比較好吃。」邊指邊比較…… 我心裡想著的是客廳那一群男人和院子裡的男孩在講什麼?趁著廚房人多,遛到客廳去加入他們的行列。茶沒了,爸爸指著茶壼對我說:「妹妺,妳去倒茶。」我不情不願地提起茶壼,深怕漏了哪個精采的片段。廚房裡媽媽或某個嬸嬸、姑姑用我說不出來的表情對我說:「查甫人講話,妳一個查某囝仔甲人講啥?」我高興的心情整個跌落在地,摔得冷碎,到了今天我還在想那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情? 原本在笑的人被打了一個耳光?─那是當然的,但不只如此;我做錯了一件事?─到底錯在哪裡?穿得破破爛爛的人走進一群西裝革履、光鮮亮麗的有錢人之中?─也不是很精確;我這個沒得獎的人自己跑上台去和得獎者站在一起,丟臉死了。男人是理所當然的得獎人,只要是女孩就永遠領不到獎,上不了台,不能排在一起,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讀了書,長大之後才知道,那位很有意見的鄰居媽媽缺少的只是唸書和見識的機會,如果她有唸書的話,人家比較願意聽她說,如果她有出外增加見識的話,可以舉出具體的事實來,但她都沒有,卻可以光憑聽別人說就可以組織、推理出一番有道理的話出來,可見她是很聰明的,急急制止她的丈夫是怕她搶了男人的光采?還是如同我的感覺一樣:妳這個下等人在我們這些高貴人之中胡說什麼? 我結婚之後到別人家做客,飯菜只擺一桌,男人和少數一、兩位年長女性坐上去之後位子就滿了,尤其我們有小孩的女人,照顧小孩吃飯外,自己只能不好意思地說:「抱歉!」從兩個位子的縫隙中伸長筷子到桌上夾一塊,好像要飯似的。主人熱情地招呼:「來啊!來吃啊!可以過來夾啊!」那一桌人吃了幾個小時,沒人提議:「我們先到客廳坐,讓其他人坐上來吃。」還說請我們吃飯,我根本不想吃。 有一次更誇張,我們家比較晚到,我先生坐上桌,女主人還在一道道出菜,我盛了一碗米粉給小孩,鍋裡只剩半碗,其中大部份是菜絲和肉屑。女主人忙完了,到客廳和我們幾個媽媽說話,一副很累、來休息的樣子,男人圍著餐桌聊天、喝酒,她沒有關切我們有沒有吃?(我記得我回答了不知誰的詢問說:「吃飽了。」懶得去當乞丐)好像「請客」等同於「請男人」似的。 等我自己請客時,我不要女人有這種待遇,就在客廳茶几上另外擺上一桌,讓小孩和媽媽們可以坐下來吃飯,所有的菜都分成兩盤,但還是有些菜沒辦法分,像整條的魚、整個蹄膀等。 這樣的缺點是剩菜很多,還有還是女人聚在一起,不知道其他人在講什麼?不能達到親友相聚的目的。後來想到用自助餐的方式。為了在當天我可以加入談話的行列,就事前辛苦一點,前三天開始做泡菜,還有醉雞也要醃三天;再來煮酸梅湯、麥茶等飲料,將幾樣滷味滷好,醃一醃比較入味。前一天將炸的裹麵粉炸好,香菇、魷魚、海蜇皮等洗乾淨泡水。 當天,先熬一大鍋骨頭湯,一邊洗菜,一邊將蒸的放進電鍋和蒸鍋裡蒸,再來炒米粉,炸的再炸一次或用烤箱烤。時間差不多時,將冰箱裡的涼拌菜拿出來分成數盤,再開火快炒兩、三樣菜,就吆喝大家吃飯了,請到廚房探頭的人將東西拿出去。 將主食、湯、飲料、甜點、水果,還有盤碗杯筷放餐桌上,其他菜放在清空的矮櫃上,放幾個塑膠袋,垃圾請丟進,椅子沿牆壁擺,沙發、書房和陽台都可以坐,大家請自助,我脫下圍裙一起加入。 我們都有唸書,到都市來生活,資訊的取得比從前容易多了。請親朋好友來家中,除了吃飯之外,就是感情和訊息的交流,那是每個人很貼切的生活經驗十分寶貴,如果還是女人聚在一起,免不了偏向妳這件衣服哪裡買的?……,不是說那些話題不重要,而是不要光談這些,可以聽聽其他人的工作和生活中碰到了哪些事情?怎麼處理?女人也可以提出女性觀點,讓男人聽聽女性議題,有人膽敢說女人不懂、這事不重要的話,其他人會起而幫腔,這樣才能互相了解、意見交流。 餐桌旁邊不擺椅子,男人就不能霸佔餐桌,大家都自由走動找位子坐,加入有興趣的群體。我這個主人不當廚娘隨侍在側,不再怨嘆我只能在廚房忙,沒空講話。我這麼做,表現了自己煮最大的誠意,也滿足了大家希望在家裡聚會比較溫馨、自在的期望,讓每一個人,不論老、少、男、女都有機會接觸到其他人,接收到不同的訊息,引發各式各樣的討論。 . 本文得到 「習俗文化與性別平等徵文活動」佳作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