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為玉山盡一份力,將美景宣傳到國際
2009/06/11 22:51:55瀏覽411|回應0|推薦0
為玉山盡一份力,將美景宣傳到國際

──玉山宣傳大使張熒奇專訪


  「享受爬玉山的樂趣,一邊走一邊欣賞美景,而不是去征服它。」玉山宣傳大使張熒奇這麼說。

  輔大廣告系學生張熒奇參加玉山宣傳大使選拔活動,從百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與其他六位獲選者一起擔任推廣玉山大使。這些參賽者分別來自不同的地方,擁有不同的年齡和職業,但他們共同的目標只有一個──把玉山推廣到國際。

  玉山目前經全世界公民票選,入圍瑞士新七大奇景基金會舉辦的「世界新七大自然奇景」,代表台灣進入二次網站票選,爭取前77名候選,到7月7日以前都還在競爭中。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呼籲全國民眾上網投玉山一票,除了可以讓玉山揚名國際,還有機會得到筆電或排雲101免費住宿券。

(投票說明網頁:http://wireless.ysnp.gov.tw/files/web/NW7/index.htm)

  張熒奇是無意間看到宣傳大使選拔消息,就讀廣告系的他對推廣和行銷十分感興趣,他說,推廣和行銷並不一定限於物品,推廣價值觀也是一種推廣,而把好的部分推廣、行銷出去,對他而言是一種幸福。

  自小張熒奇就在父母和舅舅帶領下接觸大自然,無論是爬山、釣魚或踏青,都成為他喜歡親近大自然的起點。抱著一定要被選上的決心,今年大四的他,投出第一張正式履歷表、玉山宣傳企畫書,以及15秒自我行銷影片。「因為我認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得到。」他笑著說他每天都在線上待到三四點,利用MSN、部落格和BBS作宣傳,家人這段時間的支持也增進了他們之間的感情,最後也如願當選。

  當選玉山宣傳大使後,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特別安排他們親自攀爬玉山,一次是正式,一次則是練習體驗。張熒奇表示,在正式爬過玉山前,他對玉山僅止於基本認識,例如高度3952公尺,是台灣第一高峰等等。

  第一次體驗攀爬玉山,原本只預定爬2000多公尺,當時的他很衝動,覺得可以直接攻頂,便和另外三外男性大使繼續往上爬,希望能「征服」玉山。可是由於前天只睡三小時,攻頂又是臨時起意,沒有事先準備,雖然迅速攻頂成功,一路上卻完全沒時間享受美景,下山時膝蓋非常痛,整個人也很疲倦。

  他說,其中一位大使,在爬到最後60度的陡坡,離頂峰只剩200公尺時放棄,一方面是身體不適,一方面那位大使說,突然想到家人和自己的太太。雖然感到可惜,但張熒奇卻可以理解,如同許多山友夜晚摸黑攻頂,到了臨晨往下一看,驚覺自己竟然走過這麼凶險的路,仍然會害怕。

  第二次正式爬玉山,張熒奇做好了應該有的登山準備,慢慢走,一路欣賞美景,玉山的林向變化十分豐富,且時時刻刻在變化,從闊葉林、針葉林,一直到灌木,最後只剩碎石,國外的山景就沒有如此豐富多變。「爬到最後,你會發覺,只剩下心跳聲、呼吸聲、腳踩在地上的聲音,就像和山在對話。」

  張熒奇對山友們的熱情感到開心,他表示山友都很可愛,遇到人就會打招呼或閒聊,彼此之間沒有隔閡,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在爬山的過程中變得相當接近。例如有一位女性大使因為頭痛,恰好遇見一群退休教師山友,對方很慷慨地把唯一一顆普拿疼送給她,那種伸出援手的關心十分動人。

  在攀爬的途中,他們也不忘為宣傳玉山盡心,隨身攜帶著白紙和色筆,請山友們畫出心目中的玉山,並留一段話送給玉山,其中就有山友稱玉山為「母親」,可見玉山在台灣人心中的形象是十分神聖的。

  「山一直都在,不用急著要把它爬完。」有過一次快速攻頂經驗的張熒奇說,雖然快速爬完可以擁有成就感,但坦白說他認為最美的不是山頂上的景色,而是一路走來不同景像的山色。例如玉山杜鵑、玉山圓柏,或者是一叢不知名的花,每個人注意的方向不同,不管是視覺享受還是其他收穫,都是向玉山學習的最好機會。

  除了美景他也注意到許多問題,例如環保,他一路上撿了不少垃圾;例如保護野生動物,他在孟褐亭看見金玉白眉鳥和人類親近的樣子,就憂心起這樣對動物而言其實是種傷害;在山友方面,他也看到年齡的斷層,山友以年齡四五十歲的居多。

  他說,現代人很少願意走出戶外接近大自然,而年輕人喜歡海,卻不太喜歡爬山,也許是因為覺得爬山很像老人的運動,或是以沒時間沒裝備來拒絕。但是他親自爬過玉山後,覺得自己除了身體變好外,也跟玉山學到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在玉山中,無論任何身分的人都是要懷抱著謙卑地,彎腰爬上最後的頂峰。

  張熒奇表示,現在的自己更願意為玉山盡一份力,希望大家也能一起體驗玉山的美和爬山的喜悅。未來他會和其他親善大使環島宣傳,搭著彩繪玉山的車,和各鄉鎮及社區營造交流,也期望在世界新七大自然奇景中,玉山能奪得佳績。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inlin&aid=303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