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綠水文山古道-合歡越嶺古道
2009/05/08 23:21:04瀏覽2601|回應0|推薦3

2009.5.6 走了一趟綠水文山古道. 綠水文山古道全長約5.5KM,海拔介於400-750 公尺之間, 是日治時期合歡越嶺道路段之一,呈南-西南走向.沿途森林相與岩生植物及蕨類豐富.

一開始就是一個讓我們手腳並用的考驗,沒關係有我帶隊在!讓我帶領大家慢慢攀上.

行走在古道上與行走在一般步道上,心情的悸動與感動總是多.過往的部落遺跡仍靜靜的躺在角落處.遙想過往的人群在此生活.高聳崎嶇山嶺間難有的平地上,疊起一壘壘的石牆,人與動物就此劃開一個戶侵不侵犯空間.只是!人走了.動物與植物慢慢成為山林的主人.

大岩石上附近岩生植物生長豐富,此地空地適合做為一個部落居家屏障,日治時期用周遭石頭所壘堆成的步道依舊清晰可見.

沿著等高線開鑿的路徑,一米五寬度是古道的標準路寬.落葉慢慢堆積了步道上.日警不再行走在古道上,原住民部落也慢慢荒蕪.古道上慢慢多了些落石堆積.花蓮的歷史遺跡可不要被荒草與落石掩歿了........

陽光灑落在步道與落葉中.腳踩踏著緩上的路坡步道.想想以前的路人可沒有這麼好的步道環境使用,那日警穿著綁腿布鞋或皮鞋,肩背著毛瑟步槍或手槍,膽戰心驚的穿梭在泥土路徑上,深怕太魯閣原住民從草叢中,蕃刀直落頭頸處,腳步聲停止在山林間,只聽的頭顱落地的磕磕響滾落.因此步道兩旁路徑,總是會把樹林與草叢翻整清除,以利視野的遼闊.

慢慢在山崖森林間之字形爬升,不久我們來到一個有歷史紀載的原住民大部落-『DOYON-陀優恩』部落,日警來了之後,在此建立了一個陀優恩駐在所,以方便就近監視部落原住民,在合歡越嶺道上沿途最盛時期成經有四十幾個駐在所,在沿線管理監視原住民部落.

此地全盛時有三個部落在此附近:『DOYON-陀優恩』;『北馬黑楊』;『伊波』.陀優恩駐在所就此監管這三大部落動態.

DOYON-陀優恩』部落環境大約有2-3個籃球場大,在這高山上屬於難的有此平地空曠之地,駐在所的地基仍在,只是建築物以不見蹤影,人為的產物終究要向大自然低頭,只有大自然的東西-石頭,還靜靜的座落在原地.

居高臨下的戰略地理位置,一直是駐在所當初建置的條件之一.站在高崗上遠望山下的合流河階地與中橫公路忽而出現忽而隱沒在叢山峻嶺峽谷間.再度踏上古道上前行,經過了一處山脊上,只能容一人站立的步道,此時強風順山勢而上撲來,還好周遭有許多矮木叢與樹木在旁,看不出斷崖驚險之處.這裡也是眺望對面海鼠山『跑馬場』最佳之地.但山風吹的站不住腳,還是快快通過此地山脊處吧.

過了山脊再下一幾階高地步道落差,一轉眼乎見平坦的古道.讓人心情平靜許多.我想過往的日警行走至此,應該也是與我有相同的心情.這1米五寬的標準寬度,就是合歡越嶺古道上最常見的標準步道印象.

此段步道上駁坎遺跡紮實壘壘.上方之處還有部落地基遺跡.

紮實的路基日警開鑿此道路時非常對施工的原住民要求甚嚴,當然這是原住民的苦力所得來.日警施工做事態度在此一覽無遺.

大約有150公尺的平緩古道.陽光灑落在古道上.落寞的應是當初徵調來台的年輕日警與現今在古道上行走的少許愛好古道旅人過客的沙沙腳步與落葉聲.

樹上一個不知名的斑駁鐵製品靜靜躺在樹幹上,是否為山砲零件呢?當初日軍攻打太魯閣部落時,所初步修築的『理蕃道路』,只是一個略見雛形的道路,道路崎嶇不平,運送戰略物資是很不方便,因此山砲是採用可以拆解攜帶組合式山砲,以利在山路不平處搬運行走運輸,到砲擊地上在組合山砲.這是我行走在古道上第一次看見這種遺跡.該是歷史的請不要帶走!這是行走在古道應有的尊重與共識.

行走此處遠眺山下天祥『白楊步道』處,此地與天祥古道正好成為兩線監視處,山險處處是軍事設置要地.

在往前荒草蔓蔓人跡不見.不建路跡!環顧四周!我在此打住!先暫此不要打擾萬物生靈與古道.就等太管處整理後下次在來探勘行走.有時有可為有所不為!在山林我們要學得尊重山林與周遭環境.

古道是要親自走過!古道不是在書上或網路上看看!親自去走過與深深的感受周遭活生生的歷史遺跡,這才是走古道應有的情感.

歡迎參加我帶隊的『綠水文山』步道.有責任感的嚮導與豐富的戶外工具給貴賓使用.

有合格的EMT-1緊急救護員資格,讓你在山林戶外活動,更有安全感.

聯絡我: taroko@gmail.com  0937078747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erpa&aid=2930041
 引用者清單(1)  
2011/01/12 16:32 【花蓮.旅遊.登山.健行.攝影.詩詞.影像.散文.】 綠水文山古道